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至于嘛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靖康武三军和宗泽所部决定北伐在复兴报上披露以来。

  临安朝廷上下和各地官员几乎都表达了一个态度。

  不看好。

  如今,节节胜利的消息传来。

  不仅收复河北,大名有望。

  连大宋立国以来碎碎念了上百年的燕云十六州也近在眼前。

  攻陷会宁府,活捉金国皇帝完颜吴乞买的消息随着复兴报在济南发行而炸响。

  济南人都疯了。

  一个个走上街头怒吼。

  认识的,不认识的,纷纷抱在一起欢呼,跳跃。

  随着部分豪士买了酒家的酒,搬到大家请所有人宴饮。

  济南本地的,或者外地的,纷纷举起了手上的酒碗。

  “大宋万胜!”

  “娘娘洪福齐天!”

  “宗帅,李副使功德无量!”

  “我华夏族血债得偿!”

  锣鼓的声音想起来。

  城里城外都陷入了一场欢腾。

  哪怕加印了十万份的报纸,也被一抢而空。

  各地的客商也疯了。

  顾不上等着货物备齐,让人买了报纸,各种方式,飞快的传递到各地去。

  这些报纸,在飞骑手中,犹如火把。

  一处处点燃胜利的烽火。

  火焰的链条朝着西面,南面,西南燃烧。

  每过一处,这里就延续了济南人的疯狂。

  开祠堂祭祖,大宴四方,有钱出钱,没钱出力,各城镇聚集的宋人脑海里只有一个词。

  普天同庆。

  这火焰,不到五天,就从济南一路南下,烧到了临安。

  跟其他地方的欢庆相反。

  临安全程陷入一种诡异的沉寂。

  赵构听见了李敬迂回万里,活捉完颜吴乞买的消息,顿时捞起桌子上的笔洗,狠狠的朝门口砸去。

  “饭桶,都是饭桶,他金人不是说金人不满万,满万不可敌吗?靖康武三军加上宗泽从汴梁调兵,也不过五十万,金国百万军,完颜宗翰号称金国神将,都是狗屁,居然败在李敬和宗泽手里,硬生生的丢了国都!”

  看着破碎的定窑笔洗。

  秦桧都来不及心疼这绝版之物。

  “官家,复兴报上所言,会不会有假?”

  这份给大宋所有人递交答卷的捷报在秦桧手上都一个时辰,他才权衡过后,带到了皇宫。

  这一个时辰他早就想明白了。

  这份捷报不太可能有假。

  他也庆幸及时到了皇宫,因为张浚也拿着复兴报找到了赵构。

  形势极度恶劣。

  朱琏下一步一定会利用吴乞买换回赵桓。

  赵桓回来,或者说二帝回来,甚至都不用二帝回来。

  赵柔嘉称帝,朱琏监国已经成为定局,也会得到各地拥护,哪怕不拥护的,李敬,宗泽夹对金之战大胜的余威,挥师南下。

  临安的皇宫就是一个笑话。

  他唾手可得的相位,也如春秋大梦。

  当下他必须要让赵构尽快的冷静下来,做下一步的打算。

  “会之,你想说什么?”

  赵构从得知山东发兵,自己无力制止的时候,就一直担心宗泽和李敬打赢北伐之战。

  在噩梦中也曾梦见,打赢北伐之战的宋军会师南下,炮舰开进了杭州湾。

  秦桧被赵构盯着没敢说话。

  他身边的张浚小心翼翼的开口。

  “官家,复兴报上说神佑公主,佛佑公主以及三公主具被救出,官家可否考虑过退位,赶赴登州,亲自负荆请罪!”

  屡屡听闻赵构在太子病后提及康王妃和女儿。

  张浚一直觉得赵构很挂念亲人。

  可是他错了。

  当赵构拿起桌上的砚台朝他砸来的时候,他就知道自己错了。

  在赵构眼中,第一重要的是皇位,当坐上皇位的时候,才有心情和时间来思念老婆孩子。

  要他放弃皇位去接女儿,这绝不可能。

  不过当赵构把砚台仍向张浚的时候,他就后悔了。

  苗刘之变,知枢密院事的张浚有大功,他约吕颐浩、张俊、韩世忠等勤王复辟有功。

  如今还节制了临安朝廷内外的兵马。

  庆幸的是,他手里的砚台没有准星。

  把张浚后面候着的宦官脑门砸了,血流如注。

  此人站在张浚身后瑟瑟发抖,不敢动弹。

  眼看赵构挥挥手,示意他出去,才恍若捡了一条性命,颤颤巍巍的走出去。

  “张知事,你不要忘了,昔日宗泽在大名府时候,向大元帅府求援,朕等君臣没有发兵,别人把汴梁陷落的屎盆子扣在朕等君臣身上,你觉得朕去登州负荆请罪,朱琏就会放过我吗?”

