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府外。
几个年轻人灰头土脸面带淤青的坐在地上,神情沮丧无比。
他们都是大同书院的学和在资阳县的王文才、吴子,向仁不同,他们直接跑到了府城外围,去宣扬朝廷的政策。
结果就是处处受到阻挠。
西南之地不同于中原腹地,在这里权贵、地主、土司们的力量太大了,毕竟大明也好,再向前推也好,都是以藩镇治理西南边陲,以宗室藩王和朝廷公侯坐镇。
大明朝在西南的力量自宣宗时期收缩以来,就已经相当于放弃了对西南的实际管理之权,云贵川的土司、生苗、权贵,蜀地的蜀王,云南的沐王,这些才是西南的真正统治。
若不是云南沐王府心怀不轨有列土封疆的野心,连带着安南国夜郎自大妄图蛇吞云南,朝廷也没什么好的机会和理由对西南动手。
如今西南云贵川三省之地,云南省虽然在之前和安南国的战争中打了个半残,但权贵地主的力量也被削弱,如今云南是权贵地主和土司占一半,新党占一半,加上云南有郎平宇坐镇昆明,云南的情况比四川和贵州好多了。
而贵州虽然多山多土司可没有像四川这样有一位宗室藩王。加上蜀道艰难,蜀王坐镇川地二百六十载,这蜀王历代耕耘川地,让寻常的新党官员根本无法渗透进来。
现如今也不过是几十名大同书院的学子在川省各地宣传朝廷政策,鼓励百姓信任朝廷而已。
可只要蜀王一声令下,川地的官员权贵,士绅地主都会成为无形之中的阻碍,更何况寻常百姓都是良家子弟,哪个敢吃了熊心豹子胆反抗宗室藩王。
想到自己这段辛勤苦功化作流水,这些学子就忍不住叹气。
哎。。
藩王就这么强大吗?
一个管家,就能让我们组织起来的近万百姓作鸟兽散。
听着同伴的心灰意冷,有人不乐意了:
我等众人只要齐心协力,蜀王府又如何,照样掀翻!」
学子们互相鼓舞着,年轻人的执拗劲上来,怎么可能轻易服软认输?越是强大的势力,越能激发起年轻人的血性和傲骨。
蜀王又如何?
天下藩王如今还有几人能与朝廷对抗?
开国的国公都灭得七七八八了,这藩王还能支撑几年?
君子之泽尚五世而斩,大明开国二百六十载,传十五帝,这天早就该换了,祖制也早就该改改了!
学子们怀着希望,打算重振旗鼓,他们还有着时间,有着
希望。
但是学子们没注意到,他们早早就被人盯上了。
唉,都是学有所成之哪怕不能为本王所用,别人,[来招惹本王也好,干嘛非要和本王作对呢?几个学子,真把自己当临清那位了。」
朱至冷笑着。
区区几个大同书院的学子而已,就算把川地所有的大同书院学子都给宰了,他又有何惧?
但临清那位,实在是招惹不起。
朱至很清楚,自己是宗室藩王不假,但和临清那位相比,在那位陛下眼里,自己什么也不是,论信任,论重要程度,自己这个宗室藩王,也就剩下朱家血脉和一点名头了,
朱至叹了口气,拿起一串念珠来:
找到了。」:探子回道
壮汉点点头:
黑衣人回到:
荣昌县令思索再三,狠狠点头:
很快,重庆府的知府大人就知道荣昌县发现大同书院学子遇害一事了。
紧接着,周围几个州府的学子都知道了,然后事情一下子大条起来!
七八位大同书院的学子惨遭屠戮,贼人凶戾无比的残忍杀害了这些学子并让这些学子曝尸荒野,川地为之哗然!
这可是学子啊,学子的地位在大明一直不低,毕竟是未来的官身,是朝廷的栋梁,七八位学子被杀害,重庆府可捂不住这个盖子!
成都府、嘉定州、庐州府等地的大同书院学子齐产跑到重庆府里,要求重庆知府一定要查明真相。
诸位学子,诸位学子本府保证,一定查明真相,绝不让那些惨遭杀害的学子死的不明不白,一定给他们的家人,给大家一个交代。」
重庆知府一脸威严,义正言辞的说着。
学子们面带悲愤,对着重庆知府深深拜下:
好言将学子们安抚下去重庆知府立刻叹了口气,脸上满是疲惫。
L明府是为何而愁啊?
重庆知府看了看师爷,神情颇为苦涩:
重庆知府的声音冰冷,带着一丝恐慌:重庆知府幽幽的叹息。
事情没出重庆知府的预料,很快荣昌县令就找到了贼子踪迹,在发动整个荣昌县外加周围几个临近县的配合下贼子的踪迹很快暴露出来,随后在重庆府的府兵支援下,荣昌县和周围几个县出快班巡捕上百人,加五百乡勇,与重庆府的上百府兵将那伙贼子围巢在山里。
那几十号贼人激烈反抗全部被杀,当场搜罗出大量劫掠来的金银财物,还有大同学子的一些零钱和行李。
这案到此算是结案了,川地赶来的学子们也纷纷前来感谢,并祭奠了惨死的同窗。
结案后学子们没有离开而是在荣昌县外的一处村落中暂住下来。
成都府、重庆府、庐州府、嘉定州、叙州府、顺庆府、播州...
各州府的学子聚在一起足足百余人,这些学子头上腰间都系着白色的绸带,面带哀戚,气氛沉重。
良久,有人开口道:
又有人说道:」这事你我都清楚,可又能如何?背后之人没有任何马脚,证据没有只能结案。
但李兄他们就白白冤死了吗?
!那些贼子就放任他们继续逍遥法外?」
有人悲愤道。
决不能如此!
」对,暂时退让不是畏缩,而是为了更好地复仇!我们继续在
各州府发动百姓,蜀王在川地倒行逆施,横征暴敛,欺压百姓,这些年来百姓早已被逼得快要家破人亡妻离子散。
如今川地遭灾,蜀王依旧对百姓收以重税,民怨何其沸腾?
只需一点火焰,这民怨就能化成滔天怒火,烧了朱至!」
不错,川地百姓早已不堪重负,我等加以引导,朱至必然引火***!
学子们可是在大同书院学了不少本领,热血满腔,傲骨峥嵘,如今朱至谢这下作的手段非但没有吓到学子反而激起了学子们的怒意
正如重庆知府所言,暴风雨已经开始在川地汇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