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鲁思齐布听了信使的话,虽然略感意外,却并不惊慌。
他不悦地冲信使喝道:
喀喇沁作为如今漠南数得着的大部落,固鲁思齐布手下积攒了一千五百多亲骑。这次来开平参加楚固拉干,他带了五百骑,家里还有一千余骑。
在他看来,有这么多亲骑在,足以镇压任何叛乱。
何况过去几百年,就没听说过蒙古有牧民造反成了事的。
所以他此时很澹定。
信使却依旧焦急,吞咽着干涩的喉咙,道:
固鲁思齐布瞬间不澹定了,急忙向信使走来,连珠箭似地问,
固鲁思齐布虽然没他父亲聪明,却也知道亲骑是他统治喀喇沁部的根本,所以此时是真的着急。
信使道:
固鲁思齐布听见事态如此严重,一时难以接受,仿佛被抽走了魂魄。
这时,另一边的塞布腾、阿罕等人走了过来。
塞布腾道:
其余人听见塞布腾这番话,有的若有所思,有的不以为然,还有的微微点头。
随即九部首领便散去,回往各自的部落。
虽然他们没像固鲁思齐布一样,筹谋着跟大明作对、打仗,可暗地里多少都透露出对大明此番强势收取漠南的不满。
要是他们部落里的牧民们也听见什么风言风语,掀起了叛乱,那可就麻烦了。
在回去的路上,这几个首领也在思量着其他人对待大明收取漠南之事的态度。
固鲁思齐布是被仇恨懵逼了头脑,再加上看不清形势,没有自知之明,跟失了智差不多。
奈曼部的阿罕则明显是被明军打得丢了胆子。
….
至于巴林左翼首领塞布腾,显然偏向归附大明的。
巴林是内喀尔喀五部之一,而在几十年前,内喀尔喀在漠南草原可是强横一时,勉强算是俺答汗之后的漠南草原霸主。
可惜五部终究没能统一,在努尔哈赤与林丹汗崛起之后,便在这两者以及大明的争斗中消亡。
五部中,乌齐叶特部、巴岳忒部都已除名,翁吉刺特部则只能依附于巴林部、扎鲁特部。
然而,此前巴林部、扎鲁特部也都不得不依附后金,被清国大动手脚。
比如巴林部,就被分成了左、右两翼,左翼首领塞布腾倒是昔日巴林部首领的血脉,可右翼首领满朱习礼却是科尔沁空降过来的贵人。
科尔沁是清国的铁
杆小弟,满朱习礼更是昔日皇太极信重新的蒙古将领之一。所以,清国等于是将巴林部生生切一半拿走了。
塞布腾对爱新觉罗家早有怨恨,此前只不过是碍于清国国势强大,且如日初升,才将怨恨隐藏在心底
如今清国被大明打得几乎灭亡,昔日跟清国关系过于紧密的部落也纷纷倒了霉,他心里不知多高兴。
这种情况下,对于归附大明,他自然就少了些抵触。
至于其他部落的首领,确实对大明收取漠南的做法很不满,然而却无可奈何,也不敢起兵抵抗。
至多是暗中搞一些不敢叫人看破的小动作,稍微给大明的政策添些阻碍罢了。
···
京师。
紫禁城,武英殿。
因为武英殿是京师紫禁城中保存较完好的宫殿之一,所以朱媺娖在京师这段时间,也是在武英殿处理奏章和召开会议的。
收取漠南蒙古是朱媺娖此番背上的主要目的。
这几日,她和众军机大臣一直在着草原上的情况,并时不时召开相关会议。
武英殿中最显眼的依旧是一副地图。
这幅地图上,蒙古、瓦剌各部的势力分布都一目了然,其中又以漠南蒙古最为凸显。
只见漠南蒙古由西向东,大部落有五个:鄂尔多斯、土默特、察哈尔、喀喇沁、科尔沁。
西部区域比较狭窄,多沙漠,故除了鄂尔多斯和土默特,几乎没什么小部落。
其中鄂尔多斯部本就不大,土默特原本虽然强盛,可后来却因为内乱裂开为东、西两部。
如今常说的土默特部一般指西土默特部,又因为其占据了归化城,又称其为归化土默特。
至于东土默特,则迁徙到了大明边墙外喜峰口至锦州这片区域。
漠南蒙古东部区域除了东土默特、喀喇沁,还有由察哈尔裂出来的苏尼特等部落,以及内喀尔喀剩下的巴林等三部。
北边还有茂明安、四子部、杜尔伯特、翁牛特、扎赉特、乌拉特等部落。
此时,朱媺娖坐在龙椅上,用激光笔站着这幅地图上的漠南地区,道:
灵灵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