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军大营中有不少人在烤肉。
因为死去的牛羊太多,天气又是大雨连绵,不适宜风干肉类。
士卒们把篷布搭起来遮着雨水,好不容易才点起篝火,还要把柴禾与牛粪烤干才能投入火中。
而烤肉的士卒大多都是汉军,来自蒙古的士卒们则是嚼着生肉,坐在那烤火。
这样的天气,探马没能放出去太远,站在望台上视线亦不好。好在大营外围已筑起土墙,防范着唐军的进攻,防止洪水淹上来。
唐军还未杀到近处,却已经登上了远处一座属于贺兰山脉的小山头。
塔察儿本打算派兵去把小山头抢回来,但议和还未有结果,只好暂时容忍。
忽然有什么东西从那小山头上被砲了过来,正好把篝火上架着的烤肉砸飞。
有元军看了一眼那砸过来的物件,大惊失色,连忙提起,赶向大帐。
……
这样的天气,并不是打仗的好时候。
雨天,元军放箭放得多了难免要损伤弓弦,唐军的火器也用不了,更遑提还有别的种种不便。
因此当年塔察儿攻打襄樊遇到阴雨连绵就始终没有展开攻势。
此时也是,他并不认为唐军会进攻,正在大帐中与撒吉思商议着军议。
谈的自然是李瑕有无可能答应议和。
撒吉思揪着胡子,沉吟道:
塔察儿问道:
撒吉思苦笑了一下,道:
他叹了叹气,似乎也染上了汉人士大夫那种忧国忧民的气质,又道:
数十年来大蒙古国讨伐诸国,哪怕有小挫败,从来都是诸国求和,难免养成了极为傲慢的态度。
塔察儿、撒吉思是最为谦逊的一批人,对李瑕提出的要求并不过分,且并未沉溺在傲慢当中,还能用这二字。
去往黑水城的探马已经回来了,他们已经知道董文炳大败之事,但真金的下落却还不清楚,塔察儿猜测很可能是已经被唐军俘虏了。
他还有四万余的大军,真的打下去,未必不能赢。
但没有必要。
李瑕也是,交出真金好过两败俱伤。
忽然响起一声通报。
帐帘被掀开,塔察儿转头一看,正见一个头颅被捧在那儿,不是阿鲁弥儿又是谁。….
一瞬间,塔察儿就像是看到了李瑕的决心,战到最后一兵一卒的决心。
大蒙古国崛起以来,遇到过几次这种杀使表决心的人,比如大理的高泰禾、钓鱼城的王坚,都能给蒙军带来大量伤亡。
旁人只当蒙军所向披靡,实际上蒙军也很怕遇到这种人。
塔察儿本不想打仗,这一仗却不得不打。这感觉就好像是在冬日的下雨天,他正躺在温暖的被窝里,却被突然拉起来丢到了寒风凛冽的屋外。
此时,就在那石嘴山下,战鼓声已经响起,唐
军竟然是在雨天也要进攻。
撒吉思道:
事已至此,避无可避,塔察儿只能狠下心来打这一仗。
他这人战绩不怎么样,在蒙哥时代,攻两淮、攻襄樊都是不战而退。
因为他的封地在辽东,真正想要做的是吞并高丽,而蒙哥偏偏不愿让他染指高丽,故意征调他攻宋,塔察儿于是也故意不卖力。
这些战绩并不能说明他不会打仗。
但从另一方面而言,当一个统帅面对战场,将胜负都让步于政治需求,他基本上就很难成为真正的名将了。
相比起来,杨奔则纯粹得多。
~~
杨奔战前做的无非是认认真真分析敌方的兵力布置,不抱议和的想法,不抱轻易取胜的奢求。
杨奔分派过军令,转头看向李瑕,略微有些紧张。
李瑕点了点头。
这里还只是贺兰山,往后还有阴山、燕然山,李瑕知道到时自己御驾亲征已不现实,由这个从庆符军出来的将领打这一仗,胜也好、败也罢,总之是场磨砺。
战鼓声中,唐军士卒开始趟着洪水,向元军大营杀去。
他们没有骑马,靴子完全没进水里,踩在泥沙当中,每走一步都显得有些费力。冲到大营前之时,才发现元军在栅栏前挖了深沟。
不少唐军士卒一脚踩空,完全陷入水里,咕噜噜地灌了满肚子的水。….
元军的箭雨并不算密集,不少人冲杀上前,以长武器对着落在深沟里的唐军士卒乱捅。
很快,泛黄的洪水便染成了红色。
唐军也没有抛掷霹雳炮,基本上是甫一开战就展开了肉搏。
部将们大吼。
有悍勇的士卒干脆脱了盔甲,猛扎进那深沟里,从水下游到营栅前忽然跃起,翻过栅栏对着元军乱砍。
几个元军才从帐篷里出来,还没习惯这湿漉漉的感觉,的一声,已被砍翻在地。
双方肉搏,浸过水的唐军士卒唯一的优势就是比元军士卒多了种的豁得出去。
~~
撒吉思陪塔察儿登上高台,指点着战事乍起时发生在营栅前的战事,又道:
塔察儿满意地点了点头,并不以身为蒙古勇士却使用这种筑垒防守的战术为耻。
虽然他一直歌颂着成吉思汗的英勇,但做为黄金家族的第三代,他打起仗来只能做到这个地步了。
目光从营栅处那些小卒的厮杀上移开,转向远处那杆李瑕的龙旗,道:「
我还以为他会亲自杀上来。」
撒吉思笑了笑,显得有些讥嘲,又道:
塔察儿道。
二人的语气都显得有些悠然自得。
塔察儿轻呵一声,道:
~~
与此同时,李瑕也在观望着战场。
贺兰山脉中的一座座山峰矗立在他身后,像是在他背后保护着他。
忽然,有士卒匆匆忙忙赶上前,禀道:
李瑕回过头,有些讶然。
他确实没想到塔察儿还有这一手。
此时看来,那使者阿鲁弥儿除了来议和,只怕还有一个作用便是用来迷惑他李瑕,让他以为塔察儿对战事毫无准备。
霍小莲连忙上前抱拳,道:
….
霍小莲道:
霍小莲愣了一下,随后腰杆一挺,道:
~~
石嘴山大营处,唐军终于推倒了营栅,杀入了大营之中。
而在贺兰山,元军骑兵已绕出板车沟,直向李瑕杀去。
双方都在直取主帅,那胜负手便只在于看谁能扛得更久了。是杨奔先击败塔察儿,还是秃尔罕先击败李瑕?
远远地,有唐军探马登上高处,打探了战场的情况,飞马赶往兴庆府,将情报报于李曾伯。
李曾伯低头在地图上标注了一下,点头不已。
老人凝视着地图,心神已从石嘴山之战转开。
怪诞的表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