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九章 人比粮重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

  安宁坊。

  火器厂。

  已经是夜晚,但最后间的组装房却灯火通明,火把照的亮如白昼,匠人们正在周器的指挥下,加班加点,依照步骤,组装自生火铳。

  因为都是生手,所以速度比较慢。

  为了保证质量,尤振武往来巡视,亲自监督,又做技术指导,甚至亲手参与组装,以为匠人示范。

  堂堂从四品的佥事大人,居然和匠人一样,亲手做这些粗糙的事情,这让匠人们又惊奇又亲切。

  尤振武表面平静,心中却燃烧着一团火------形势可能大危,必须用最快的速度,将一百套的簧片和龙头,和火器厂的铳管组装到一起,变成一百杆的自生火铳。如此,才有可能发挥功效。

  钟鼓楼。

  一堆男女老少又围坐一起。

  光幕亮起,两个皮影小人,在光幕里,来回走动,光幕后,一个人咿咿呀呀的开唱。

  今晚唱的是牛郎织女会。

  观众看的入神,被剧情吸引,都沉浸在仙女凡人的爱情故事里。

  一个年轻脚夫坐在人群里,也好似入迷,但他的注意力却不在皮影,而是光幕之后,隐约操作皮影的那个人。

  第二日。

  大明崇祯十六年,九月二十八。

  尤振武一大早得到了一个好消息,秦王府答应的一千石粮食,已经准备齐当,即刻就可以起运,但坏消息也有,负责押运的粮道衙门提出三百石粮食,不然就不派兵护卫。

  尤见田负责和粮道衙门的人联络,听到粮道衙门的要求,他差点气炸了。

  这明明就是勒索,堂堂朝廷衙门,居然也敢这么干?

  但同时的,他却也知道,这其实是衙门的常态。

  明末,各地官员欠俸,官兵欠饷严重,为了维持,各个衙门不得不自想办法,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不说其他,就说每年的辽东军饷,有一半并没有运到辽东,而是被京师各个衙门,以及经过的州府所截留了,这种情况并不是秘密,而是上下通行,人人知道的明事。

  原因也简单,如果各个衙门不截留,他们自身就无法运转,如果他们不运转,又怎么能将辽东军饷,送到前线呢?

  这已经是一种畸形的常态。

  粮道衙门的要求,虽然无理,但却也无可奈何,因为即便报到上司衙门,也就是布政使衙门或者是巡抚衙门,也是没用的,反而还得罪了粮道衙门的人,毕竟他们也是要吃用的,不给他们粮食,他们如何派兵?

  尤振武摇头:

  尤见田道。

  尤振武道。

  尤振武道。

  尤见田皱眉:

  尤振武道:

  粮道衙门也非常爽快,对尤振武的条件,满口答应,于是,三百石粮食进到粮道衙门,而百总吴汉率领一百精壮的粮道兵,也很快就出现在了西安北门之外。

  尤振武已经在北门之外等候。

  在他

  身后,三十多辆装载了七百石粮食的大车列成了长队,车夫也都齐备,就等押粮兵,然后就可以启程了。

  在粮道衙门,被上官派命的时候,吴汉就已经知道,这一次押粮乃是为火器厂副使、尤振武尤佥事做事,当时他表面不动声色,心中却持了报恩之心,因此,他很快就挑了一百精壮,收拾行囊,用最快的速度来到了北门外。当见到一身武人常服,虽然年轻,但自有威势的尤振武之后,他上前行礼。

  尤振武微笑:

  吴汉抱拳回答。

  一身旧棉甲,头上铁盔红缨,腰间悬着长刀,身后跟着一匹黄骠马。

  ---甲是旧的,盔是陈的,刀鞘也掉了色,只有黄骠马还算矫健。

  尤振武点头赞:向旁边指:

  两个亲兵向吴汉抱拳行礼,报出姓名:

  吴汉抱拳还礼。

  尤振武再招手,薛金川拿来酒壶酒杯,将两个酒杯倒满了,尤振武端起一杯,向吴汉敬:>

  吴汉也不客气,也端起酒杯,先向尤振武敬了一下,然后仰脖子一饮而尽。

  尤振武亦饮尽。

  吴汉放下酒杯,再向尤振武行礼:

  尤振武点头,抱拳相送。

  吴汉踩蹬上马,左右环视,然后高声喊:

  声音洪亮悠长。

  士兵响应,马夫挥动马鞭,车轮滚滚,粮队顺着官道,向着榆林而去,吴汉策着黄骠马,来回督促,而在队伍的最前方,粮道吴的军旗,也已经是挑起。

  尤振武站在原地,目送粮队离开,直到粮队消失不见,为烟尘所笼,他才收回目光。

  吴汉没有提到前日之事。

  他也没有提。

  因为不用。

  虽然只是第二次见面,但从吴汉的眼神和旁敲侧击的打听里,他却已经知道,吴汉是一个尽忠职守的好汉子,但有一口气在,他就会护卫粮队的安全。

  送走粮队,尤振武正要回城,却见一骑急急而来,到了他面前,翻身下马,却是李应瑞的亲随李臣良。

  李臣良抱拳禀报。

  尤振武面色一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