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新的政策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西域。

  随着李恪的离开,这里的许多势力,也变得有些不安分起来。

  对于他们来说,畏惧的并不是大唐。

  而是李恪的一个态度。

  而且李恪身边,又有阿墨这样熟悉西域的人在。

  自己等人只要有什么风吹草动,阿墨都能够第一时间察觉,从而告诉李恪。

  对于自己等人来说,这样的情况,是非常不利的。

  可是如今,李恪和阿墨都离开了西域。

  如今西域这边大唐的主事人一日不定,那自己等人这边,就有了喘息的机会。

  只要把握这个机会,一定能够翻身。

  “想必大唐的事情,你们应该都知道了。”

  “如今吴王离开了,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非常好的机会。”

  “要是我们能够把握住的话,说不定就能摆脱大唐的掌控。”

  “能够恢复到以前的日子。”

  “我不相信,你们都愿意成为别人的附庸,听别人的命令。”

  此时周围的小国的主事人,都聚集在一起,讨论了起来。

  这样的言论,其实在他们每个人心里,都存在过。

  只不过有的人,如今依然畏惧大唐的铁骑。

  曾经的那段记忆,实在是让他们印象太深刻了。

  让他们有些举棋不定。

  如果发生反叛的话,可能会带来非常恶劣的后果。

  “但是我们就算趁这个时间缓过来了,摆脱了大唐的掌控这又能如何?”

  “日后还不是要再一次讨伐我们。”

  “我们如今的举动,这有什么意义呢?”

  一时之间,两种声音争执不下。

  而且后者的声音,好像更大一些。

  但是这样的隐患,已经埋了下来。

  只要大唐这边,再出现一些差池。

  就会将这个隐患,彻底的引爆。

  情况非常复杂的时候,李治也知晓了苏定方那边的难题。

  这让他心里灵机一动。

  想要解决,船只在海上无法辨认方向的难题,其实并不复杂。

  只不过在这之前,很少有人会关注这方面。

  自己只需要将指南针,放在船只上,就能够帮助他们辨认方向。

  只不过,放在船只上面的指南针,跟普通的指南针要求不太一样。

  因为上面的仪器,需要更加的精准。

  如果方向有稍微的偏差,就会导致目的地,相差的非常多。

  所以李治再一次开始埋头研究指南针,想要将这个精确度,提升到一个极致。

  这样的话就不用担心这些事情了。

  时间转眼之间,便过去了一个月。

  所有的事情,好像都平息了下来。

  许多的百姓,都忘记了,之前发生的事情。

  对于他们来说,最重要的,是保证自己的温饱。

  其他的事情,都可以放到一边。

  不用去操心。

  李恪看着面前的一个小孩子,目光有些柔和。

  如今阿墨夫妇,都已经不在了。

  他们唯一的孩子,那就需要自己来照顾了。

  “小家伙,从今以后,你就跟我姓,名为平安。”

  “李平安,你的这辈子,我并不需要你能够做出怎样的丰功伟绩,也不需要你一定出人头地,我只是简单的希望,你这一辈子都能够平平安安的长大。”

  “因为你要记住,你身上承载了太多的目光。”

  此时的李平安只不过一岁不到,都还无法表达自己的想法。

  但是对于李平安这个名字,他非常喜欢。

  忍不住的哈哈大笑。

  李恪看到他这模样,内心有些欣慰。

  只要他能够快快乐乐的长大,自己也可以还清一些罪孽。

  “来人,以后李平安,就是我的养子,你们所有人,一定要照顾好他的饮食起居,满足他的要求。”

  “如果我要是发现,他有什么需求,你们没有满足的话,那就别怪我了。”

  “明白了殿下。”

  李恪来到书房,看着一旁的奏折,深深地叹了口气。

  当这个太子,实在是不轻松。

  每天都有许多的事情要处理,不管是大事,还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主要是感觉,在长安的这段时间,始终没有在西域过得自在。

  看到那些文武大臣,实在是感觉太碍眼了。

  一个个总是倚老卖老,没有什么本领,偏偏自命不凡。

  想到这里,李恪决定,要去跟父皇提一个建议,好好的整治一下他们。

  不然大唐在他们的手里,一定会出现的失去民心。

  ......

  李二听到李恪的言论,顿时有些头疼。

  让朝中的许多大臣,都去一些偏远的地方,查看一下民情。

  说起来非常的容易,但是做起来就非常的难。

  这所有的事情,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自己之前,也尝试过微服私巡,可是效果,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显著。

  而且每天事情非常的多,如果将那些大臣都派下去的话,那些原本属于他们的事情,应该让谁来负责呢?

  “恪儿,朕明白你的想法。”

  “但是有的时候,并没有你想象中的这么简单。”

  “如果让他们都去偏远的地方体察民情,那整个长安城,将会陷入混乱之中。”

  “如果长安都乱了,那整个大唐,又会好到哪里去呢?”

  李恪听到这里,也是有些沉重。

  道理自己都懂。

  可是如果不做出变动,大唐在他们的手里,也不会有所好转。

  “父皇,我知道这件事情,非常的为难。”

  “可是如果我们因为难,就不选择去做的话,如今的情况,就很难有任何的改善。”

  “时间持续的久了,对于大唐来说,将会是非常不利的。”

  “所以儿臣既然敢提出这个建议,就是打算如果他们去体察民情了,他们的工作,儿臣可以一力承担。”

  李恪非常坚决地说道。

  李二听到这里,内心有些触动。

  不管成功与否。

  李恪的这个想法,都证明他的确长大了。

  如果是以前的话,他是不会说出如此有魄力的话来。

  “行,那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做了。”

  “如果有什么为难的地方,你可以跟朕说。”

  “朕一定会想办法帮你解决的。”

  “你要相信,朕始终会是你最坚强的后盾。”

  李二有些豪气干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