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 少年气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石桥对面,有路障,有拒马,更有一堵新垒砌的石墙,虽然看不清石墙有多长,但其后却隐隐藏了很多的火铳。石墙横在石桥对面,将一条原本通行的直道,分到了两边,所有经过石桥,以及两侧通道行走的人和车,都处于火铳的射程之下。这哪里是什么路卡?分明就是一个坚守的阵队。石墙就好比是城墙。

  面对这样的阵地,如果没有大炮相助,只靠强攻,没有三倍的伤亡,是绝对拿不下来的。

  由此可知,这路卡的主官,有些能耐……

  白广恩正惊疑时,身后另一个总兵追上来,大声的喊问。

  听到此,白广恩似乎猛然惊醒,刚才他只是觉得尤振武的名字有些熟悉,但并没有来得及细想,现在被叫声提醒,他立刻就想到了这个名字的不同寻常之处。

  追上来的正是固原总兵郑嘉栋。

  潼关大败,他跟着白广恩,从西门逃出了重围……

  郑嘉栋和白广恩的年纪差不多,四方脸,浓眉毛,长的很威武,是世袭武职,还曾经中过武举人,但他跟在白广恩身后,亦步亦趋,气势上却比流贼出身的白广恩差了一大截。

  尤振武肃然抱拳。

  郑嘉栋和白广恩相互一看,眼中都有惊异,白广恩问道:

  尤振武道。

  白广恩和郑嘉栋更惊异,相互一看,都是不信,因为就他们所知,孙传庭一心死守潼关,绝没有二意,就算有,也应该是总兵副将一级,而不是派一个没有上过战场的年轻人守在这里。即便因为预测大雨和秦王奇案,这年轻人的名字,已经名震陕西。

  郑嘉栋问。

  尤振武同样据实相告。

  郑嘉栋惊的下巴都要掉下来了,他瞪着尤振武,感觉听到了一件很好笑的事情,但大败逃命之中,他却又笑不出来,只是摇头:

  白广恩也惊讶了一瞬,但很快就又恢复了他面无表情的样子,目光看尤振武,问道:

  尤振武低眉:

  白广恩敷衍一般的赞了一声,目光仔细审视尤振武,越发觉得,眼前这个年轻人比传说中,更加令人捉摸不透---这里虽然有桥,但河浅水少,但并不是天险,敌人随时都可以在他处架桥,绕行背袭。

  两百人,桥头扎营,就想要阻挡万千追兵,完全就是螳臂当车,自寻死路。

  可偏偏尤振武神情镇定,好似成竹在胸……

  郑嘉栋则急切的说道:

  尤振武抬头,悲痛中透着坚毅:

  郑嘉栋叹息一声,好像很是愧疚。

  尤振武看白广恩,

  白广恩不吱声,显然他认同郑嘉栋的说法。

  尤振武问。

  郑嘉栋不直接回答,只痛心疾首的说道:说着,眼眶里好像还泛起了泪光。

  周边一片寂静,连逃兵们这时也都不再鼓噪,很多人低头默哀,有几人还悄悄的试泪。

  为孙督,为死去的同袍兄弟,也为自己……

  此时,李应瑞和王守奇站在尤振武身后,听到郑嘉栋的回答,李应瑞叹息,王守奇却已经是泪流满面,哽咽的说不出话。

  尤振武却依然冷静,火把光亮中,他脸色无比坚毅,望着白广恩郑嘉栋以及他们身后的所有逃兵,他扯开嗓子,大声喊道:

  听到此言,众军一阵惊讶。

  郑嘉栋更是瞪大了眼,用惊讶的表情看着尤振武,心说这小子莫非乍逢大败,承受不住,开始胡言乱语了吗?

  ----闯贼大军几十万,如风卷残云一般,席卷了整个潼关,官军全线崩溃,已经无人能挡,整个官军的中坚骨干,也就是潼关大战的主力大将,白广恩和他的火车营都已经被杀的丢盔弃甲、魂飞魄散,闯贼大军已经彻底占领潼关城,他和白广恩也是拼死才杀出,剩余的官兵,都已经被闯贼大军团团包围在了潼关城里,这种情况下,孙督怎么可能逃出潼关?

  郑嘉栋大叫一声:

  说话间,他终于是露出了不耐烦。

  此前,他一直耐着性子和尤振武说话,若非尤振武带兵拦着路、若非看在榆林尤家的面、若非军中的那些传说,他早就一马鞭抽过去了。

  一个小小的四品佥事,两百兵,在他面前,岂有撒野的资格?

  尤振武说的坚定。

  身后,王守奇迅速抹干净了眼角的泪水,别人对尤振武的话不相信,但经过这么多,他对尤振武的话,却已经不再怀疑。

  郑嘉栋心说,我见不到孙督,怕是要先见到闯贼的追兵,继而就会见阎王。于是摇头:

  尤振武看向白广恩。

  白广恩始终是面无表情,他好像一直在仔细审视着尤振武,此时见尤振武望来,他想了一下,然后问道:

  尤振武清楚回答:

  白广恩的眼中又闪过惊异,但细想之后,却是撇嘴冷笑----作为一个身经百战,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悍将,说什么他也不会相信,孙传庭能从重重包围的潼关逃出来,因为在逃出之前,他和郑嘉栋不是没有给过机会,他们两人在城中死战,想要掩护孙传庭撤退,但孙传庭坚决不退,直至中箭。眼见大势已经,他和郑嘉栋才打开西门,从西门仓惶逃出。

  现在尤振武却说,孙督早有安排,一定能撤到这里,他如何能相信?

