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7章 锅侯吕惨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刘襄再也没有了原先的气质。

    坐在弟弟的面前,低下了头,听着弟弟的吩咐。

    刘章说着,又感慨道:

    刘襄听着弟弟的话,心里愈发的惶恐不安。

    连声音都哆嗦了起来,

    刘章安抚好了惊恐不

    安的兄长,两人吃好了饭菜,刘襄换好了衣裳,这才跟着弟弟前往厚德殿。

    刘长皱着眉头,坐在厚德殿内,这次他召见齐王,就是为了齐国那些乱七八糟的事情,董赤可是给他上奏了很多次,这位齐王总是拖他后腿,让他极为难受,又因为对方的身份不好处置....这次正好吓唬他一下,先挂墙,然后服徭役....这是刘长用来教训宗室的三连法,一般人是掌握不了其精髓的。

    可是,刘长还没来得及用这三板斧,刘襄就跪坐在他的面前,哭着开始请罪了。

    这让刘长也有些无措了,此刻正眯着双眼打量着他,要不要装作没听到,先挂上去再说??

    可刘襄的态度还是很恭顺的,认罪也极为诚恳,还表示回去后一定就加以改正。

    刘长瞥了一眼刘章,他如何不知道,这肯定都是刘章起到了作用,自己这犹子啊,从小到大,就是有点看不清自我的毛病....不过,既然能诚心悔改,他也不是不能赦免,他皱着眉头,

    刘襄大惧,急忙再次认罪。

    走出厚德殿的时候,刘襄的眼里满是惊惧,

    刘章一愣沉思了会,急忙点着头,

    几位诸侯王来到长安后,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忙碌,齐王是去找城阳王,赵王和梁王则是安抚着犹子们,而楚王却是去了太学。

    看着面前这面目全非的太子,楚王抿着嘴,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本来楚王这一脉都是文弱书生风格的,刘交是这样,刘郢客也是这样,都是好儒的翩翩君子形象,直到这第三代,画风一变,成了一个满脸风霜,四肢粗壮的堪舆老哥。

    长老爷凭借着一人之力,愣是将楚王家的画风来了一个彻底的大反转。

    父子俩坐在一起,都分不出谁是父,谁是子。

    "阿父!!!」

    刘戊瓮声瓮气的说道。

    刘郢客听着这口熟练的关内口音,脑子里都是嗡嗡的。

    "嗯...嗯...这就是你的老师吧?」

    楚王看向了一旁的罗镞,谦逊有礼的说道:

    还不等楚王说完罗镞就笑着打断了他,

    楚王尬笑着,

    就是没有回答这个问题,我一个儿子变成这个模样就算了,你还想搞我的其他子嗣是吧??

    当然,读书多年的刘郢客对堪舆家还是有一定了解的,并不觉得这就是一群徭役工,他认真的嘱咐楚太子,

    刘戊说着,看起来就像是阿父在吩咐儿子。

    刘郢客揉了揉额头,算是答应了他。

    罗镞给了刘戊两天的假日,让他陪着刘郢客在城内转一转。

    长安如今还是有不少奇观的,而外人最喜欢去的,那还得是渭水码头了。

    这普普通通的码头,因为过于庞大的大汉疆域,过于繁华的商业,已经变成了一个不可不来的奇观,处处高楼林立,什么样的商贾和什么样的商品都能找得到,来自五湖四海的人,来自不同地方的建筑群,甚至连身毒形式的建筑都有,甚至还有一座极为闻名的海上舫市,这是几座要废弃的楼船为基础,在渭水上所修建的楼阁,极为宽广,低着头就能看到脚下的河流,乃是河上之城,颇有魅力。

    站在这水上楼阁的最高处,刘郢客眺望着远处的河流,心里百感交集,此情此景,只是想要吟诗一首,表达心里那无限的畅想。

    何等壮观的景色啊,何等繁华的市区啊,何等昌盛的盛世啊。

    就在刘郢客思索着用词,正要吟诗一首的时候,刘戊却猛地拍了下那栏杆。

    刘郢客还保持着那张嘴吟诗的模样,僵硬的待了许久,

    当刘戊说起了他们这一行的专业术语的时候,刘郢客感觉自己仿佛变成了刘长,什么都听不懂。

    可是看着这兴高采烈的模样,刘郢客也没有打断他。

    只是在心里念叨:阿父啊!我们这一脉的文风就要断在我这里了!!

    如此过了一段时日胶东王刘建,长沙王刘友相继赶来。

    刘建是很难接受这一点的,刘盈对他来说,跟阿父没有什么区别....他到来之后,只是抱着刘祥嚎啕大哭,一遍一遍的抚摸着刘祥的脸,死活都不愿意松手。

    刘友没敢大声哭,只是悄悄的落泪,作为宗室里最低调的那位,如今,唯一会挂念着他的兄长也离开了人世。

    从小到大,刘友都如同隐形人,也只有二哥刘盈会记得他,无论在什么时候,都不会忘了这个远在长沙的弟弟。

    诸王越来越多,而气氛却越来越伤感。

    长安里的诸王多了起来,而群臣则是不由得看向了御史府。

    晁错那厮怎么一点动静都没有呢?这可不符合他的性格啊?

    难道是因为诸王还没有完全到齐??

    就在这个时候,忽然又发生了一件事,迅速引起了群臣的警觉。

    太尉要求各地郡守前来自家府邸议事。

    按着规矩来说,庙堂大臣主动勾结地方大员,这是要犯忌讳的,哪怕是职责上有关联,也不敢说跟他们单独会面什么的,生怕因为忌惮,而且韩信是有前例的,当初陈豨就是跟韩信勾结,约定好一人在外谋反,一人在内谋反...这是什么意思??这太尉近期内是越来越过分了,简直就是将自己当成了太上皇,无视庙堂的一切规

    矩,肆意妄为!不行,这样的行为,我们绝对不能再容忍,必须得搞他一波!!

    吕后不好气的看着面前的吕产,脸色很是阴沉。

    吕产急忙缩起了脖子,

    老妇人冷笑了起来,

    吕产头皮发麻,

    "人家说什么就是什么...毫无主见,你也不想想,若是太尉有心谋反,还需要等到现在吗?当初兵权在握的时候不动手,却要等到交出兵权后再公然勾结郡守们谋反??人居然能蠢笨到这一步?!」

    被吕后劈头盖脸臭骂了一顿,吕产却也不敢委屈,只是低着头,

    吕产瞪大了双眼,脸色通红,

    吕产这也反应过来了,这不是把自己当傻子忽悠吗?自己方才还为他们说话,想起来,吕产心里就更加愤怒了。

    "姑母,欺人太甚,欺人太甚!我这就去找他们!!!」

    "呵,找你的应该就是那几个后生...你找他们有什么用,他们身后还站着人呢,你知道站着的是谁吗?」

    吕产茫然的摇摇头。

    吕产愤愤不平的走出了长乐宫,脸上是说不出的愤恨,自己堂堂大汉彻侯,居然被人当成傻子来玩弄,当他咬着牙,快步走出长乐宫的时候,险些与一人正面撞上,吕产大怒,抬起头来,正要训斥,看到来人,却只是呼出了一口气,

    这险些与他撞上的人正是太子刘安,此刻,刘安打量着吕产,轻声说道:

    吕产脸色涨红,老实人就该背锅吗?当初给太上皇背锅也就算了,现在他都驾崩了,还要自己背锅??

    "舅父,我倒是有个办法,可以帮您解决这个麻烦,您可愿听一听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