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路军内部竞争很激烈,当然这种竞争是良性的,不过总部、师部需要全盘考虑,只不过之前让几个新建的团独自发展,无法给予更多额帮助。
而新一团凭借本事发展起来,就不能直接抽血,尤其是在新一团上交大量战利品的情况下,更是不能这么做了。
好好的一个主力团,不能自废武功,这也是李云龙同意上交物资的重要原因。
一切缴获要归公,这不是说说的,而是纪律。
但是,有上级命令,独自发展、自给自足,那么又是另当别论,可是差距不能太大。
如果现在新一团扩编成5000人大团,那就绝对不行了,即便是从战斗力被稀释的角度来说,总部和师部也不会同意的。
但是,新一团停止扩军,而是专心训练,提升战斗力,这个就可以接受。
现在新一团提出新的作战计划,并且由李云龙亲自出师部汇报,这就改变了上级对李云龙过去的固有印象。
李云龙是个惹祸精,他犯过的错误,与他立过的功勋一样多。
可是呢?
他又是个能带兵,尤其是现在,新一团的装备、火力都快赶上小鬼子了。
可是李云龙突然又变得老实了,说实话,师长是有些反应不过来的。
“李云龙,你们的这个计划很好,其中的变数也是考虑的十分清楚,并且可以给我们争取到最少一个月的时间,并且空间也是扩大了很多啊!”
“嘿嘿,这都是何家明那小子想出来的,我可不敢居功!”李云龙笑起来贱兮兮的。
“呦,你到是很谦虚嘛!”师长微微诧异,“不过,你也不用妄自菲薄,整个计划其中的细节部分,我看应该是出自你手!”
“何家明这位小同志确实不错,不过要说会战的想法是他的我相信,可是其中方方面面的细节,他不应该有这种全局部署的能力!”
李云龙没有想到,师长还是看出来了,何家明确实够聪明,加入新一团的时间满打满算还不到一年的时间,对各种事情学习的速度极快。
可是,对于这种大会战上,各种细节的部署,就是他李云龙都有欠缺的,所以才需要立刻上报师部,有上级领导再次完善。
这种规模的战斗,李云龙都没有指挥过,更加不要说他掌握的信息不足。
为什么师部在太行,而总部也在太行?
指挥繁琐、重叠吗?
不是的!
总部和师部负责的问题是不同,师部负责的就是129师的指挥,而总部负责的是三个师的指挥与协调,职能是完全不同的。
太行山的位置极为重要,其中一段是四省交接之地,更合适彼此相互联系的通道。
更是一个巨大的战略要点,作为根据地如果连城一片,那么就具备更强大的战略空间,发挥八路军的优势,灵活、机动的与强敌周旋,同时壮大自我。
“师长,您看的真准,家明确实在这方面还有不足!”李云龙还说道:“不过,这次他又办了一件事情,让我很是惊讶!”
“哦?什么事情?”师长问道。
“一条通向白河县城之内的地道!”李云龙的话让师长一愣。
不过随后立刻想到了,随后说道:“嗯,我刚才还在疑惑,你们怎么以白河县城为诱饵呢,现在看来就是因为这条地道了?”
“没错,最开始我没有说,我们没有打算强攻,而是准备以地道进入白河县城,随后将其拿下,然后用敌人的电台和密码,发送求援电报!”
这才是计划开始的部分,何家明的侦察连即便是进入白河县城,也是无法完全掌控的,最少还需要一个营的兵力配合。
然后与这个营在白河县城上演有一出大戏,引诱石井联队出动,随后将其包围,然后围点打援。
真正的诱饵其实是石井联队走出潞城的那部分,毕竟他们在潞城拥有两个大队的步兵,一个大队的骑兵。
骑兵人数并不多,一旦被包围,其作用也就极速降低,只能作为步兵使用了。
而潞城之中还有一个步兵大队,一个伪军团的兵力,如果引诱他们出来,这才是重点。
将其全部引诱出来,在成为歼灭,这才是整个会战的核心。
另外,还有各个县城的兵力,如何将其调出来呢?
那么战斗的规模就必须大,往大了打,可是同样也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潞城地区之外的鬼子,会不会增援,他们的增援速度会有多快?
这就需要师部,甚至是总部进行各方面兵力的协调与部署了,而八路军真正动用的兵力其实不多,旅主力返回之后,也就是多了两个团。
全部加起来也就是一万人出头儿,想要完全消灭潞城地区的小鬼子,其依仗的是战术,分割包围,以及火力,也就是新一团之前缴获的大批武器装备。
单单九二式步兵炮就有十六门之多,弹药算是较为充足,另外还有一批迫击炮在手。
那么诱饵是什么呢?
是八路军根据地的全部主力,就集中这里,石井这个老鬼子吃不吃?
这可是正面作战,他是否会调集全部兵力大战一场呢?
何家明认为会的,小鬼子现在骨子里面依然很傲的,他们对于八路军的偷袭很是不屑,认为正面作战,八路军必然不是对手。
而这就是机会了,一旦八路军将其包围,表现出绝对的主力火力,那么石井会放过这个机会吗?
同时,他自己也会陷入包围之中,不管是为了消灭八路军,还是自救,他都不会放过机会的。
所以,倾巢而出是最好的办法,暂时放弃县城的守备,而集合将近两个联队的兵力反包围八路军,这才是最好的办法。
而八路军的兵力分配,这个事情李云龙做不到,可是师部可以。
阻击认为可以交给385旅,前几天385旅刚刚得到增强,现在全旅上下有8000人,之前负责正太铁路沿线。
“条地道哪里来的?”师长自然明白其中的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