第四百七十五章 宁陵的恐慌危机(求订阅)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在听闻周成的指点之后,宁陵瞬间恍然大悟,之前他考虑到的一些谜团,瞬间变得清晰起来。

    宁陵虽然明白了过来,但其他人却没完全明白。

    其中陈雪华和薛国庆,就是表现得颇为突出得两人。

    陈雪华和薛国庆却因为面子的关系,没有表现得特别明显,还是李能眯眼沉思了一会儿之后,问:

    李能简化了问题,准确地表述应该是如何解释这个病人的症状。

    宁陵用手指点着周成身前病历本上的查体部分,说:

    痉挛性瘫痪,由于皮质运动区及下行的锥体束较集中地支配肌群,故病损常导致整个肢体瘫痪、一侧肢体瘫痪双侧病变可引起双下肢瘫痪或四肢瘫。

    这样的瘫痪患肢肌张力增高,腱反射亢进、浅反射减弱或消失,出现病理反射,无肌萎缩和肌束震颤,但长期瘫痪后可见废用性肌萎缩。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正常,无失神经电位。

    弛缓性瘫痪即脊髓前角细胞或脑干脑神经运动核及其发出的神经纤维病变所致。它是接受锥体束、锥体外系统和小脑系统各种冲动的最后共同通路。经前根、周围神经传递到骨骼肌的运动终板。

    可见肌束震颤,无病理反射。肌电图显示神经传导速度减低和失神经电位。常仅侵犯某一肌群。

    宁陵给了众人一定反应的时间后,再总结:

    宁陵的解释,留了很大的白,不过具有比较多临床经验的其他人都懂了。

    这是临床不常见,却很典型的瘫痪临床表现。特别是陈雪华等人,更是理解深刻。

    李能闻言也站了起来:

    两位教授都这么讲了,陈雪华还有薛国庆等人也是提议相送,不过却被周成拒绝了。

    最后,在周成的坚持之下,还是只有宁陵,陪着周成一并往科室外走去。而李能等人,

    则是负责去安排手术了。

    这一台病例,非常特殊,但是把肌肉瘫痪的要点找了出来,是能够做成一个特殊病例的,对以后的治疗,都有指导意义。

    骨头虽然难啃,但是啃下来之后,提升很大,因此,李能也就没有推辞,留下来继续和其他几位主任开始讨论起了手术的方案!

    沙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楼的楼下,周成便说:

    宁陵闻言,则笑笑:

    宁陵看了一下手机,就说:

    周成回以一笑。宁陵正要开口的时候,车已经到了跟前,然后本来打算是给周成开车门的,不过却被周成抢了先。

    宁陵才说:

    周成赶紧回,宁陵今天的表现的确与之前稍微有出入,难道是因为自己拒绝了与他一起做神经缝合的课题?

    还是单纯地给他的压力太大了。

    宁陵坐上了驾驶位,然后说:

    周成闻言,若有所思。

    宁陵教授的这个比喻很新颖,自然是深有想法,才能如此类比的。

    临床上看起来普普通通的病种,其实坑很多,也有人踩,而且即便是有了先例,也还会再有人踩。

    没踩到的,可能就过了,踩了的,

    那可能就颠覆湮没了。

    宁陵继续说着的时候,周成的神色不断凝重起来。

    说实话,这是周成第一次认认真真,实实在在地去认识其他的同行前辈。

    虽然宁陵只是一个副教授,但也挂了教授这两个字。

    宁陵的确是让周成对教授这两个字,大为改观,不说所有的教授都有水平,但是至少,大部分教授,即便是副教授的认知,都是普通人难以企及的。

    能力圈、认知域、能力阈值、冰山、海面。这几个类比,既是宁陵是在向他解释为什么要坚持手术的原因,同时也是剖析出来了宁陵在面对自己掌握不了的病例时的一种心态。

    他要进取,要进步啊。

    但是要稳稳当当地进步,就得把所有的准备都做好。

    比如说认知域,那肯定就是对一个病种的了解程度,比如说罕见病种啊,治疗的前沿研究等等,做到,能够不翻大车,至少我知道方向往哪里走。

    就这个病历而言,宁陵知道,最大的后果就是无功而返,不会导致患者截肢等恶果!

    然后是能力阈值,宁陵自己讲,他自己的能力阈值就是神经切开、神经探查、神经缝合的术式,这是他最拿手的,所以他只要能够发现问题,基本就你能够解决。

    可是,真正的能力圈,其实还是在表显的神经损伤方面,看得到哪里损伤了,所以就能够一蹴而就。

    这是在告诉周成,你只要指出来了哪里损伤了,我就能解决问题,不用再担心。

    而,认知域,其实除了潜在的认知域,还有个真实认知域,也就真正诊断,包括诊断的定性以及定位。

    而周成,能够做到的就是真实认知域,知道就是那里损伤了,指了出来,宁陵能够做。

    而宁陵在手术前,能够做到的,就是潜在认知域,我知道,不是神经占位性的病变,一定是在下肢的这条神经上,不会是在其他地方,我得去找一下!

    宁陵说了一会儿后,道:

    宁陵几乎是掏心窝子地给周成讲着这些。

    这些压力,周成都没有,因为周成现在不像他这样带组,所以肯定没他这样的压力,周成现在也不如他这样,需要去接手老师的衣钵。

    「可能有一些地方,还需要宁教授你后续加以完善才行。「周成话语正式地说着。

    的确,周成觉得,可能自己直接把相应的标准客观化后,可能会伤害到一些人,毕竟不同人之间的理念不一样,如果绝对标准,那就有点傻了。

    可要怎么重新制定标准,这还真的是一个需要探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