  尤完全就是在胡说八道。

  不符现在的形势,也不符孙督刚烈不屈的脾气!

  想到此,白广恩阴沉着脸,冷笑道:

  尤振武抱拳,肃然问:

  郑嘉栋抢着回答。

  到这时,李应瑞终于是忍不住了,大声道:

  王守奇也大声:

  郑嘉栋不耐烦的说道:

  白广恩只冷冷道:

  尤振武心中叹息,脸上却从容。

  两侧通道的路障和拒马被快速抬开。

  通行的生路就在前方。

  郑嘉栋不多想,催马就向前。

  固原兵都跟上。

  白广恩却犹豫了一下,因为尤振武答应的太干脆,倒让他有些怀疑了,难道孙督真有什么安排?他是秦军第一大将,主帅陷入潼关,他却独自逃跑,如果孙督没有死,真逃出了潼关,第一个要责难的怕就是他……不过这种可能性太小了。

  尤振武补充一句。

  白广恩面无表情,催马跟上。

  不管怎样,先逃命要紧,如果孙督真逃出了潼关,事后再向他请罪也不迟。

  但尤振武知道,有这句话,白广恩多少会在西安停留一段时间,如果真能救回孙督,沿途聚拢兵马,加上白广恩等败兵,西安或许可以坚守更长时间……

  李应瑞摇头,恨铁不成钢。

  白广恩过后,马蹄声脚步声响起一片,尘土踏起,火车营和固原镇的败兵,潮水般的从石桥而过。

  眼见这么多的兵从眼前而过,而且都是白广恩和郑嘉栋麾下的精锐,于是李应瑞大声呼喊道:

  但没有一个。

  所有人都是玩命的逃,根本不理会李应瑞的呼喊。甚至还有人不满的嘲讽:

  ----在性命面前,一切荣华富贵都是浮云。

  但李应瑞并不放弃,每有败兵经过,他就大声的喊。

  尤振武则是默默看着,心中有不甘,脸上却平静。

  终于,败兵中有人回应道:

  李应瑞大喜:

  一个年轻军士从败兵群中走了出来,一样的大红战袄和詹帽红缨,不一样的是,这个军士在逃命之中,也没有扔掉手中的火铳,他双手架着,扛在肩膀上。

  李应瑞喜。

  年轻军士道。

  李应瑞将他领到尤振武面前。

  见申庆功即使是在逃命之时,也没有丢掉自己的武器,和其他败兵丢盔弃甲,除了双手双脚,其他东西恨不得全部丢掉完全不同,尤振武也对这兵很认可,点头赞道:

  申庆功双手将火铳呈给尤振武。

  尤振武接了仔细看,见

  入手干净,铳管龙头等处都保养极好,心知这火铳兵珍惜武器,日日擦拭,未来使用自生火铳,也必会是一个好兵,将铳还给申庆功,说道:转对身边的马化龙道:

  马化龙点头,领着申庆功去。

  两人去了。

  听见申庆功隐隐问马化龙:

  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在李应瑞的呼喊下,断断续续有两营的精锐愿意留下,有的是因为实在跑不动了,有的是饿了、渴了,有的则因为本身就是榆林人,久闻尤家,又听闻尤振武的一些传说,所以愿意留下来,其他原因肯定也有,但不管怎样,经过一番收拢清点,加上原先留下的败兵,竟然聚拢了差不多三百多人。

  加上运送营原先的二百,此时尤振武麾下,已经有了五百兵。

  李应瑞振奋。

  这一大股的溃兵通过之后,路卡前面安静了许多,之后陆续又有败兵出现,但已经没有刚才那么多了。

  也就是说,官军从潼关逃出的主力,已经都过去了,剩下的就是游兵散勇,不会有太多的人了。

  时间已经来到了丑时末。大约二点多,最多再有两个时辰,天就要亮了。

  尤振武下令。

  的军旗被降下,然后张旺捧着尤振武交给他的一面新军旗,令军士们重新升起。

  在这之前,所有人都不知道,这是一面什么军旗?中文網

  等军旗升起,夜风吹过,军旗招展开来,众军这才看见了大旗上的绣字。

  总督标下火车营都统总兵白!

  众军都吃惊。

  这是白广恩的将旗啊,佥事大人怎么竖他的旗?

  更重要的是,军中乱用将旗,那是大罪啊,一旦被人弹劾,佥事不入狱,也得丢官。

  但尤振武不惧,他站在白广恩的将旗之下,面色从容。

  李应瑞和王守奇却已经明白尤振武的用意----允文虽然没有能留下白广恩的人,但却是要借他的号。

  在官军的诸位总兵中,白广恩和高杰的战力最强,如果打着的旗号驻守此处,追击的闯军一定会轻视,继而发动猛攻,只五百兵,还有三百是临时加入,纵使人人能战,又有自生火铳的加持,但终究抵不过敌军的人多势众,但换成白广恩的旗帜就不一样了,见到是白广恩的将旗,闯军一定会谨慎,除非是聚拢到足够多的兵马,否则他们不敢轻易发动进攻的。

  一句话,扯虎皮拉大旗,狐假虎威,或可不战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