  张浚哑然,刚才开口,看见赵构的反应,他已经知道自己揣摩错了,被赵构一直挂念康王妃邢秉懿和公主的言辞误导了。

  在赵构心中,继承大统,统御大宋,比什么都重要。

  “张知事,当午之急,你我将面对如何应对山东叛军的南下!”

  在场人不多,但是谁都没想到,赵构居然如此清醒。

  靖康武三军,号称天下精锐。

  连金人都打不过。

  甚至排名在靖康武三军之下的岳飞所部,也能轻松打败刘苗,杨沂中。

  让秦桧设计的陷阱,成为一个笑话。

  想起传说中日行千里的战舰,传说中一艘舰艇装备的数百门火炮,张浚再次沉默了。

  “会之,如何能安守临安,你也一起出出主意。别忘了,你在抵报上揭露朱琏和李敬的阴私脏事,丑闻,人家就不会记恨你!”

  守的住个屁。

  山东舰艇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横行福建,广南,以及南洋。

  钱塘江自杭州湾入海。

  航运条件极好。

  海贸商船都可以直达临安,更别说战舰了。

  “官家,临安无险可守,唯有离开一条路!”

  帝心难测,张浚难得跟赵构捉迷藏,他绝没有把握在杭州湾击溃来犯的山东兵马。

  留在临安,就等着被人家瓮中捉鳖。

  然而他的答案,并不能让赵构满意。

  自从山东发兵北上,他就一直担心有这么一天。

  真的这一天来临,唯有跑路而已。

  现在最明智的决策,是提前跑路。

  可是天下之大,山东,福建,广南都被朱琏势力占据,能跑哪里去呢?

  两浙不安全,江南路叛乱不休,烽烟四起。

  荆湖两路,荆湖北路在赵不试手中,荆湖南路也有叛乱。

  原本觊觎厚望的韩世忠所部能给他在江南道打出一片立足之地,自从离开了健康,音讯渺无。

  赵构唯一可以看得见的生路。

  乃是川陕四路。

  哪里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横行大江,大河和大海的山东舰艇,只能望峡兴叹。

  进,则如昔日汉高祖刘邦屈居汉中,待天下时机出现,鼎定天下。

  退,也可效仿刘皇叔,三分天下,偏居一隅。

  他相信这些大元帅府的旧将还是有能力守住关口的。

  他也坚信,朱琏太宠幸李敬,关胜,种彦鸿这些武将是错的。

  宗泽老了就算了,李敬,岳飞,种彦鸿太年轻,若是假以时日,不加控制,未必不是下一个司马昭。

  赵桓传位给女儿,这就是胡闹。

  朱琏倚重武将,放弃以文御武之道,就是寻死。

  绝不是治国正道。

  大宋终有一天会因为这番这么作为,战乱四起。

  这就是他卧薪尝胆的机会。

  先以亲征剿匪的名义,去荆湖南路,派张浚控制川陕四路的局势,倘若山东派兵南下,在发出抵报,不愿意同室操戈,退到天府之国。

  可手下一帮饭桶,楞是没有一个人能看出他的用心。

  赵构急的想下场踹秦桧两脚。

  好在秦桧并不傻,刚才赵构已经提醒他,他现在跟赵构君臣是一条绳索上的蚂蚱,既然临安无险可守,就只能跑路。

  怎么跑路而不被人诟病。

  唯有亲征平叛。

  “微臣恳请官家御驾亲征,平叛江南西路?”

  听见秦桧开口,张浚恍然大悟。

  这皇帝别看得位不正,能坐上去也还是有太多心眼的。

  难为秦桧这么贴心,几句云里雾里的话就听出来了。

  “微臣愿帅张俊所部,吕颐浩所部,随官家御驾亲征,前往江南两路,汇合韩世忠所部,一举解决江南两路,荆湖两路,我大宋腹心之地的叛乱。”

  从江南道可以避开随时逆长江而上追击的登州水师,这才是正解,赵构松了一口大气。

  微微点了点头。

  “明日早朝,张卿可提议朝议!”

  要走的名正言顺,就必须要朝议。

  张浚本来想问问要不要带着隆祐太后,毕竟太后在张邦昌称帝和苗刘之变时候,于大宋有大功勋。

  顿时觉得自己在犯傻。

  官家是去御驾亲征的,不是游山玩水的。

  老婆女儿都没有帝位重要,更何况一个老太婆。

  带军出征不是一件小时,还有一大堆的细节没有敲定。

  自己不防再探探赵构的口气。

  “官家要不要召回梁扬祖,梁督办?”

  “梁卿一心为我大宋筹集钱粮,当然要召回!”

  刚开口肯定的赵构看着张浚,话语一转。

  “会之现在就草拟圣旨,火速派人通知梁督办,带淮南所有兵马,护送钱粮前往荆湖南路,于我大军汇合!”

