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从龙,虎从风。
寒风呼啸,可对沈阳城的守军来说,比风更冷的是他们的心。
因为此时沈阳城外已经立起了一面面的大明旌旗,同时在沈阳四门外四座大营已经拔地而起,站在沈阳城头上都能看到明军大营外的沟壑拒鹿和那营中的一门门火炮。
明军如此行动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因此沈阳城的守军才会感觉心灰意冷,他们如今困守孤城,而外面的明军却能源源不断得到补给和援兵,此消彼长之下谁赢谁输还用的着争辩吗?
更何况,沈阳城内也没有多少可用的武器了。
武库里的战弓和弩机都已经腐烂生锈,箭镞弩矢更是被虫蛀的破破烂烂,刀剑生锈脆弱不堪,田胄单薄的甚至不如麻衣...
哪怕是城头上的火炮,都只是徒有其表的空壳子,一炮下去怕是直接能炸了膛。
如此的沈阳城,又怎么可能守得住呢?
当明军出现在沈阳城出现时,沈阳城守军就开始紧闭各门,死守不出。
哪怕明军开始安营扎寨,哪怕城里有人叫嚷着出去和明军拼命,守城的满清将领也是死守城门,丝毫不理会那些人的叫嚷狂言。
开玩笑,和明军拼命?
装备军械破的破烂的烂,拿什么和明军拼命?
满清的将领也不是傻子,他们宁愿死守着城门,说不定还能多安稳两天,不然出城和明军拼命,没了城墙的保护那就是相当于把自己的小命和沈阳城拱手让给明军。
八旗兵们也不愿意出城去拼命,连续的失败加上不断有亲朋好友死在战场上,如今的八旗兵可不是当初那些听到能去打草谷一个个嗷嗷叫的蛮兵,而是一群有了一家老小有了房子钱粮的老爷,他们死了,那一家老小和那么多土地钱粮怎么办?
八旗兵们不愿意拼命,舍不得自己的家财和妻儿,而八旗将领们更不愿意拼命了,如今满清就是一艘快沉底的破船,船舱里已经是满是水,指不定谁踹一脚这艘破船就直接散了架。
这种时候谁还愿意给满清陪葬?
一个个还能站在这里,等明军攻城的时候吆喝两声,放两枪,那就算对得起皇上了。
当满清权贵和富人们都开始考虑后路时,满清这艘破船就算是彻底没救了。
然而满清权贵们思考后路还是太晚了些,因为曾经投靠他们的汉人大臣们,早就打算把他们卖了好讨好另一位新主子了。
当初他们能为了权财抛弃祖宗血脉去投靠满清鞑虏,如今他们也能为了自己的小命再抛弃满清投靠张好古。
这些个聪明人最懂得审时度势了,只要一有机会,他们绝对不会放过。
所以明军在沈阳城外安营扎寨的当晚,张好古的营中出现了一个披着黑斗篷的家伙。
张好古看着来人,漫不经心的说道:
来人见张好古这幅毫不在意的模样,连忙说道:
张好古不屑的笑了:
听着张好古这毫不客气的话,来人吞了吞口水,他想反驳,却不知道从哪里说起。
是啊,大明这些年百战百胜,明军劲旅驰骋沙场傲视群雄,而明军的实力更是所有人都有目共睹的,此次张好古出征到底有多少兵马有心人也算得出来,辽南三
镇、草原三镇,新军四镇加上辽东兵,绝对是超过三十万的,而且这些可都是精锐。
哪怕还需要镇守各方,但就眼下沈阳城外这一万明军,就是满清抵挡不了的啊!
满清八旗现在什么装备什么士气,沈阳城内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他们还不清楚吗?
如果张好古真打算用炮火把沈阳城给轰平了,那谁也无法阻止,明军有这个能力,也是真的可以这么干的!
想到千万门火炮不断发射炮弹,满天都是数不清的炮弹落下,沈阳城仿佛被流星雨给砸了一般被打的坑坑洼洼遍地狼籍,来人就忍不住打了个寒颤。
太可怕了,在那样的打击下谁能幸存下来啊?!
