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三十一章 和林,国家兴王地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最新网址:  对于朝臣而言,大明皇帝是个黑匣子,需要往里面输入一些参数,去猜度陛下到底会如何处置。

  这些参数的种类因人而异,其中包括了经济、民生、政治、忠诚、皇位等等若干个参数。

  而这些参数的权重,也因人而异,每个人对每个参数的看重程度并不相同。

  猜陛下的决定,就是因为某件事,往这个黑匣子里输入参数,但是需要输入几个参数,这些参数的权重是多少,是个盲区,很难去权衡。

  以己度人是个非常普遍的常态,所以一些文臣们总是输入了错误的参数和权重,进而猜错了陛下的决定。

  在一些朝臣们看来,有些事简直无法容忍,但是陛下却一笑而过,比如南衙的学子们在洪武门外吵着要见陛下,陛下不仅见了,还宽宥了这些学子。

  在这些朝臣们看来,有些事情应该可以忍受,但是往往陛下就会大发雷霆,比如一些工匠和农夫的死活,陛下看的比天还大。

  这种参数输入错误和权重比例错误,就导致了一些文臣们始终把不准陛下的脉,每次下的套,看似在他们的理念里是无解的,但是在陛下这里,发挥不了一丁点的作用。

  简而言之,就是一些文臣和陛下尿不到一个壶里去。

  所以针对襄王殿下无懈可击的阴谋和圈套,变成了一个笑话就理所应当了。

  而这一次,是朱祁钰第一次打开了黑匣子,告诉了朝臣,他到底在想什么,他的参数和权重。

  这个心病已经十年之久。

  朱祁钰示意兴安将灵牌拿回去放好,瓦剌人已经西进,留在和林的瓦剌人只是少数,这完全算不上是复仇,只是大明现在已经有了足够的骑兵,所以,朱祁钰才将自己的心迹表明。

  朱祁钰继续说道

  军事、政治、经济、文化,息息相关,绝对不可能单独存在。军事保证了政治的稳定,而政治的稳定决定了经济的好坏,物质基础又决定了文化兴衰。

  当军事无法保证政权之后,文化上就无法自信,就会觉得和林这种穷的掉渣的地方,是个大同世界,是他们的地上神国。

  高皇帝、文皇帝为何十三次北伐,文皇帝更是亲征了五次,最终还死在了亲征的路上?

  因为高皇帝和文皇帝,争的是大明的天命。

  这份天命争到了,可是子孙不孝,没能守住它。

  朱祁钰摇头说道∶

  兴安知道陛下要什么堪舆图,从御书房里推出了一张巨大的堪舆图放在了偌大的议事厅内,这张图,是大明已经探明的世界。

  欧洲已经有一部份被探查标明,而非洲的慢八撒也在堪舆图之上。

  朱祁钰站起身来,抽出了支架上的长杆,点在了和林的位置上,手一划指到了地图的边界位置说道∶

  三北,东北、正北、西北,为三北方向,只要和林这地方有雄兵驻扎,大明就寝食难安,侧卧之榻其容他人酣睡?

  而提出和林这个地方,可以牵制中国三北的人,正是慈父斯大林。

  朱祁钰继续说道∶

  」明太祖高皇帝和其谋臣,正是深知其利害方才北伐。」

  朱祁钰从战略的层面上,表明了大明北伐的意义,这个意义绝对不仅仅是复仇,还有国家战略安全。

  不打和林还想要西域?但凡是和林的瓦剌人有点出息,大明就拿不到西域。

  永乐年间为何重开西域提了那么多次,到最后都没有践行?还不是因为拿了也无法长治久安?

  朱祁钰都把话说到了这个份上,这个时候说不能打,那就是跟皇帝陛下对着干了。

  于谦斟酌了一下俯首说道

  朱祁钰立刻赞同的说道∶

  草原的苦寒,朱祁钰虽然未曾亲历,但是也曾听闻,冬天草原上会消失很多的部族,在酷寒之下,无数的人永远的消失在风雪之中。

  春天,瓦剌人和他们牲畜一样的骨瘦如柴,一样的虚弱。

  大明选在在春天进兵,就是奔着不死不休,奔着亡族灭种去的,既然要打,就要打到断气,打到扫穴犁庭为止。

  江渊见陛下用内帑兜底就不再担心军备了。

  天底下最有钱的绝对不是松江府的豪商,而是陛下的内帑,陛下不喜奢侈尚节俭,又喜欢四处凑热闹,每次凑热闹都能收获满满。

  朱祁钰倒是对自己的内帑有多少银子知之甚详,作为国帑应急准备金,他的应急准备金可比国帑要多的多的多。

  内帑太监林绣曾经汇报过,各种实物财宝犀角等物不算,光是黄金就有一百二十余万两,白银有七百五十余万两,银币有六百三十余万枚。

  大明国帑是有进有出,内帑是只进不出,这攒了十年,攒了如此厚重的家底,就不奇怪了。

  有的时候林绣也嘀咕,陛下这应急准备金,太符合陛下一贯料敌从宽的作风了,真的是太多了。

  石亨面色严肃的说道

  这仗石亨必然是要京营去打,那作为京师总兵官自然前往,石亨直接立下了军令状。

  打不赢就提头给陛下。

  朱祁钰则是摇头说道

  徐达、李文忠、冯胜作为大明三方面的主帅出塞作战,输掉之后回到了京师,朱元璋也没有把他们的脑袋砍下来,出塞作战要给一定的容错。

  朱祁钰不是很喜欢军队立必胜的许诺,因为水无常形,兵无常势,只要石亨不打出赵括、马谡那样的仗来,朱祁钰不会轻易斩将。

  远征,也是给大明军积累经验,一回生二回熟。

  朱祁钰有些迷惑的问道。

  于谦解释道

  朱

  祁钰摇头说道

  于谦想了想说道

  朱祁钰又问道

  于谦不知道陛下哪来的那么多假设,回答道∶

  朱祁钰说的其实不是土木堡之变,说的是万历末年的萨尔浒之战,大明在萨尔浒之战中,败的体无完肤。

  而此时大明决定分兵作战,朱祁钰自然略微有些担心。

  --到进行查看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