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8章 太过优秀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在这一年,张苍正式退休。

  张不疑接替了他三公的位置,而栾布则是继承了他在尚书台的差事。

  张不疑以右相领侍中,使得三省机构的排序又产生了微妙的变化。

  原先来说,尚书的地位肯定是要高与侍中,但是张不疑的右相高与左相,决策的地位正式的高出了执行。

  张不疑算是实现了自己的毕生夙愿,成为了大汉右相,从此再也没有张左相的称呼,大汉只有一位张相,那就是我张不疑!

  面对张不疑升迁为右相的事情,群臣大多是不满的,毕竟在群臣看来,张不疑是个没什么才能,只懂得阿谀奉承,整日跟在皇帝身边的小人,如今他这样的人成为了百官之首,实在是有些讽刺。而对于栾布,众人就没有那么多的恶意了,认为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栾布无论是在名声上来说,还是在能力来讲,都是早早就证明了自己的。

  张不疑如今走起路来,那眼神都是看着天空的,身为大汉第一臣,他完全有资格不将任何人放在眼里,在他的眼里,这些都是些逆贼!

  而栾布却截然不同。

  他看起来有些紧张。

  坐在新府之中,栾布还是有些紧张不安。

  栾布与家里人搬了家,他过去那狭小的府邸,实在是不符合国相的标准,主要是因为他往后要接见很多的大臣,并且会有甲士入驻,专门负责他的安全,加上那些属吏,必须要足够大的府邸,而且还要靠近皇宫才行…来到了新的住处,这是一个极大的府邸,内外共计有三十多间屋,前院里还有专门的议事厅,假山,园林等等,占地极大,且靠近皇宫,徒步都能去个来回。

  栾布看着远处的那些甲士们,心里只觉得有些拘束。

  这些甲士们正在忙碌着的搬着东西,从今日起,这些甲士就要跟在栾布的身边,贴身保护,在大汉,只有到达三公的级别,才能拥有甲士护卫,合法藏甲胄,除却甲士,还有不少的属吏,这些人正在搬着文书,也是进进出出的,这府邸内变得极为热闹。

  栾布的妻笑呵呵的站在不远处,看着面前这些人,脸上是说不出的激动。

  她是真心的为自家良人的成就而感到自豪。

  栾布的长子栾平和次子栾贲分别坐在不远处,好奇的看着这些。

  栾平此刻咧着嘴,得意的看着这一切,他也没想到,一觉醒来,自己阿父就当上了大汉国相,万户侯啊,往后自己在兵学里说话都可以大点声了。

  而此子栾贲年纪还小,只是咬着自己的手,好奇的看着这些人走来走去的,问道:

  栾平抿了抿嘴,从衣袖里拿出了些吃的,直接塞到了弟弟的嘴里。

  最为不安的,大概还是栾布的老丈人鲁公,鲁公此刻就坐在栾布的身边,正偷偷看着自家的女婿,又看着远处那些人,神色颇为震撼,他是怎么都没有想到,自己居然能拥有一个当国相的女婿,要是当初在赵国的时候,自己说要将女儿嫁给当朝国相,那些人不都得觉得自己疯了??可是,这让老游侠变得更加拘束。

  原先待在栾布身边就觉得很不安了,现在他又变成了大汉之相。

  栾布深吸了一口气,只是直勾勾的看着前方。

  栾布的夫人看出了栾布内心的纠结,便对阿父说道:

  在他们都离开之后,栾布的妻坐在了栾布的身边,

  轻轻握住了他的手。

  栾布皱了皱眉头,

  栾布此刻压力极大,或许在这一刻,栾布方才体会到了当初周昌的感觉,周昌之前,是陈平,曹参,萧何等人当国相,当他成为国相,看着面前的众人,定然会感受到如山的压力,生怕自己比不上前人,而栾布这里就更是如此了,他往前看,看到的是张苍。这位虽然个人作风有些小问题,但是论才能和功劳,那还真的是很令人绝望。

  栾布仰起头来,只看到一座名为张苍的高山,高不可攀。

  栾布并非是小人,他也不会想要建立比张苍更大的政绩,不会去嫉恨张苍,他此刻只是害怕,自己不能承担这样的重任。

  栾布的夫人笑着说道:

