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布施粥铺,青天大老爷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许家?

  纪元闻言,眯起眼睛。

  这个许家他知道,掌握了县城中绝大部分粮食。

  按照对方所言,很多百姓吃一顿饿一顿,根结就在于此。

  不过他并给多说,依旧坐在主位上,只是轻声开口道:“继续说。”

  “众所周知,许家田地最广,所有手下佃户最多,但他们地租极高,接近九成,而且许家粮铺的粮价非常之高,有时候还会故意提高粮价,试问这般下去,百姓买不起粮食,怎会没人饿死?”

  李云松越说越怒,他本就恨极了四大家族。

  如今开口,根本没有丝毫隐藏。

  该说的,不该说的。

  全部一并道出。

  旁边,王师爷听到后,不由闭上眼睛。

  这些事情他也了解,但却无能为力。

  而纪元,神色愈发严肃起来。

  四大家族势大。

  整个广元县人尽皆知。

  可只有真正听到看到后,才知道有多么触目惊心。

  几乎可以这样说,他们的产业几乎涉猎了县城的方方面面。

  如果把广元县比作一个人,那四大家族就是毒,而这个毒,已经深入骨髓。再不拔除,会危及性命。

  尤其对方口中的许家,对于百姓的剥削,简直到了丧心病狂的程度。九成地租是什么概念?纪元都难以想象。

  看来,拿回县印后,这许家,必须要动一动了。

  民以食为天,若能解决这件事情。

  就是祛除了大患。

  思绪至此,他吐出一口浊气。

  若自己拥有绝对的实力。

  那这件事情也不算难,大不了直接开杀戒。

  将许家产业全部收归县衙,然后再进行合理分配。

  可惜,现在的自己,还没能力做到。

  但也这并不代表,对于许家没有丝毫办法。

  不过首先,还是先解决那些饭都吃不饱的百姓,这才是重中之重。

  旋即,纪元思索片刻,然后道:“李大人,从今天开始,有你牵头,将库房中一部分存粮拿出来,熬制米粥,每日两顿,每日布施下去。”

  “可大人,这不行吧?”李云松闻言一愣,觉得这样做会出问题,继续道。

  “库房中的存粮,是给县衙官吏准备的,如果拿出来,我们怎么办?”

  他倒不是怕自己无粮可吃,但却知道万一那些存粮都没有了。

  到时候整个县衙,可能都无法维持正常运转了。

  “我知道,可如果不这样,或许还有百姓,会陆续饿死,放心,你尽管去办,库房粮食的补充,本官会想办法。”说着,纪元眯起眼睛。

  存粮不多的事情,四大家族肯定很清楚。

  届时,他们若知道自己动用库房。

  肯定会做出反应。

  毕竟。

  经过昨晚之事。

  那些人肯定会不遗余力打击自己,所以此举,意在试探。

  当然还有另外一点,布施粥铺之事一但做成,势必会聚拢民心。

  而这个民心,也正是他想要的。

  “行,下官这就去办。”

  李云松稍作思考,当即道。

  其实,他心里有个想法,那就是花钱,从许家购买粮食。

  可如今,四大家族和县衙水火不容,怕到时候根本就不会卖粮。即便卖,也会大幅度涨价。

  县衙账面上的银子本就不多,如此下去,问题终究无法解决。所以他妥协了,没有坚持,知道这是现在唯一的办法。

  不过此时他心里更好奇的是,这位少年县主,究竟会想什么办法,解决库房粮食问题。

  但李云松没有说出来,只是在听到命令后,离开县衙大堂,前去准备了。

  至于纪元,则坐在主位上,翻阅起另外一份卷宗。

  没办法,初掌广元,事情真的太多了。

  要一件件处理好才行。

  很快,他将卷宗看完,稍作沉思,然后道:“李师傅,召集三班班头,我有事要吩咐下去。”

  所谓三班,指的是快班、壮班以及武班。是县衙直属武力机构,职责就是调查和处理案件,之所以这些人来,是因为除了吃不饱的问题外,还积压了许多妖魔案件。

  自三年前,四大家族接手县城后,这方面根本没有管过。

  此事关乎全城百姓安危,作为县主,不得不理会。

  且如果处理的好,还可以算作守护一方。

  毕竟三座雕像,都有不同代表。

  自己可要好好利用。

  尽快强大起来。

  下方。

  王师傅在听到命令后,当即点头离开。

  而纪元,低着头继续忙碌。

  ...

  县城,南门口。

  一群无事的百姓正在聊天。

  “听说没?县主大人昨日兵围黄府,成功拿到了县印。”

  “那有如何?拿到县印,不代表真正掌握大权,他太年轻了,如何对付四大家族?”

  “没错,就连当初老县主都没做成的事情,现在的县主,也不可能做到。而且,这和我们又有什么关系?所以没用的。”

  此话一出,众人沉默。多年来,他们仰四大家族鼻息,早已习惯麻木。

  换了一个县主如何?能改变这种情况吗?显然不可能!

  所以,众人只是谈谈,完全不抱期望。

  “咦,你们看,那是什么?”

  就在这时候,有一人开口。

  他指着一个方向。

  面色惊奇。

  在场百姓也转头,当即瞪大眼睛。

  因为,在县城南门口,不知什么时候建了一座粥铺。

  浓郁的米香味,从里面不断散发出来,让一些乞丐,不由咽了咽口水。

  众人看看,面面相觑,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有人好奇,向着走去询问,最后带着无比的喜悦,向着众人大声道。

  “大喜事啊,县主大人命人布施米粥,一人一碗,每日两次。”

  “什么,那些粥是给我们吃的,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你没看到有人吃上了?”

  “我也要去,我已经两顿没吃了。”

  “快...快快回家拿碗。”

  “县主大人英明!”

  顿时,南门口的百姓疯狂了。

  尤其是那些,连续几顿都没好好吃饭的人,更是如此。

  他们完全没想到,居然会有这么好的事情,简直激动到无以复加。

  一时间,所有人都开始称赞纪元,言称县主大人英明,县主大人慈悲。

  其实,对于百姓来说,谁做主、亦或者谁掌握大权并不重要。

  只要让他们有的吃、有的穿,那就是青天大老爷。

  而不得不说,李云松办事效率很高。

  除了南门口,连其他三个城门口。

  全都有县衙的布施粥铺。

  他还命人登记名册,防止有人多吃,滥竽充数。

  可以说,在细节方面,李云松做的非常到位。

  也正是因为此事,一些百姓,开始有了想法,说不定这位年轻的县主大人,能真为自己办实事呢。而这些民心,开始向着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