  “微臣领旨!”

  秦桧乖巧的闪身到一边,接过宦官送上来的笔纸。

  张浚心里已经透亮。

  这位皇帝,不是一般的害怕山东大军兵临城下,迫不及待想离开临安。

  甚至恨不得现在就走。

  也就是明日的朝议,至少要给出三天内大军开拔的期限。

  可是他还是低估了赵构要走的决心。

  “朕明日廷议之后,率领禁军秘密微服巡视两浙,张卿家尽快筹备大军开拔所需,七日内,到衢州与朕汇合!”

  惊呆了。

  哪怕专注草拟圣旨的秦桧,听见赵构对张浚的话,吓的笔都掉了。

  至于嘛?

  难道山东宋军比杀人掳掠的金狗还可怕。

  不过想想也是,山东靖康武三军打的金狗溃不成军,在临闾关内水银泻地的攻占城池。

  未必不能抽调一支劲旅,南下临安。

  换成自己也会抽兵南下。

  赵构在找后路,自己也该找后路了。

  明日他就打发人北上,带上厚礼,带着自己老婆的亲笔书信,找李易安和李迒。

  都是亲戚,互相帮扶乃是天经地义。

  虽说目前各为其主难免政见分歧,别因为一点国事,搞的亲人不亲,痛下杀手。

  至于诋毁朱琏和李敬的事情,都是赵构逼的,他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违抗圣旨啊!

  跟愁云惨淡的临安相比。

  临海居此刻就是欢乐的天堂。

  王太妃亲自带着李敬的侍女们,为李敬,韩世忠凯旋而归,奏响乐章。

  陈卓,黄灿,李光,赵明诚,李清照等人带着稷下学宫学子分列两纵,在朱琏和郑太后的带领下,给了李敬和韩世忠最高的礼遇。

  李敬给他们一一打了个招呼。

  “陈公,还有没有力气一枝梨花压海棠啊,我送你个金国公主!”

  “你敢送,我就敢收,你小子别眼睛朝天,看不起我们这帮老头子,老子要亲自挑!”

  “李敬,你不能光顾着陈公,我呢!”

  靖康之难,金人强加给大宋的屈辱太甚。

  跟太后,皇后行礼后,看着她们在叮嘱女官安排韩世忠和梁红玉,李敬低声的跟到登州的文官们开玩笑。

  一转眼,忽然发现远处没有凑过来的两个小妾。

  就盯着肚子已经显怀的顾无双和乔清澜,两女眼中已经有了雾气。

  几个月没见了,自己男人就在眼前,却不得不应付朝廷,官场,看着自己眼光都带着歉意。

  “娘娘,我先回宅院洗漱,等会在回来!”

  “好,我们等你一起晚餐!”

  此番对金大战,李敬一忙就是两月,别说迂回万里,就出发前的两个月,也忙的脚不沾地。

  回到临海居的时候都很少。

  朱琏和郑太后在山东住了这么久,岂能不知道他把两个小妾当老婆对待,千依百顺。

  朱琏一口就答应了。

  郑太后也笑容满面的点头。

  倒是李清照在身后笑着拍了拍李敬肩膀。

  “快去快回,这么多人还等着你哄完小妾说正事!”

  只有赵缨络看见李敬和两个小妾亲密的姿态,诧异的低声问嘉德公主。

  “大姐,李敬娶妻了吗?”

  “没有,两个都是小妾,顾无双是他战场上救回来的,善商事,掌管大量财富,短时间就让李敬财力富可敌国,乔清澜父女是造船大将,主持制造蒸汽舰艇,对我大宋立下赫赫功勋!”

  赵缨络捂嘴,未娶妻就先有了这样两个如花似玉的小妾。

  这名声可不好,以后那个门当户对的大家闺秀愿意嫁他啊。

  “有个事情,你知道就行了,昔日李敬在二龙关救了遇险的娘娘,柔嘉公主和金儿,娘娘就跟李家要求不要给李敬随便结亲,我都不知道娘娘是想把李敬留给金儿,还是柔嘉!”

  “那你还......”

  “我怎么啦?”

  这种事,看破不说破,大赵玉盘有些懊恼的看着赵缨络。

  赵缨络恍然大悟。

  想想自己能看出来大姐和五姐和李敬亲密,其他人也看得出来,就是因为李敬对大宋的功勋,视若罔闻,偏偏自己跟傻子一样说出来。

  羞红了一张脸。

  “妹妹错了,姐姐明天要让人教我如何随军!”

  由于各种问题地址更改为请大家收藏新地址避免迷路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请退出转码页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章节。

  新笔趣阁为你提供最快的从靖康开始更新,第二百三十六章至于嘛免费阅读。http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