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陶仲文的前世是谁?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伴随着熟悉的锁链声,附近的勾死人赶到,手中锁链还勾着亡魂,到了面前行礼。

  李彦问道:

  勾死人面面相觑,明明没有五官,却透出茫然的意味来:

  阎王好见,小鬼难缠,李彦不跟这些小吏啰嗦,直接选了一个:

  知道这位是十殿阎罗指明要关注的目标,那个勾死人不敢违抗,身形一矮,往地下没去。

  半响后,勾死人折返回来,简短地禀告道:

  李彦即便猜到了这种可能,依旧觉得惊讶:

  使用冥票延寿,就够夸张的了,也就是现在天地污浊,地府混乱,这些鬼差才敢如此放肆。

  使用冥票折寿,那更是离谱,阎王要人三更死,谁敢留人到五更,现在直接改为一更,如此篡改阳寿,世间得乱成什么样子?

  勾死人解释:

  李彦脸色沉下:

  勾死人垂着头:

  毫无疑问,能收受那样贿赂的,在地府都不是底层办事人员,大小得是一位判官,这些鬼差岂敢坏上级领导的好事?

  李彦已经考虑到这点,取出制符用的纸笔,写信的同时道:

  勾死人语气里有着几分敬畏:

  确定了杜九娘一行,不仅在地府站稳脚跟,还有着不小的地位,李彦才将信件递了过去:

  不是直接答话,又能得鬼情,勾死人立刻接下,又往九幽地府而去。

  这次再回来时,已经是喜气洋洋,显然收了不小的好处,将一封书信呈上:

  李彦展开,就见上面言简意赅地写着关键信息:

  李彦暗暗点头,又问道:

  且不说与陆炳的交情,接下来他也需要锦衣卫办事,自然不能让这位大都督被陶仲文加害。

  勾死人赶忙道:

  李彦颔首:

  他如今在地府虽然声名鹊起,但还没有实权,仅仅是卖他个面子。

  不涉及到具体利益时,自然一切好说,真要关乎冥票收益了,这些鬼差是很难理会的。

  所以原本的情况,很可能是冥票大战,生死簿中的陆炳寿数指不定得上上下下,来回波动,看谁更能收买得了地府判官。

  而杜九娘的出面,直接从内部解决了问题,省却了大量功夫。

  李彦又问了几句细节,挥了挥手,勾死人告退。

  他立于原地,沉吟片刻,朝着天师府走去。

  根据范雪崖的描述,典真嗣作为最小的师弟,一向深居简出,不理俗世,结果居然也亲自实施谋害陆炳,毫无疑问是陶仲文的授意。

  而陶世恩这位公认的继承人,情况也很不对劲。

  出海时的陶世恩,基本的修行者风度还是有的,只是未经磨砺

  ,青涩自大,德不配位,闹出笑话。

  而东岳庙里面的,则变得暴躁凶恶,煞气腾腾,动辄杀人,哪有半分修道之意?

  以陶仲文对弟子种下神禁,但凡生出背叛之心就爆成血肉的残忍程度,倘若天师宝珠助长劫数,毋须付出代价,早就实施了,根本不会等到现在,所以陶世恩的改变,十之八九与法宝的使用有关。

  如此一来,六位嫡传弟子中,范雪崖离去,郭弘经、王永宁、风泽子被神禁所杀,陶世恩催动天师宝珠隐有癫狂之相,典真嗣削陆炳阳寿大损阴德……

  岂不是全员覆没?

  走向天师府的路上,李彦隐隐皱眉,觉得这个可能性也不大。

  传人和子嗣一样,都必须讲究一个字,不见得公平、公正,但一定要公开。

  私生子难以继承家业,秘密的传人难以继承事业,名不正则言不顺,那种突如其来的继承者,又有多少人会承认呢?

  所以陶仲文再冷血无情,至少也要留下一个传人,否则他极力维护天师的地位,结果自己垂垂老朽,继承者又全死光,到头来图什么?

