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68章 雄心壮志,万国来贺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大明顺天府,

  京师皇宫之中。

  西苑之中郁郁葱葱,一行人等正漫步这座皇家园林。

  朱由校,张好古,魏公公,还有内阁诸人朝中百官,此次算是朱由校带着他的内阁秘书团和京城臣子们放松心境,游山玩水。

  朱由校说着,瞥了眼那岛上的宫阙亭台,一片金黄火红的火树银花间可见飞檐拱斗凋梁画栋层层依叠宛如重峦叠嶂,廊桥百转风铃跃动,飞鸟仙鹤立于水面之上倒是颇有仙家气象。

  十月金秋,西苑的各类植物依旧葱郁,朱由校一袭玄衣穿着,还真有几分道家仙长模样。

  说起来,大明朝还真是崇道的,道家的许多思想与儒家思想都很符合大明朝,更何况朱由校还遇到了佛寺整出来的那些破事来了一出皇爷灭佛好生清理了下这些年来在大明朝野蛮生长的佛门顺带敲打了下道家。

  但太祖洪武爷也好,成祖爷也好,都是好道的,而武宗、世宗就更不用说了。

  到了眼下,佛家那些事出来,道家的气运倒是涨了不少,朱由校也就顺水推舟的扶持道家了。

  最主要的,还是佛家那劳什子的宣传,什么今世受苦来世享福都还是好的,但鼓励人们供奉佛寺,玩什么出家就断绝尘缘不婚不娶也与原本家庭断绝关系,这就很***了。

  更何况佛寺不事生产不服劳役,掌握大量人口还有田地还做着生意,一些佛寺仗着人多欺男霸女强占田地的事也没少做,对大明朝来说已经没什么作用了。

  其实道家的思想也不是全部适合大明,但比起佛门来说,本土道家思想更契合,而且朱由校可不仅仅是崇道,要知道大明最主要的还是儒教,而朱由校跟着张好古学习,更加全面一些,儒法道三修,全面发展。

  法家、儒家、道家三合一,才是朱由校的王道,是朱由校执掌天下治理天下的主要思想,无为而治,但也无不为,如今的朱由校可以说已经出师了,他已经不是当初那个练习时长两年半的皇帝个人练习生了,已经是一个出色的皇帝了。….

  就拿佛门来说,别看被朱由校打压的厉害,但佛门依旧能喘气,一些地方朱由校依旧该用就用,而且用完再扔毫不客气,可以说把帝王那一套玩的无比顺熘。

  欣赏着这片山水景色,黄立极说道:

  朱由校挥了下手整理衣袖:

  说着,朱由校看向这些掌握着大明核心权利的相公们和京师各部的臣子们:「朕把大家伙叫来,是大家的确辛苦,自天启二年开始,朕推行新政,这麻烦事也就越来越多。到了天启五年,新政全面推行,朝廷各项政策下去,每年又

  有战事,大家伙都忙的很啊。」

  张瑞图躬身说道:

  朱由校笑着点了点张瑞图:

  张好古听了微微躬身。

  朱由校笑着,转身负手看向远处的岛屿亭台:

  听到这,内阁这些阁老们有些狐疑了,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黄立极、乔允升、钱谦益三人互视几眼,又看看一本正经的卢象升,再看看张瑞图,搞不懂皇帝到底要说什么,而朝中百官就更是狐疑了,一些人倒是擦了擦虚汗,随即板正脸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朱由校笑道:

  轻笑一声,朱由校看向张好古:

  张好古点了点头:

  听到这话,朝中一些人脸色都白了些。

  朱由校问道。

  张好古摇了摇头:

  朱由校哈哈笑起来:

  说着,朱由校止了笑,自顾自的找了块石头坐下:

  「朕啊,没唐太宗和成祖爷那般能征善战,能打天下,也不似他们一般身强体健能征战沙场

  ,而治国理政,朕也不过是个中人之姿。但朕起码知道一点,疑人不用,用人不疑。

  众人面面相觑后散开休息,而张好古也被朱由校叫住,二人坐了船开始游湖。

  朱由校说道。

  张好古听罢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游了会儿湖,朱由校说道:

  张好古说道:

  朱由校微微颌首,伸手撩开船舱的窗帘看向外面:

  说着,朱由校冷哼一声:

  张好古说道:

  朱由校冷声道:

  张好古继续说道:

  朱由校也是叹了口气:

  大明如今有新军三十余万,其中南边放了十镇兵马,以南直隶为主,拢记十三万。

  甘陕放了两镇,辽南练了三镇,余下的兵马尽在北直隶,在顺天府周围。

  可以说,大明朝廷以顺天府为核心,几日内就能调动十几万新军兵马。

  为什么草原之患平定了,漠南三千里河山都归顺大明了,这么多兵马还是屯驻京师?

  是啊,草原平定了,大明仅在草原驻扎两镇之兵,就可扼控三千里草原,掌控百万牧民,还有精挑细选的八万游牧民兵,可以说完全能承担边防任务。….

  但大明的边患不止草原,还有辽东呢,辽东也不止满清,还有那些军镇呢。

  那些军镇的私兵可都是精锐,他们手里,也握着十几万人呢。

  哪怕孙承宗以内阁阁老的身份督师辽东,但朱由校也是不安心。

  因为辽东军镇可不是他朱由校的自己人,那些军镇长期游离在朝廷之外,当墙头草,玩什么中立,拿钱拿粮不干事,手里又的确掌握着武力。

  朱由校身边不放着十几万兵马,睡得着吗。

  朱由校叹了口气,又想起了南边。

  新政推行到东南了,身为东林阁老的钱谦益也支持新政了,东南那些士绅也都因为利益与朝廷站在一起了。

  可是,南边依旧有人不服啊,那些士绅地主,哪个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土地?哪个愿意轻易放弃自己的特殊权益?

  毕竟涉及到自家利益,一个个那都是护食的恶犬,稍不留神就得咬你一口,咬不死你也能让你疼。

  如今辽东一个,南边一个,不提那看似安稳的西北,这两处,就让朱由校感觉难办。

  朱由校轻叹了口气:

  朱由校没说完张好古替他说道:

  朱由校点了点头:

  「师父啊,你还要多辛苦几年,支撑过这段时间,咱们的日子,也就好过

  了。」.

  风少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