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17章 百姓造反,平乱还是安抚?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二狗哥,愣着干嘛,快把蜀王抓出来啊!

  王二狗身后一个义军汉子焦急的喊着。

  蜀王不在里面!」王二狗的声音有些迷茫什么?!」

  几个义军汉子懵了,他们连忙凑上去一看,果然,空荡荡的车箱里香炉、软垫、屏风等等物件都有,就是缺了蜀王朱至澍!

  朱至澍那个该死的早跑了!」一个义军汉子咬牙说道。

  出现了这种情况,这些义军汉子那还不清楚事情经过?

  肯定是朱至澍那个色厉胆薄的家伙刚才趁势不妙跑了!

  首领!朱至澍跑了,快啊!」王二狗大声喊道

  这句话喊出来,无论是正在和王府守军拼命的义军壮士还是正在苦苦抵挡的守军将士都懵了。

  朱至澍跑了?

  他竟然跑了?!

  那么自己这么多人在这里浴血厮杀,同袍手足死伤惨重为的是什么?!

  几个义军首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其中一个书生打扮的当即喊道:

  蜀王失踪了?!」

  川蜀之地数十万百姓造反?!」

  看着发懵的王保,锦衣卫们也是一脸无奈,不由得王保发懵,他们也发懵啊,如今这个局势他们还能怎么办?带队的百户说道:

  陛下威武!

  下威武!

  朱由校正得意之际,忽然有内监快步跑来:

  朱由校瞥了眼这内监,见其神情匆忙,心中知道西南出事了,当即喊道:

  内监战战兢兢的说道什么?!」

  朱由校脸色一下子就黑了,冷哼一声纵马离开,身后侍卫们立刻跟上.浩浩荡荡的护送着皇驾向皇宫前进。

  小内监吓得脸色苍白,跪在地上战栗不止,但内心却是长舒了一口气,这一关他算是过去了。

  纵马回到了皇城,朱由校翻身下马将马鞭随手扔给一旁的内监:

  内监立刻点头,匆匆跑去传旨。

  很快,张好古、张瑞图卢象升、黄立极、乔允升五人产产来到内阁,看到的就是穿着铁

  甲大马金刀坐在龙椅上的朱由校。

  臣等参见陛下。

  诸位爱卿平身。

  朱由校此时还能按捺得住怒意,他指了指桌子上的折子:

  卢象升点点头,没在说。

  朱由校忍着怒意点了点头,成都府说暴民造反,他是不可能全信的,毕竟也是亲自微服私访过的,百姓擅长忍耐,如果不是被逼急了,逼得走投无路了,根本不会诞而走险。

  五十万百姓啊!

  魏伴伴。」朱由校恢复了平静。

  魏忠贤连忙上前:

  朱由校的语气很平静,但其中的杀意却让魏忠贤不寒而栗。

  魏忠贤连忙跑下去办事去这调查信息还真没人比他们东厂更专业了。

  翠日朝会召开,朱由校上朝,昨日发生的大事文武百官已经知道了。

  这朱由校刚刚上朝,当即就有官员出列:

  川蜀之地五十万暴民造反,西南震动!消息一旦传开,天下必然哗然,臣恳请陛下以雷霆手段处置!

  这个官员说完立刻又有御史出列:

  暴民造反,朝廷威严何在?西南之地,穷山恶水出刁民,土司、生苗本就与我大明离心离德,如今又有暴民造反,难免这些土司生苗会不会顺时而动。

  若朝廷不能及时平乱,天下必然四处生乱!」

  朱由校听着这些人的话内心是非常认同的。

  是啊,五十万百姓造反不管是何缘由,他们已经造反

  造反,就是在打他朱由校的脸,是在打朝廷的脸!

  刚说了大明四海承平,百姓安居乐业,眼下就有五十万百姓造反,这岂不是说他朱由校治理天下不行,说明他的天启盛世就是个笑话?

  如此多的百姓造反,如果不快速镇压,整个西南肯定都会乱起来!

  身为皇帝,朱由校最重视的就是江山稳定,他不能坐视大明西南出了乱子,更不能允许这件事影响他的大明江山影响他的伐辽大计。

  这川蜀之地百姓造反,从云南,从湖广调兵,应该月余时间就能平定。

  打定了注意,朱由校问道:

  很快,不少御史言官,文武官员纷纷出列表示认可出兵平叛,显然那西南五十万百姓为何造反他们不在乎,他们只想着镇压这些敢造反的百姓。

  眼看大势要成,朱由校都要准备顺势而为了,卢象升出臣出列了,不赞同!」

  下,西南之乱,必须快速平定,迟则生疑啊!」

  很快,朝堂之上分成两派,一派支持快速出兵平乱消除西南之祸:

  一派则是认为应当查明缘由,看看是否能安抚百姓,让百姓回去耕田,毕竟五十万百姓,若是说杀就杀了,那整个西南都要为之镇痛。

  支持快速平叛的,以旧党为主,而支持先调查缘由的以新党为主。

  朱由校敏锐的发现,旧党和新党之间的理念已经是完完全全的背道而驰。

  日党支持维护现有权贵士绅权益,同时也是维护皇权,在这个基础上,没什么是不可以牺牲的,五十万暴民造反?

  杀了就是了,反正杀了五十万还有那么多,杀一批也能让天下太平。

  但新党认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万事万物都要以民为本,天下不仅仅是皇帝一人之天下,乃是天下万民之天下,不能去牺牲五十万百姓换取所谓的天下太平,应当揪出罪魁祸首平息民愤。

  双方的理念差异让朱由校心里也升起了警惕,他看着那些据理力争的新党官员,再看看站在前列的内阁重臣,六部尚书,朱由校忽然升起了一个可怕的念头:

  如今五十万百姓造反,这些新党能为了百姓而无视皇室威严,无视朝廷安危。

  那若是有上百万百姓造反,这些新党会不会真的以为是他这个皇帝不行,要换个皇帝去平息民愤呢?

  这个想法一出来,朱由校顿时有些不寒而栗,他看着争执不休的两党官员,忽然感觉有些疲惫:

  陛下,彰显朝廷威仪岂能用百姓之血?当严惩蜀地的贪官污吏,以正天下人心,如此方是彰显朝廷威严,陛下仁政之举。百姓必念陛下宽仁天下万民也必然归心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