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马,疾风!
意气,风发!
霍邻哈哈大笑着,虽然被冷风吹得眼泪直流,却不妨碍心情舒畅,止不住喊了出来:
宣青书白了一眼霍邻:
霍邻甩了下马鞭:
傅霖听着宣青书、霍邻的斗嘴,眼中充满了笑意,看向一旁的父亲,九年的囚禁生涯,他虽瘦弱许多,但还是骑得了马。不过郭骥可就苦了,这个家伙是哭着前进的,不知道是感动的,还是伤口扯动的……
傅安没有看傅霖,只眼睁睁地看着东方,任凭风吹沙来,也不改方向。
洪武遗臣,再归来时已是建文朝。
听说建文皇帝仁爱天下,又有文韬武略,更难得的是,就连太子朱文奎都已名扬天下,一篇少年说,振奋无数少年。
我回来了!
当年,我穿过茫茫沙海,我历经生死,我出使撒马尔罕。
当年,我水土不服,我想要回家,我再没有回去。
当年,我被禁如囚犯,我被折磨审问,我被拉去观览帖木儿的强大与威严。
当年,我不屈,我站着,我心无畏惧,大声对帖木儿喊道:
当年,我坐在黑暗里,想着家人,想着孩子,想着大明,想着漆黑的道路尽头是光明还是深渊。
当年,我站在绝望的面前,告诉它,苏武牧羊十九年,我在这里二十九年又如何!只要一息尚存,我就一定要回家,回大明复命,完成朝廷交给我的使命!
现在,我回来了。
大明,我回来了!
我是九年前离开的傅安,你们还记得我,没有把我遗忘,对不对?!
天山,你记得我!
沙丘,你记得我!
河流,你记得我!
西风,你记得我!
大明军士记得我,大明百姓记得我,大明天子记得我!
傅安扬起马鞭,高声喊了起来,似是想要宣泄心头的压抑,又再一次喊道:
薛夏、索靖等人看向傅安,严肃的人也露出了笑意。
无论接下来的决战如何,傅霖西域寻父、建文使臣交锋帖木儿,洪武使臣安然回归,这就是大明的胜利,而这些事,终将成为建文六年,不,是建文朝,乃至整个大明最精彩的华章之一,为万民传颂。
袁岳、阿尔斯郎听到了远处的马蹄声,抬头看了看天空,没有发现任何示警的讯号,远处的斥候也没有回报,不用说,前面无战事。
阿尔斯郎多少有些失望,原想着与帖木儿的骑兵先交交手,看看这些人与哈里的骑兵有什么不同。
袁岳并不着急:
五千骑兵雷动,迎接傅安、郭骥、孙良、赵海等一干洪武使臣,只不过当年出使的一千多人,眼下也只剩下了四十几个,而那些消失的人,不是被杀,就是被奴役,被流放到很远的地方。
能不能找回来这一批人,就需要看能不能重挫或俘虏帖木儿,只有让帖木儿彻底臣服,才能让帖木儿帝国动员起来,去找寻九年前被拆散的大明使团人员。
傅安看到了前面的骑兵,刚担忧起来,就看到了骑兵中挥舞出来的日月
旗,这是大明的标志,是大明的国旗!
