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五章 钢厂一行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王叔,你是领导派下来监工的,房子盖好了是你应该做的。

  但是由你出面找到李家村。

  帮助五保户增加收入,解决老百姓的实际困难。

  可是你个人为老百姓某福利的最好证明啊。

  而且有这3个五保户在那看着,县里谁没事儿多嘴多舌说我们村多占地了?”

  “那锦旗内容就直接提我名字?”

  王金阳虽然对他的提议很动心,但是还是有所顾虑。

  “要不然我怎么让三人每人一个呢。

  其中两个事夸政府的,就一个在一边小字里写一下你的名字。”

  李晓伟的解释算是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王金阳还是被这种炮弹击倒了。

  “行。一会我领着你去他们家介绍一下。剩下的话我可不会多说啊。”

  王金阳还是要脸的,让人家夸自己的事儿他说不出口。

  这种没底线的事儿也就李晓伟能操作。

  “行,您出面帮我介绍就行,别让人家以为我是骗子。剩下的事儿我来操作。”

  李晓伟痛快的答应了下来。

  于是晚上吃完饭,王金阳就领着他去那已经住进去的各家走了一圈。

  本来就对房子特别满意的三个老头,听了李晓伟的花言巧语,自无不可。

  都要自己出钱做锦旗。

  李晓伟哪里肯答应。废了好大劲儿才把老头们安抚住了。

  回到王金阳家的时候都7点多了。

  他也没客气,直接在王鹏的屋里睡了一夜。

  顺便把钢筋、水泥还有砖头都买了。

  送货地点就是自己买来盖房子的地方。

  第二天回到村子拉着大伯跟三哥直奔市里而去。

  到了市里取了已经做好的锦旗,又下了三个单子的任务。赶到中午饭前到了钢厂大门口。

  早已经翘首以盼的邵主任看到李晓伟的拖拉机到了。

  赶紧打发手下去叫领导。自己则是从门卫室迎了出来。

  李晓伟停下车,扶着大伯走了下来。

  “邵主任,您正好在。这是我们李家村村长李国利。

  今天我们特意来感谢咱们钢厂为我们村扶贫工作所做贡献。

  村长,这是市钢厂的办公室邵主任。”

  李晓伟表演的还算在线。互相给对方介绍了一下。

  因为他看到有拿着相机的人正在照相。

  明知道照不出动静,但是表面功夫还是要做足的。

  大伯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

  赶紧伸出双手握住了邵主任的双手。

  “邵主任,感谢你们啊。今年我们村的庄稼长的那个好啊。

  今年肯定大丰收。老百姓饿不着肚子了。”

  说着还挤出了几滴眼泪。

  “大伯,没到时候呢。大领导出面再流泪。”

  李晓伟见大伯的眼泪这么不值钱,赶紧贴在他耳边嘱咐了一句。

  “嗯。”

  大伯闻言,用抽回的手抹了抹眼角。拿过老三递过来的锦旗卷轴就要递给邵主任。

  老邵哪敢现在就接。领导还没出来呢。

  于是赶忙拒绝。

  “李村长,咱们别再大门口站着了。赶紧跟我进去,领导们听说你们过来,已经往这边赶呢。”

  说着,虚引着让他们往厂里走。

  李晓伟给三哥使了个眼色,让他把拖拉机开进院里。

  自己则是陪着大伯跟邵主任往厂里走去。

  这次可没人提登记的事儿了。

  邵主任故意压着的速度陪着他俩往里走。

  快到办公楼的正门花坛的时候,中午休息的铃声响了起来。

  顿时车间大门开始往外出人。

  办公楼里的人也陆续的往外走,准备去食堂吃饭。

  这个时候楼上的领导才姗姗来迟的下到一楼。

  邵主任紧走几步,走上前去。

  大声介绍道:“厂长。这是李家村的村长李国利同志。

  他们是为了咱们厂为他们村捐赠的机械设备特意来送锦旗表示感谢的。”

