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5章 使其千年不绝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长陵阪里。

    里中有一个巨大的空场,四周设立了看场,此刻,百姓们都聚集在了看场的周边,看着那空旷的场地。

    两边各有一处球门,在场的两队人数达到了二十四人。

    此刻,球场内正在上演着一场极为激烈的蹴鞠比赛。

    据说蹴鞠乃是当初的皇帝为了操练士兵而发明的。

    到底是谁发明出来的,这尚且不好说,但是在汉初,蹴鞠绝对是全国最为流行的运动。这要多仰赖两位人物。

    老球迷大皇帝,以及资深足球流氓高皇帝。

    高皇帝有个蹴鞠的爱好,据说他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跟乡里的人踢野球,这个爱好一直保存到了他当上皇帝的时候,他甚至还在长安里操办了几次比赛,亲自下场,靠着没有人敢逼抢,成为了长安第一球王。而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其实大皇帝同样也是个球迷,大皇帝在跟着儿子来到长安后,闷闷不乐,而刘邦则是为他修建了新丰,将过去的邻居好友亲戚们都搬过来,然后给大皇帝举办了一场蹴鞠比赛。

    大皇帝看的很开心,听闻还赏赐了获胜的队伍。

    高皇帝在长安设立了一处很大的球场,极为奢华,在自己年迈无法上场后,就设立了高大的观球台,坐在上头看球。

    在这两位的推广下,蹴鞠迅速成为了大汉最为火热的运动之一,甚至到了汉武帝的时期,有个胡人俘虏因为身姿敏捷,踢球非常不错,被汉武帝给了…汉人是很认真的,做什么事都非常的认真,于是乎,汉初出现了一本,是专门关于蹴鞠技术的,全世界第一本足球技能培养书。

    在刘长登基之后,刘长改进了蹴鞠的比赛规则,导致这项运动更加的流行了。

    而长陵的阪里,是大汉的蹴鞠之乡。

    蹴鞠在这里十分的流行,这里曾有个名传千古的球迷,唤作项处,项处天天领着当地人去踢球,却觉得身体不适,后来淳于意给他看病,告诉他,你的身体已经不能再剧烈运动了,需要安养,不要再上场踢球了!

    项处忍了三天,第四天实在忍不住,又上场踢球,然后就死在了球场上。

    这是世界上有记录的最早的民间球迷。

    如今,这位项处所在的里中,再次举办了一次盛大的比赛。

    每当本地的球队拿到球,本地的百姓们纷纷高呼了起来,而前来客场作战的隔壁乡的球队,每次拿球的时候,都会引起当地人的谩骂,比赛相当的激烈,而阪里也没有辜负这些百姓,以绝对的大比分战胜了前来比赛的邻乡球队。

    汉初的球队,甚至还有队长存在,是代替球队领取赏赐,安排战术之类的存在。

    队长领着队员们拜谢了前来助战的乡亲们,随即去领取赏赐。

    赏赐还是很丰富的,每个人都能领取到钱财,华服,有的时候,还能得到大贵族的私人赏赐。

    队长项孟很是激动的拜谢了县丞,领取了所有的赏赐。

    县丞笑呵呵的拍打着他的肩膀。

    项孟再次拜谢,这才回到了队员们的身边,队员们此刻都是乐呵呵的。

    几个人商谈了起来,项孟将赏赐分发了下去,虽然不多,可众人也都很开心。周围那些百姓们还不愿意散去,此刻还在兴高采烈的商谈着方才的比赛,看着邻乡的人灰溜溜的离开,他们忍不住的大声嘲讽了起来。几个白发苍苍的老丈,此刻聚在一起,满脸的笑容,大声的说道:

    当初刘邦设立陵邑后,将各地的大贵族迁到了这里,这个里很是特殊,所迁徙的都是楚国的项氏一族,当然,肯定不是项羽本家,但跟他大多也有点亲情,项羽真正的本家早就改了刘姓。

    刚才在蹴鞠场外贩卖瓜果吃货的商贩们美滋滋的收起了摊位,准备前往下一个里的球场。

    孩子们在蹴鞠场内跑来跑去,偶尔摔在地上,被阿母大声的训斥。

    远远望去,里内格外的热闹,老少皆在,悠然自得。

    县丞身边跟着几位当地的小吏,他正平静的看着这一幕。

    那几个小吏急忙点着头,

    且不管这些官吏的言语,项孟带着赏赐返回了家里。

    家中老母正在内屋里,刚进了院落,就能听到那纺织机所发出的响声,项孟的阿父,在多年之前,因为踢球而逝世了,家里的重担就落在了他阿母的身上。若是在过去,他们这孤儿寡母,绝对没有什么活路,要被宗族其余人吃的一干二净…可如今却不同,在阿父逝世之后,阿母就向里中申请,借取了纺织的机器,便开始在家里做衣裳,又借了建成钱庄的钱,在县里开了一家卖衣裳的店铺。

