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安摇了摇头,
刘赐不悦的说道:
刘安仰起头来,平静的说道:
刘赐拍打着胸口,
刘赐迟疑了片刻,问道:
刘安大手一挥,
刘赐悚然,
刘安一声呵斥,刘赐连滚带爬的逃出了内屋,刘赐刚刚逃出了内屋,迎面就遇到了自家的嫂子。缇萦抱着孩子,正往书房里走,刘赐大喜过望,一把从缇萦怀里接过了小刘迁,迁先是害怕,等看清了此人的模样,方才大笑了起来。
他大叫着,直接上手来抓刘赐的脸,刘赐只好闭着双眼,只怕被这竖子给抓伤了双眼,嘴里嘀咕道:
小家伙手里也没个轻重,对着刘赐的脸就是一顿乱拍。
刘赐也不生气,大笑着在他的脸上啄了几口,弄得小家伙只是大笑着。
缇萦笑呵呵的问道:
缇萦皱起了眉头,
刘赐又逗了会小家伙,方才将他递给了缇萦,
刘赐跑的很快,一溜烟就没了踪影,至于大哥那边如何跟嫂子解释,这就不是他所在意的东西了。
当刘赐找到刘良的时候,刘良正在通文府院内,通文院是长安文人所聚集的一个地方。在此刻,文人是分成了三种的,第一种就是治国的,这种是最高级的,同时也不怎么看得起其余文士,如萧何陈平张苍这类的,都是些干实事的,第二种是搞学问钻研经典的,如浮丘伯,申培,他们的地位也并不低,必要的时候可以担任很重要的位置,第三种就是些写诗赋文章,对经典不太懂,又不能当官办实事的,例如像枚乘,邹阳,司马相如这类的。
当然,也有全能之才,例如贾谊,晁错这样的,这两人都是能写文章诗赋,钻研过学问,还能当官治学…而且在三个方面都非常不错。
刘良完成了启蒙后,就被刘长丢到了这些文人堆里,当然是那些写文章诗赋的文人群体里。
而刘良跟这些人相处的还算不错,作为诸侯王,他倒是不必去学怎么去写诗赋文章,他只需要跟这些人待着,然后夸赞他们的文章,表示出对他们的敬重就足够了,这第三类的文人,很是喜欢这种能重视自己的君王,因为大多数贵族都不重视他们,故而很珍惜这样的机会,随着报纸的兴起,他们的诗赋文章也愈发的能闻名天下,可终究还是被那些搞学问的看不起,认为诗赋文章不过小道耳。
他们认为真正的文章是要探讨国家大事,商谈时政如,这样能给与皇帝劝谏,有着明确的主题的才是好文章,而那种书写自己怀才不遇,写山川风景,写男女之情的,被他们所看不起当然,目前大汉正在悄然的出现第四类文人,也就是以虞原为代表的家们,这些人用比较通俗的语言来描写过去的事情,进行杜撰,写一些神神叨叨的东西,故而压根不被前三类人所接受。
用后来通俗的话来解释,这四类文人,就相当于未来的公务员,学者,诗人,家。
通常各地的君王们在身边养些文人,大概只是为了听他们写文赋来吹捧一下自己,或者就是彰显一下自己好文的名声,很少有人真正的爱护他们,在唐宋之前,这些第三种文人的地位都相当的低,可刘长却跟众人不同,他还是挺重视这方面的,刘长觉得,诗歌可以彰显一个时代的文化,跟体育项目一样,都是塑造国民素质的东西,不能轻视。
众人总是误以为,刘长是要让这些文人多写文赋,听他们来吹捧自己,这当然是不对的。
刘长岂是这般好虚名的人呢?