  接下来的事情就顺理成章了。

  记者拍照,食堂共进午餐,一番迎来送往。双方都表示满意。

  回去的路上,大伯不停的感叹这辈子没白活。

  没想到临到老,自己也能上回报纸了。

  钢厂那边说了,这次来拍照的是市里报社的同志。

  他送锦旗的事儿要上报纸。

  李晓伟肯定要把大伯伺候好,毕竟县里的锦旗送了之后没准还要大伯出面。

  可得把这位老爷子哄得好好的。

  于是,回到村里。

  李晓伟特意杀了只小母鸡,给大伯做了个小鸡炖蘑菇。

  一顿酒下来,李国利是被自己侄子背回家的。

  闹得大婶老大不乐意了。

  这么大岁数还这么没命的喝。

  .....

  三天之后,所有磨坊全部完工。

  李晓伟也没马上去跟温站长汇报。

  毕竟速度太快,部分位置强度还没上来。屋里墙上有的地方还没干彻底。

  但是他也没闲着。

  拉了一批粮食跟工人,直接去县里的固定点把工人安顿好。

  准备开始平整土地了。

  因为砖已经到了。

  他要先把围墙干出来。

  遮挡一下陆续来的材料。要不然不好看守。

  又去他县里住的地方隔壁租了两个月的民房。

  过一几天等他把住的的地方安排好之后。

  孙连喜他们的房子也该开始建设了。

  他要在9月中旬把给别人盖的建筑物干完。再晚点人家上冻的时候就住不进去了。

  于是接下来20多天,李晓伟开启了连轴转模式。

  市里的四轮后斗拉回了村。

  6栋房子一起建设,各种材料的运送。

  王义龙送来油罐的埋设。

  购买建材。

  各种事情全部要由他牵头处理。

  就连三个五保户送锦旗的事他都没顾得上参与。

  不过听说这事儿在县里弄的挺热闹。

  县领导都挺高兴。

  王金阳在一起下班的时候看到李晓伟的拖拉机把他拦下。

  聊了几句,跟他说,年底他可能要动一动。

  李晓伟当然乐呵的送上了祝福。

  毕竟老王能升官可是他一力促成的。

  刘强后来也知道李晓伟拿他当借口骗王义龙的事情了。

  但是也没多说什么。只是让李晓伟给他盖房子便宜了100块钱。

  然后就投桃报李的给了李晓伟一个拖拉机购买指标。

  李晓伟当然乐意接受。挑了台大马力的,让大哥开回了家。

  这个钱大哥没让他掏,而是他跟二哥俩人一人出了2000块钱。

  算是把李晓伟给他们的分红直接花了。

  这也让李晓伟不至于家里收地的时候没有交通工具。

  9月初。刘强他们的6栋房子彻底交付。

  房子盖的让6个人无比满意。李晓伟充分考虑了他们的年龄跟使用习惯。

  屋里的布局,开关插座的布置高度,水管的接驳等等优势。

  让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众人挑不出任何毛病,还夸李晓伟用心。

  都痛快的结了尾款。

  李晓伟又去了水利站找温站长验收。

  当温站长一行人看到各村的水渠都能快速的把水引到田间地头更是连连点头。

  也痛快的跟他结了账。

  然后李晓伟把所有工人都调到了仓库。

  毕竟仓库高度太高了,需要圈梁上强度之后才能继续往上盖。

  但是也没耽误多长时间。他把人叫过去就是为了仓库、住房跟室外地面的施工。

  毕竟大方量混凝土的浇筑现在就是人海战术,他没去琢磨去找搅拌机。

  现在大部分农村都没有通电,柴油机还需要专业人来伺候。

  人力成本反而便宜,还能锻炼出一批懂得水灰配比的工人。

  10月初,仓库也顺利完成。

  李晓伟跟三个五保户老头交代好值班安排。把年前的工资都给了王鹏奶奶。

  让他们去老太太那拿钱。

  拉着剩余的建材回村了。

  家里的庄稼该收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