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支东归的兵马速度遂减慢下来,下午天色才暗即开始扎营。
连日以来,白日不见太阳、夜里不见星光,于是连最熟悉路途的向导也找不到方向。唐军士卒们安顿了伤员,有校将又喊道:
忙哥剌加快走了几步,终于能在篝火旁坐下来休息。
兵败被俘当然悲惨,他这辈子还是第一次吃这样的苦头....
那日在雪地里与唐军决战,因玉昔帖木儿战死,军心大乱差点有了溃败迹象,忙哥刺只好下令暂时撤出战场。
不久之后脱忽的大军便赶到了战场,差一点就能击败李瑕。
这差的一点,便是兀鲁忽乃就咬在脱忽大军的后面,在关键之时给了元军重重一击,脱忽眼看溃败,只好仓皇北撤。
忙哥刺却没那么幸运,连着苦战数日、人困马乏,便被俘虏了。
此时等到湿漉漉的衣服鞋子都被烘干、浑身都泛起了暖意之后,他忽然有了个想法。只要把被绑着的双手往那火苗里送一送,烧断了绳索,双手就能够自由活动了,再夺下一匹马,冲出包围。
想到这里,忙哥刺一抬头,发现一个唐军士卒正边啃着烤肉边盯着他,那眼神,仿佛已将他的想法完全看穿了。
他这才意识到,有些事想想很简单,但若真要逃了,每一个环节都有可能丧命。就算能逃出去,这饥饿乏力的状态又能在茫茫雪地里活多久?
那唐军士卒道,说话时嘴里还嚼着肉,肉沫纷飞。忙哥剌下意识地避开,还是让肉沫喷到了衣领上。
他嫌脏,却觉得闻着有些香,口水都要冒上来了又被压回去。
高贵至极的身份居然馋着一个***士卒嘴里的肉,让他感到无比的羞耻。
那唐军士卒蹲下,又道:
忙哥刺转头看了一眼,有些疑惑。
这唐军士卒带着一股浓重的四川口音。
忙哥刺会汉语,勉强能够听懂,尤其到了最后一句话,头上的帽子被一下掀开,露出他剔短了的头顶,凉嗖嗖的,让他感到一股恐惧。
周围别的唐军士卒大笑起来。
忙哥剌低下头,不知在想着如何奋起反抗,还是想着一会该跳哪支舞。
幸运的是,有个唐军将领路过,骂道:
忙哥剌偷偷听着,知道一定是李德辉降了。
李德辉本就是汉人,现在兵败被俘,怎么可能不顺势投降李瑕?
想到自己在这里被几个小卒欺凌取笑、而那个曾经辅佐自己的臣子攀附了敌人,忙哥剌心中不由大怒,暗骂那些汉人无耻。
然而下一刻,他因听到了周围的动静,转过头看去,更是吃了一惊。他
看到了自己麾下两个万户元帅正一脸恭敬地跟在兀鲁忽乃身后。忙哥刺张了张嘴,有些不可置信。
术真伯、脱里察都是弘吉刺部的首领,与他的妻子野日罕算是有些血缘的兄妹。当然,也都是黄金家族的姻亲。
这两人在大战之后,分明是向南面逃了,并没有被俘虏,甚至还收拢了不少的溃兵。那怎么会来到这里?
他们当然不应该、也不可能背叛大蒙古国。
那是想要来和李瑕谈判,想要救回自己吗?忙哥刺这般想着。~~
术真伯走路时也瞥见了忙哥剌,向兀鲁忽乃道:脱里察也赞道:
兀鲁忽乃问道。
脱里察笑得很是爽朗,道:
兀鲁忽乃不置可否,冷笑了一声,带着他们走进了李瑕的帐篷。
李瑕一直没有表现出伤势很重的样子,端坐在那里时背还是笔挺着,只是脸色显得有些苍白。
术真伯、脱里察表现得有些夸张,一进帐篷便深深鞠了一躬。
术真伯、脱里察既然来了,很多事情其实早就已经谈好,又道:
兀鲁忽乃淡淡笑了笑,绕过帐中的火盆,走到李瑕身旁的另一张椅子上坐下,随手端起奶酒,敬了敬李瑕,自抿了一口。
她似乎被那二字逗乐了。
李瑕道:
术真伯打断了脱里察的话,道:
李瑕问道。
术真伯道:
这是借口。
但世上很多事如果没有借口就办不成。
接连与忙哥剌、脱忽打了仗之后,除掉伤员,李瑕带出来的兵马只剩三千余战力。现在还能摆威风,借助的反而是兀鲁忽乃的三万骑兵。
要让这些蒙古人真心降服,他还没有足够的威望。
当然,他也不急。如果有一天,等他完成中原的大一统了,自然就有那样的威望。眼前这种情况,恰恰就是他扶持一个昔里吉汗的原因。
李瑕道:
术真伯、脱里察并不情愿。
兀鲁忽乃放下了手中的奶酒,道:
术真伯与脱里察对视了一眼。
他们来之前已经说好了,李瑕的要求只要不太过份,都可以答应。
退一万步说,汉人就算成了势,到最后还不是在草原上划一片草场给他们放牧?还能互市,哪样不比死在这风雪里好。
谈到最后,依旧由兀鲁忽乃送这两个蒙古首领离开。
李瑕独自坐在帐中,低头看着地图,许久之后才听兀鲁忽乃再回来。
李瑕道:
兀鲁忽乃重新坐下,道:李瑕道。
他没有在兀鲁忽乃的脸上感受到木八刺沙之死给她带来的打击,但知道那必是有的。
他于是放下了手中的地图,道:
李瑕道:
他说完,递过了手中的地图。
兀鲁忽乃低头看去,只见上面是一道道的箭头。
算上今日招降的蒙古骑兵,他们在西北算是拥有五万兵马......只不过是其中一个箭头罢了。
李瑕点点头,道:
兀鲁忽乃转头看向帐外,心中忽然有些迷惑。
她到现在才发现,在这漠北,至少有四万兵力原本都属于大蒙古国,不知为何却都臣服于李瑕。
不知为何吗?她自己就是其中一个,怎么会不知原因。一步步走到这里,每个选择她都是仔细思量过的。
因为草原人喜欢服从于强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