在安排诸子的时候,他便想让三子刘良主动去亲近这些文人,也算是将再容易的事情交给了他,不求他往后能大治国家,只要跟着这些人写写文章什么的,反正这些人也算是无害的,就是嘴里抱怨几句,也不会出现教唆君王,或者搞乱天下之类的事情。
刘良认真的坐在府内,听着这些人切磋着文章,眼里满是憧憬。
他不如大哥那般博学,不如二哥那般强壮,甚至不如弟弟那般能说会道,自幼身体薄弱,什么都办不好,他很敬佩这些有才能,有天赋的人,很羡慕他们。
听着这些人出口成章,文才了得,他眼里满是羡慕,认真的聆听了起来,而看到大王如此上心,那些文人也是格
外的开心,摇头晃脑的说起了新题材。
当刘赐闯进府邸里的时候,文人们都不由得皱了皱眉头。
显然,他们都是知道刘赐的恶名的。
刘赐跟刘良已经能看出明显的区别了,虽然身高还是差不多,可是刘赐显然要更壮一些,比哥哥大了一圈,同样肤色更加黝黑,不像刘良这般肤白貌美,刘良惊讶的看向了弟弟,
刘赐满脸的急切,
刘良果然是被吓了一跳,急忙起身,眼里满是惊愕。
周边的那些文人听到这句话,顿时就沉默了,他们是真的不懂这些事情,让他们写写文赋,那是一点问题都没有,可要是让他们出谋划策,参与庙堂的这些动乱,他们的能力或许还比不上刘良呢,这大概也是刘长让刘良去接触他们的原因,没才能无所谓,不要拉着良去胡作非为就好了。
刘良站起身来,急切的看着面前的众人,手足无措。
听到刘赐的话周围的文人不由的点起了头。
刘赐咬着牙,坚定的说道:
刘良惊呆了,他看着面前的弟弟,浑身都颤抖了起来,迟疑了片刻,他说道:
文士们激动的看着这对兄弟俩,光是这番话,就带给了他们无数的创作思路。
有文士劝谏道。
刘赐摇着头,
刘赐说着,转身就要离开,刘良却死死拉住他,
兄弟俩争执不下,一同离开了此处。
文人们面面相觑,急忙跟在了他们的身后,心里满是激动,这次可是碰到了大事,以此为创作,岂不是要留名青史了??
栾布此刻坐在府内用饭。
老丈人看向他的眼神都有些不对了,原先只是觉得自己女婿是个老实人,没想到,原来也是这般的狠人,堂堂诸侯王,说杀就要杀,皇帝都劝不住,有这样的狠人在,难怪游侠都不多了…而栾布的夫人此刻也是有些担心,但是她相信自己的良人,并不敢过问庙堂的事情,可栾布的儿子可就不同了。
栾布骂道:
栾平正在说着,一旁的栾贲忍不住问道:
栾平迟疑了一下,直接拿起零嘴堵住了他的嘴。
然后继续说道:
就在两人说话的时候,忽然有小吏匆匆忙忙的走了进来,
栾布一愣,
栾布眯着双眼,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思的说道:
很快,乌泱泱的一群人就走了进来,除却刘赐和刘良之外,他们两的跟随者也悉数到场,其中有刘赐家的双雄和公羊诸士,还有刘良的那些文人。
刘赐到场之后,直接朝着栾布行大礼,随即挤出了眼泪,
众人听闻,顿时感慨了起来。
而刘良紧跟其后,颤抖着说道:
两人顿时争执了起来,远处那些观望的众人,眼神愈发的敬佩了,公羊学派的几个人忍不住说道:
那几个文人更是连连感慨,
在这一刻,学者和文人们算是找到了共同的话题。
栾布的脸上没有多少惊讶,对刘赐为什么会来这里,他心知肚明,刷名望啊…虽然栾布对这种行为颇为不耻,但是并没有要拆穿他们的想法,这或许是陛下的示意?栾布又暗自否决,陛下是不太喜欢搞这种虚头八脑的东西的,看着更像是太子的主意,是想帮着两个弟弟刷一刷名望,好得到更多的贤人辅佐吗?
栾布看着面前的两个人,刘赐的演技显得有些浮夸,而刘良的演技是真的很不错,自己过去怎么没有发现呢?他演的就跟真的一样!
栾布先是训斥了他们一顿,随即又说道:
栾布冷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这里。
只将那两个竖子留在了这里,既然想要成就贤名那就在这里吃点苦头吧,莫要太轻松了!!
当天,两位贤王的壮举就彻底传开了,在那些文人墨客的笔下,这件事越传越烈,刘良麾下的那些文人,做别的不行,造势简直一流,当天,他们就在各类报纸上发表了自己的文章,说起了两位大王的孝行,夸赞他们乃是大汉贤王,整个长安一时间都是对两位贤王的称赞,连带着胶东王的名声都好了不少,甚至有人觉得这判决太重,可以适当的调正。
刘赐那是相当的开心,他也没有想到,哭上这么一场,比自己去太学十次都管用,一时间就有那么多的贤才纷纷来拜见自己,请求跟随自己的。
可是这种开心的情绪并没有能持续太久,在当天晚上,两位贤王就在厚德殿里被打的鬼哭狼嚎。
刘良因为身体的缘故,少挨了几下,刘赐却是实打实的挨揍。
刘长极为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