看到这一面旗帜,就说明安全了。
袁岳、阿尔斯郎等人至近前,端坐于马上给傅安等人行礼。袁岳肃然道:
傅安等连忙还礼。
袁岳一指身后:
傅安有些担忧地看向郭骥,郭骥淡然地说:
郑大成走出来,对袁岳等人说:
一百多里路,不是短时间可以到的。
袁岳听闻,挥手之间,一名骑兵就拿出了药箱,有人将郭骥劝下马,一群人围着就挡住了风,在寒冷的天,众人看着郭骥背后的伤,也不由地暗暗吃惊,刀口虽然不深,但很长,几乎纵穿整个后背。
军士看着有些殷红的伤疤,有些庆幸此时是冬日,这要是在夏日,如此草草处理伤口怕早就化脓了。郭骥刚刚还谈笑风生,当酒精撒至伤口时,整个人顿时青筋直冒,紧咬牙关,双手抓住一旁霍邻的大腿,死命的掐着。
两声惨叫……
霍邻叫得比郭骥还大声,你妹的,好歹你有心理准备,知道会疼,我呢,我这是无妄之灾啊……
纱布缠上伤口。
这里的条件与环境无法缝合伤口,只能回去再处理。
郭骥打着哆嗦:
袁岳解释道。
郭骥不由称奇,更是感慨:
伤兵就是老兵,老兵就是战斗力。
薛夏看了看有些阴沉下来的天空,很是担忧。
众人再启程,这一次没有耽误,奔走半个时辰后休整,之后再次上路,直奔昌都剌的大军营而去。
日月旗下,军营热烈。
杀猪宰羊,炊烟袅袅。
朱棣带徐辉祖、宋晟、刘儁、杨荣、瞿能等一干人员出大营十里,迎接傅安、郭骥等人。
此时风起,天欲雪。
傅安、郭骥等人驱马而至,看到朱棣、徐辉祖、宋晟等人,更是热泪盈眶。
朱棣走上前,要给傅安牵马坠蹬,傅安哪里敢受如此大的礼,连忙翻身下马,对朱棣行礼:
朱棣一把抓住傅安的手,仔细打量着,微微点头,开口道:
傅安、郭骥、孙良一干人感动不已。
九年阴霾,一朝散去!
朱棣与众人上马,直入营地,无数军士齐声高呼之名。
大帐之内,傅安、郭骥等人再次行礼,感谢诸位将士,朱棣大笑着安排酒宴,并下令除轮值军士外,三军大庆。
徐辉祖嘘寒问暖之后,转而问道:
傅安自是应下,时光回到九年之前,帖木儿突然撕掉了伪善的面具,露出了狰狞的屠刀……
众人
聆听,仿若置身撒马尔罕,与傅安等人一起经历那跌宕起伏的岁月。
酒也温了七八次,菜又热了六七回。
朱棣耐心听着傅安、郭骥等人的讲述,不时关切,当听闻郭骥被人砍伤,不由大怒:
朱高煦正在喝酒,突然听闻此话,不由愣住,还没来得及起身答应,就听到徐辉祖、宋晟在一旁助威:
杨荣、刘儁、郭三省等人一脸苦相,你们这是喝高了还是装糊涂啊,巴启山已经作为俘虏押送到哈密去了,这个时候很可能已经在前往嘉峪关的路上了,那么多俘虏总不能在大营里,万一前面在打仗,俘虏这边出点事,可能会影响全局,如此风险朱棣是不会冒的。
傅安思虑再三,还是问道:
朱棣呵呵摇了摇头,严肃地说:
傅安很是不解,不打仗就能解决问题,不是一件好事吗?
朱棣看着徐辉祖等人,威严地说:
傅安哀叹一口气,是的,帖木儿不死,帖木儿帝国的力量不减弱,难保他们不会再次东征。
罢了,这些事,不是自己所能想。
这一场酒宴,诉说入夜,才在风雪之中结束。
朱棣、徐辉祖、宋晟并没有休息,而是召集了薛夏、索靖、郑大成、杨荣、霍邻等一批人分析取得的情报。
郑大成很是严肃地说:
朱棣微微皱眉。
徐辉祖、宋晟也不由深吸一口气。
重骑兵从来都是精锐中的精锐,他们担负着破阵、碾碎阵型、击溃先锋军、毁灭士气的作用,受限于高标准、高要求、重装备,重骑兵的数量通常并不多,也无法成为主流,只能作为杀手锏,像帖木儿这种直接打造出一两万重骑兵的王朝,可谓是大手笔。
杨荣开口道:
霍邻期待地看着朱棣,自己听从了宣青书的建议,现在可是一名合格的神机炮操作手,面对哈里的时候,没轮到自己出手,想要一炮立下军功,只盼着帖木儿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