  栾布一愣,随即苦笑了起来,

  …

  当栾布带着礼物来到了张苍府邸的时候,张苍并不是闲着的他家里还有客人。张苍的儿子领着栾布走进了书房内。

  张苍看起来惬意了很多,他穿着很舒适的衣裳,衣领是半敞开的,整个人就悠闲的靠在枕上,看起来很是放荡,脸上带着笑容,面前还摆放着各类的吃食,以及朝贡的美酒。

  刘恒坐在他的面前,看起来却又极为的严肃。

  栾布拜见了两人,这才小心翼翼的坐在了刘恒的身边。

  对于他的到来,张苍似乎一点都不惊讶,他笑着说道:

  栾布急忙回答道:

  张苍随意说着,随即看着刘恒,笑吟吟的说道:

  刘恒点了点头,看着一头雾水的栾布,解释道:

  栾布恍然大悟。

  张苍做了一半的事情,忽然交给别人,那别人还真的没办法接手,除非是重新去拟定。

  张苍吃了口茶,润了润嗓子,随即慢条斯理的开了口,

  张苍从案下掏出了几张纸,将自己的全部想法都一一指给了两人来看。

  刘恒和栾布认真的听了起来。

  张苍刚开始说起构想的时候还有些简单,可是一旦往后延申,这顿时就变得复杂了起来,不同的属吏,不同的职权,属吏的人数,品级,张苍甚至不带停顿的,张嘴就是一顿点评,刘恒和栾布光是听着他说,都觉得有些跟不上,思路很难能与他同时前进,还得打断他,询问一下上一句的意思。

  张苍很快就说完了自己的全部想法,然后就将这些文书递给刘恒,又从案下拿出了一本书,交给了栾布。

  张苍说完,浑身后仰,做出了一副疲惫的模样来。

  这显然是要赶客了。

  刘恒起身,拿着那些文书,恭敬的告别,栾布也是茫然的拿着这本书,连礼物都没来得及放下来,就跟着刘恒离开了他的府邸。

  走出来后,栾布才反应过来,自己的礼物都没来得及献上去。

  刘恒摇着头,很是无奈的说道:

  栾布回忆了一下,只是点着头,

  刘恒看到栾布不敢回答,模样也变得严肃了起来,

  两人正要辞别,刘恒却想起了什么,叫住了栾布,说道:

  ………

  大汉在倭岛上设立了郡由平倭将军樊伉兼任这里的郡守。

  樊伉在这里治理了不少时日,算是对倭岛靠近燕国的方向进行了一定程度上的开发。

  这里已经出现了道路,有了城池和村落,不过此处的汉人数量非常的少,基本没有人愿意来到这里生活,除却一些罪犯被丢到这里外,还有就是一些吴国的商人来到这里,吴人的胆子很大,他们想要沿着倭岛往北航行,看看那边是否有着什么收获。

  就说樊将军城,如今在这座城池内所生活的百姓数量有十余万人,其中若是不加上驻扎在当地的士卒,那汉人的数量只有一万出头。

  这简直连身毒都不如。

  樊伉为了当地的事情,可谓是愁坏了头。

  其实这里有适合耕作的土地,也有各种的矿产,人力资源也不算太低,这片岛屿上的人还是挺多的,光是在西北部,就有几十万的人。

  樊伉将这里治理的越来越像个开化之地了,可问题是,教化的进程遥遥无期。

  大汉在开拓新领地的时候,最重视的不是当地的资源,而是对当地人的教化上。

  教化在大汉被认为是第一等的功劳,燕国这些年就在疯狂的教

  化那些境内的胡人们,成果非常的不错,连带着半岛都开始说着燕语,新一代的人基本与燕人没有了区别。燕王也常常为自己化胡为夏的行为而感到自豪,包括那些士人们,他们也很追求这种教化,认为让当地人明白圣人的道理,让他们是最高的荣誉。

  樊伉就差在了这一点上,他实在是无法教化。

  也不是当地人不听话,主要是他这里的汉人太少,想要教化,得要有人啊,开通婚,县学等举措,可这些政策,在倭郡是无法开展的…那些罪犯来到这里,说不准倒是被他们给带成了胡人,毕竟那些胡人的数量也太多了。

  樊伉皱着眉头,眼里满是担忧。

  他的副将显然就比他看的开。

  他劝说道:

  樊伉看起来有些暴躁,对着副将便是一通谩骂。

  副将也说不出话来,只是挠着头,

  樊伉一愣,随即抚摸着下巴。

  副将嘀咕道:

  樊伉一愣,忽然问道:

  樊伉猛地站起身来,

  副将对此目瞪口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