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皇宫。
御花园。
三月的京中,虽说早春已经来了,但空气中却还是能嗅到几分严寒。
在御花园的亭台楼阁之间,一处水潭之前。
沛帝坐在一个小马扎上,手中拿着鱼竿,面色平静的看着水潭中来来往往,却偏偏不咬钩的鱼群。
在他的身后,只有楚公公一人陪着,其余的宫女太监都在更远处小心翼翼的候着。
不知道过了多久,天空中下起了小雨。
沛帝依然不为所动,只是看着面前的水潭。
楚公公脸上也没什么表情,只是朝着后面的宫女看了一眼,很快便有人送来了一把雨伞。
接过雨伞撑开,还不等楚公公来到沛帝身旁,沛帝的声音便响了起来。
楚公公脚步微顿。
说着,沛帝似是来了几分兴趣,回头看向楚公公,脸上也带上了几分笑意。
沛帝嗤笑一声,又回头看向水潭之中。
又过了片刻,雨势渐渐变大。
楚公公再次上前,只是还不等撑开伞,他便被沛帝的目光逼得放下了手,只能站在沛帝身旁一起淋雨。
楚公公低声说道,
不等楚公公的话说完,沛帝便放下了鱼竿,自顾自的起身向寝宫走去。
楚公公见状,连忙又一次撑开伞跟上。
这一次,沛帝没有拒绝。
一边走,沛帝一边开口问道:
楚公***又低的更深了些。
楚公公神情一滞,不仅仅是因为沛帝的问题,也是因为他口中对于先帝称呼的改变。
他的语气,不再像是孤家寡人的大秦帝王,反而就像是个普普通通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后生一般。
但越是如此,楚公公就越不敢怠慢。
尤其是在如今这个关键的档口。
沛帝说道。
秦沛看向楚公公,看了片刻,觉得他点头哈腰的奴才相实在难看,于是又收回目光。
闻言,秦沛的脚下快了两步。
直至走到寝宫之前,他顿住了脚步。
挥了挥手打发走了周围候着的宫女与太监们,唯独留下了楚公公。
楚公公大惊失色,连忙跪倒在地。
见状,秦沛弯腰将楚公公搀扶了起来。
看着楚公公那满脸的惊慌失措,秦沛长叹
一声。
楚公公茫然。
秦沛继续问道:
秦沛突然又道。
这一次,楚公公童孔骤缩,甚至下意识直起了身子,目光凿凿的看向沛帝,这副模样便是他口中那大逆不道承担不起的样子。
而紧接着他才反应了过来,又连忙弯下腰去。
秦沛对此并不意外。
见楚公公一言不发,秦沛笑道:
秦沛微微摇头。
楚公公躬身到底,随后转身快步远离的寝宫。
而沛帝则一直注视着他的背影,直至他彻底走远,才终于收回目光。
秦沛转身,走进寝宫之中。
秦沛又回头,看向寝宫之外,看向那层层高墙之外的那高耸入云的大山。
想起自己的亲爷爷,在盘龙山之上枯坐了无数年的曾经的勉帝,秦沛愈发的觉得,那恐怕便是他将来的下场。
生在秦家,见识过天地的广阔,如今这世俗的权力对于他来说,终究是算不得什么了。
沉吟片刻,秦沛微微摇头,长叹一声。
......
监天司总衙。
兰泽英眉头紧皱,看着手中的圣旨。
他认得那笔迹,并非是翰林院的翰林官代笔,这是沛帝亲笔的圣旨。
在兰泽英的身旁,他的亲信贴近了两步,小心翼翼的问道:
兰泽英放下圣旨,
闻言,亲信皱眉道:
兰泽英指尖敲着桌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