张好古问道。
来人连忙说道:
张好古点了点头:「这话说的,就诚恳多了。
的确,沈阳城如果能不战而降,那是会少死很多人,可本阁为什么非要与你合作呢?」
来人嘿嘿一笑:
张好古也笑了:
这人刚走没多久,很快又有一个罩着黑斗篷的人进来:
张好古问道。
这人笑道:
张好古了一声:
这人说道:
点了点头,张好古说道:
魏功朝的管家刚刚离开,又有满清权贵的奴才上门了。
张好古看着这个金钱鼠尾的老头给自己打了千,说着他家主子的请求,忍不住嘴角微微上扬,今天可真是个好日子啊。
这一见人,就是一直弄到了后半夜。
这一晚上来见张好古的人可不少,而且每家都是单独行动,生怕被别人知道一般。
满清的贝勒贝子乃至郡王,那些投靠满清的文人大臣,还有下面的富商和将领,各种人都有,可算是让张好古开了眼界。
把最后一人送走后,张好古伸了个懒腰,看向一旁的黄宗羲:
黄宗羲感慨万千:
张好古又问道。
黄宗羲思索了下说道:「来找明公的,都是满清的王公贵族,权臣将领,这些人身居高位,明明深受皇太极厚恩,被满清荣养着,如今满清要亡了他们却是第一个跳船甚至反踩一脚的。
真是...不知道该怎么说。」
张好古哈哈笑道:「不奇怪,不奇怪,他们有钱,有权,习惯了有仆人侍候,家财万贯的生活,一个个家里良田万顷,奴仆成群,端的是土皇
帝逍遥。
这样的好日子,谁又舍得说弃就弃了?满清是不是要亡了,对这些人影响太小,他们的奴仆和钱财足够他们逍遥几辈子了,所以他们才卖满清卖的那么快,毕竟这些人眼里家国天下的道理,大不过他们自家的动力,他们都想着保全自己那点东西呢。」
黄宗羲思索道:
张好古又问道:
黄宗羲沉吟片刻说道:
张好古示意黄宗羲继续说。
黄宗羲笑了笑:
张好古忍不住笑道:
是夜,一批批黑衣人离开沈阳城又返回沈阳城,他们回到了各自主子那里汇报消息,这些得到答复的满清重臣们,无论满汉,一个个都露出了复杂的神情,随后又坚定了自己的决心:绝对不能陪满清殉葬!
翌日,张好古一声令下,四面围攻沈阳城的明军对着沈阳城展开了一轮炮轰。
超过上千门火炮齐齐开火,炮火的轰鸣宛如雷震一般响彻天际,整个沈阳城都在地动山摇,数不清有多少建筑被炮弹轰垮,即便是皇太极的皇宫都被不少炮弹光顾。
这一轮炮火,那漫天的火雨流星可算是让沈阳城的满人涨了见识,也就是亏得皇太极当时为了照顾满人,加上为了保证八旗国族的优越地位,整个沈阳城内几乎都是满人,少有的汉人也都是投靠了满清的汉女干,所以张好古可以毫无顾忌的对着沈阳城来一次炮火宣告。
一轮炮火打完,整个沈阳城内处处升起浓烟,哭喊声。
哀嚎声遍地响起,沈阳城的满洲人终于感受到了什么叫做未日降临的气息。
张好古挥挥手:
很快,数名骑士将张好古的话原封不动送到沈阳城内,引得沈阳城内的满洲八旗是更加人心惶惶了。
刚才那突如其来的炮火,不知道多少人的家眷受到了波及,没看见皇宫和那些王爷、郡王,贝勒贝子家里都被打中了吗?
所有人被困在这沈阳城里,谁又能逃得了呢?
此时只能用上天无路入地无门来形容八旗满洲的复杂心境,他们当初多么骄纵狂傲的进入沈阳强占汉人的房屋驱逐汉人,如今就多么后悔。
如果此时他们不在沈阳城里,是不是就能躲过这一劫了?
而满清的权贵大臣们此时则是已经急不可耐了,皇太极晕厥过去了,如今这沈阳城内说话的人很多,能一锤定音的却很少。
豪格、萨哈廉这两个握着镶白旗和正红旗的亲王各有各的意见,至于两黄旗更是只听皇太极的,如今满清的权贵大爷们发现自己除了那点奴才家仆,似乎没什么指挥得动了。
而豪格和萨哈廉又因为是战是降争执不休,眼看这俩人都要打起来了,生怕被波及到自己的满清国族和汉人大臣们终于等到了一个好消息:皇太极终于又醒过来了。
得到这个消息后豪格和萨哈廉也不闹了,满清的国族,汉人大臣们也不急了,一个个急匆匆的奔赴皇宫去求见皇太极。
最后,大清国所有在沈阳城的大小权贵、官吏都跑到了皇宫里,黑压压的跪了一片。
皇太极经过调养后身体好了不少,但还有些虚弱。
清醒过来的皇太极示意让群臣入殿,很快大小官员纷纷入殿跪在地上山呼:
皇太极如今是彻底看开了。
萨哈廉看了看一旁的豪格,抢先说道:
不等豪格说话,很快大批满洲权贵纷纷跟进:
豪格气的整个人都在发抖,他愤怒的指着这些人喊道:
被豪格这么一吼,群臣不乐意了:「我们是为了自己?
若不是为了皇上,我们早去和张好古拼命了!」
听着众臣们叽叽喳喳的声讨,再看看豪格那憋屈的神情,皇太极总算是明白了什么叫虎落平阳,什么叫墙倒众人推,什么又叫做大势不可逆。
一声叹息,皇太极神情悲凉无比。
满清群臣见了忍不住又是叩头:皇太极幽幽的望着大殿上的金龙:「朕,同意了。
去和张好古说吧,朕输了,朕投降,他还有什么想法,都说了吧,朕都准。」
一日后,沈阳城四门大开,仅存的八旗兵马出城投降,将兵器甲胄扔在一旁跪在地上,而八旗民众则是自道路两旁黑压压跪了一片。
而洞开的沈阳城南门外。
皇太极赤裸着上身,披着一件羊皮跪在地上举着满清的印玺虎符,身后跟着密密麻麻的八
旗权贵,满清大臣。
皇太极神情僵硬,面如泥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