    靠着独特的衣裳设计,他阿母挣了不少的钱,如今雇了人看着自家的店铺,甚至决定要在长安里开一家分店。

    蹴鞠队的衣裳,就是他们家所提供的,故而他们赢球后还得给周边的人告知这店铺的名字和位置。

    项孟笑呵呵的走进了内屋,开开心心的将赏钱放在了一旁。

    项母停了下来,拎了拎那钱袋,笑呵呵的从中取了些钱,递给了儿子,其余的钱她便收了下来。

    项孟也习惯了,没有抱怨,项母就去准备饭菜,项孟则是从内屋里拿出了一本,认真的读了起来。

    这本蹴鞠新解乃是长安里的一位贵人所书写的,讲述了很多新战术,项孟看的津津有味。

    项母叫他去吃饭的时候,他手里还是拿着这本书。

    项母看了看他手里的书,

    孟母摇着头,

    项母笑着摇头。

    母子俩聊着天,项孟很快就吃完了面前的饭菜。

    项母惊呆了,

    项母猛地敲了一下他的头,项孟急忙捂着头,

    项孟摸了摸脑袋,

    得到了阿母的鼓励,项孟只觉得浑身都充满了力气,他在家里休息了一整天,一天都用来读那本书了,次日方才带着书出了门。

    刚走出去,沿路就看到了坐在树荫下的几个老头。

    那几个老人正在下棋,看到项孟走出来,他们都顾不得下棋了,那几个老头纷纷看向了他,叫道:

    项孟也笑了起来,

    那几个老头哈哈大笑,很是开心,随即回头,继续自己的棋盘。

    听着那几个老人骂了起来,项孟再次哈哈大笑。

    项孟继续往前走,却又看到了几个正在赶路的孩童,蹦蹦跳跳的,看到项孟,他们也忍不住的围了上来。

    那几个孩子得意的说道:

    那几个孩子惊呼了一声,这才朝着学堂的方向冲了出去。

    当项孟来到了他们的训练场时,众人早已赶到。

    没有多说什么,大家伙就开始了操练。

    在过去,他们想要进行这种的操练,还是不容易的,人人都在为了衣食而发愁,哪怕是秋收之后,大家也有很多要操办的事情,办不完的杂事,只有项孟这里家境过得去的,才能有资格来训练…可现在就不同了,就是家境最不好的,每天也能抽出半个多时辰前来操练,而若是踢得好了,能拿到赏赐,那就可以多抽出时日来操练了,毕竟可以补贴家用了。

    这样的玩耍也不再是众人口中的一无是处,玩物丧志。

    这些年月里,自己周边到底有哪些变化,项孟也说不清楚,但是身边的笑声和笑容确实是越来越多了,这日子也一天天的热闹了起来,各种好玩的东西层出不穷,花样百出,生活不再像从前那般的枯燥,尤其是县里的繁华地区,更是应有尽有,项孟就常常跟着朋友去酒肆里听人讲故事,或者去马场与人赛马之类的。

    他们在操练了七天后,正式迎来了郡内的县比。

    陛下很喜欢这些东西,他甚至设立了正式化的比赛,分为乡比,县比,郡国比…很是正规,由当地的官吏来负责操办,有专门的奖金,规则等等,两县之间,分别在两地各举办一次比赛,看最后的评分,只有第一名可以晋级,前往参与郡国大比,长陵连胜了数场,比分很是夸张,长期霸占了榜首,第二名的新城队穷追不舍,直到两者相遇。

    直到两支队伍相遇,两者强强对决,这场蹴鞠赛极为的激烈。

    最终,还是由长陵更胜一筹,获得了这次的胜利。

    而新城的心态似乎产生了变化,后一场又输给了别人,长陵直接锁定了胜局。

    最终,长陵再次夺冠,而他们也要正式代表着扶风,前往长安,参与这次的郡国大比,各地的比赛时日是不同的,这是看他们与长安的距离,就是为了能将他们都在同时日里凑到长安来进行最后的比赛。

    可见,陛下还是挺用心的。

    当项孟带着乡亲们的祝福,坐上了车,摇摇晃晃的朝着长安出发的时候,心里的激动是无法言表的。

    ……

    刘长站在高台上,看着这座崭新的球场,很是开心的拍着陆贾的肩膀。

    陆贾被拍的险些倒在地上,揉了揉自己的肩膀。

    刘长急忙板正了脸色,认真的说道:

    陆贾摇着头,

    刘长很是不悦,

    陆贾脸色一黑,急忙说道:

    刘长高高的仰起头来,

    陆贾看着站在阳光下,自信满满的高大男人。

    嘴角微微撅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