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星文明和我们和平派一样,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文明,可这并不代表他们是一个软弱的文明。照这样发下去,比邻星文明的存在将进入倒计时。”
“不行,必须阻止他们那愚蠢的进攻!这会导致我们的文明覆灭!”
“可是,以我们的能力,又怎么有办法阻止他们的进攻呢?能够发射出这些电磁波信号,就已经非常的不容易了。”
在整个比邻星文明之中,这种和平派也只是极少数,并不具备与主流势力对抗的能力。
这个时候,一个女性比邻星人站了出来。
“的确,以我们目前的力量,的确很难与比邻星文明的主流势力进行对抗。我们也只能占据这颗星球,偷偷的去与蓝星文明进行联系而已。”
这个女性比邻星人名叫瑟弗丽,是比邻星文明负责勘察这颗行星的负责人,同时也是比邻星和平派的最高负责人。
瑟弗丽一向都不认为,只要将其他的外星文明消灭,才能够让比邻星文明在宇宙之中,安全的延续下去。
正因为如此,瑟弗丽一直在了解着相关的信息。
而在得知距离比邻星4.22光年的位置,存在一个同样具有智慧生物的星球之后,这给瑟弗丽带来的震撼是非常强烈的。
通过瑟弗丽可以获取到的信息,瑟弗丽更倾向于认为,这并不是一个比邻星文明可以轻易对抗的低级文明。
从蓝星文明展现出来的实力来看,蓝星文明的实力不只是不弱于比邻星文明,甚至有可能会比比邻星文明强上一个档次。
虽说在这其中,有一些矛盾的地方,比如说为什么蓝星文明强于比邻星文明,却没有在比邻星文明发现蓝星文明之前,就发现比邻星文明的存在等等。
但不论如何,瑟弗丽都抱着非常保守的态度,希望避免一切不必要的战争。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瑟弗丽才会做出向蓝星发送电磁波信号的举动。
而这其中隐藏信息的方式,包含了低维信息折叠技术,也包含了蓝星的汉字编码技术。
如果蓝星文明真的可以解析出这些隐藏的信息的话,则完全可以说明,蓝星文明的实力并不会逊色于比邻星文明。
“那瑟弗丽,我们现在到底该如何去做?静静的等待蓝星文明继续向我们传递信息吗?”
瑟弗丽想了想之后,摇了摇头,说道:
“不,他们已经明确的表达了他们的想法了。他们并不是一个爱好战争的文明,但同时也不是一个惧怕战争的文明。如果我们不能阻止战争发生的话,那最后吃亏的一定是我们。”
想象着比邻星文明的太空舰队,遭受到蓝星文明疯狂反击的样子,瑟弗丽的心情非常的糟糕。
顿了顿之后,瑟弗丽继续说道:
“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主动向蓝星文明发送信息,告诉更多有关比邻星文明的信息。只有这样,他们才能够给我们指引方向,帮助我们一起达成最终和平的目的。”
大家商量了一番之后,都认定了这样的结果。
说起来,他们之中的部分比邻星人,并不是不担心,这样做会让比邻星文明反而陷入到被动的境地之中。
但既然蓝星文明已经可以做到,轻易的建立一个通往他们这里的虫洞,就不可能没有注意到比邻星文明的存在。
因此,他们才会相信,蓝星文明真的是一个爱好和平的文明,并不会主动的向其他文明发动进攻。
“这一次,我们可以向蓝星文明发送更多的信息。我们直接向虫洞的方向发送特定方向的电磁波就可以,不必再担心电磁波频段被截获,把信息泄露出去了。”瑟弗丽说道。
以比邻星文明的能力,可以较轻易的发射具备行星能量级别的电磁波,让电磁波可以长时间、长距离的传递,不会在传递的过程中将电磁波的能量耗尽,从而导致信息的失效。
而在徐佑建设了直接通往两个地点的虫洞之后,这将让信息的传递变得更加的便利。
虽然电磁波并无法直接通过虫洞进行传播,但徐佑已经命令X-1驻扎在虫洞的出口处,随时接受一切出现的电磁波频段。
一旦检测到重要的信息,X-1就会带着信息回到蓝星,第一时间将情报传递到徐佑的手中。
接下来的时间里,瑟弗丽将一些主要的信息整理起来,打算给蓝星文明发送过去。
这其中,包括比邻星文明的一些基本介绍,比邻星文明的一些基本制度,比邻星人的特点等等。
当然,至于核心机密的部分,瑟弗丽并不完全知晓,也没有打算向蓝星发送过去。
毕竟瑟弗丽的目的只是阻止大规模战争的发生,让比邻星文明得以存在下去。
向蓝星发送这些信息过去,是表示他们的诚意,并不是想要加速比邻星文明的灭亡。
将这些信息整理好之后,瑟弗丽向着虫洞的入口坐标,将信息重复发送过去了几次。
“如果我们的判断没有错的话,他们应该很快就会给我们回信了。”瑟弗丽说道。
…………
蓟京大学,徐佑的办公室中。
“老师,你说那个比邻星文明的和平派,现在已经收到了我们的信息了吗?”
林诗在实验的间隙中,对徐佑问道。
“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应该早就已经收到了。”徐佑平静的回答道。
徐佑知道,以X-1超级量子的能力,是一定会顺利的办好自己所交代的事情的。
只是,具体那个外星文明的和平派,在收到信息之后,什么时候会给出回信,又会在回信之中发出什么样的信息,徐佑并不知晓。
“老师,你就真的一点儿也不好奇吗?这可是我们为数不多的与外星文明之间直接联系的机会啊,这在之前可是完全无法想象的。”
“不必想这些了,一旦他们回信,我们马上就可以获得这些信息。与其一直等待着回信,倒不如把心思都放在研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