  脑海中设想出几种可能性,李彦已然到了天师府外。

  他绕着府邸转了一圈,目光就锁定后院的位置:

  自从神佛的各处道场消隐后,道门各派为了与尘世相隔,开辟了这些低配版的洞天福地。

  这也是门派底蕴的体现,比如玉璇子改造的神乐宝船,内部就有福地灵区般的设计,如此本事是不外传的。

  李彦对须弥纳芥子之法,已经有了一定的研究,并且能通过天地元力的吸纳,大致判断一个灵区的级别。

  目前看来,陶仲文府邸的灵区无疑是上层,比起朝天宫与神乐观都差距不远。

  后两者是皇家道观,自开国以来一百七十多年的雄厚积累,陶仲文一代积累,就能到达如今的规模,显然这些年间搜刮极巨。

  这片区域显然是不能硬闯的,李彦观察片刻,视线转回凡俗府邸,里面生活着陶仲文的子孙。

  陶世恩是陶仲文的第三个儿子,前两子没有修行天赋,同样得了封赏,长子陶世同为太常丞,次子陶世良为太常博士,连孙子都有官职,长孙已是锦衣百户,迈入官宦阶层,富贵延续三代。

  当然,这种富贵很不稳固,陶仲文究其根本,还是谄媚之臣,除非能延续天师辉煌,否则家世马上衰败。

  事实上嘉靖驾崩,裕王登基为隆庆帝后,立刻对陶仲文进行清算,剥夺其所有谥号,世袭的荣赏统统收回,陶氏一族直接打回原形。

  毕竟因为这位道士的理论,以致于裕王从小长大就没怎么见过嘉靖,估计早就恨得牙痒痒了。

  现在都不用等到那个时候,陶府上的气氛就沉重起来。

  来往的仆从下人窃窃私语,还反复提到了他:

  经过耳识强化的听觉,让李彦很快得出一个情况。

  关于如今京师内的风风雨雨,陶仲文的长子和次子大为慌乱,但陶仲文并没有出面稳定人心的意思,依旧闭门修炼,对于这些不会修行的凡俗子嗣,显然不太在乎……

  李彦目露沉吟,突然道:

  身影一闪,赤炼来到旁边,恨声道:

  李彦沉声道:

  赤炼怔住:

  李彦将刚刚探得的情报简单地说了一遍:

  赤炼咬牙切齿:

  李彦看了看她:

  赤炼道:

  三十多年前,陶仲文四十岁出头,若其驻颜有功,看上去年轻也很正常,至于赤炼在妖族里面算是年轻,但按照人类的年龄计算,早就过百岁了,毕竟两族寿数不同。

  李彦又问:

  赤炼也没藏着:

  李彦:

  他一直以为,陶仲文与赤炼的关系,是因为这位天师和许仙颇有共同话题,并且口味独特,有虎背熊腰的审美,弄了半天,是你霸王硬上弓?

  眼见这位目光有异,赤炼理所当然地道:

  李彦也不跟妖掰扯价值观的问题,继续道:

  赤炼道:

  李彦道:

  赤炼虽然仇恨现在的陶仲文,现在什么坏事都第一个想他,倒也没有对从前一味抹黑:

  李彦道:

  赤炼回想了一下,然后看向紫禁城:

  李彦道:

  赤炼仔细回忆了一番:

  李彦眼睛微微一眯:

  赤炼道:

  李彦眉头一扬。

  他本来都考虑夺舍的可能了,可假如真是夺舍,连赤炼都看出不对劲,说明没有完美无缺,肯定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避开师门之地。

  但陶仲文立刻回归师门,就基本排除了可能……

  那突然性

  情大变,是因为发现有机会继承天师之位么?

  邵元杰选择他为继承人,理应看重那个时候陶仲文的能力与品性,不该变得如此之快吧?

  李彦在思考这个问题的时候,赤炼又想到了后面陶仲文的成名之作:

  李彦道:

  赤炼连连点头:

  李彦目光一动:,是师门所学?还是他自创的?」

  赤炼道:

  李彦道:

  赤炼瞪大眼睛:

  李彦沉声道:

  西游世界本来就不少前世今生的联系,唐僧的前世金蝉子,就是如来座下的二弟子,才肩负起了取经的重任,而被黄袍怪掳走作妻的百花羞,则是天庭披香殿侍香的玉女,下界投胎到宝象国皇室,奎木狼才说与其再续前缘。

  这种投胎转世,自然没了前世记忆,但别忘了,那是地府正常运作的时候,现在寿数都敢随意削减延长,那前世记忆复苏,又算得了什么呢?

  而赤炼一惊,赶忙道:

  李彦点头:

  说到这里,他看向天师府深处的福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