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两百五十八章 老贾的目的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构成自身的阴影逐渐稳定之后,尧言才开始移动,寻找让自己感觉最“亲近”的星辰。

  然而,在这个过程之中,他却感觉到了熟悉——

  这片星空倒映的星辰之中,有他熟悉的能力。

  不过,仔细感觉之后,他发现并不一致。

  仔细地规划了一下路线之后,他开始捞取星辰的倒影。

  随着一颗又一颗星辰被捞出,他

  在这个世界熬了几十年,换来的结果,应该还算“不错”?

  一、二、三、四.....

  他尽可能选择大的、让他感到“亲近”的星辰捞取。

  在他捞取第四颗的时候,身体已经无比贴近水面。

  原本他的判断是应该能够捞出这一颗,但到了这里,他才发现自己的判断有误。

  只能换一个目标了。

  他的爪子,伸向了旁边要小了一半的另一颗星辰倒影。

  没有做到收益最大化。

  这个时候,他应该有“可惜”的判断才对?

  沉入水中之时,他不由得思索道。

  .......

  灰色的、无数错乱但“相似”的街景浮现在视野之中。

  而在意识恢复的第一时间,他就将利用的变形能力,将自己的外观形体变换成了黑白怪鸦的姿态。

  只是,也正是这个时候,他发现自己的外观发生了些许的变化。

  原因?

  核心能力的能力,让他能够将能力乌鸦的外观改变成其他能力乌鸦的外观。

  准确地说,流程是“参照身体的某一部分,将另一部分的形体变幻”。

  现在出了问题,那么,是自己的能力出了问题?

  应该不是因为自己差点被世界意志抹杀。

  在那星空水面的时候,他重组出的身体,并没有什么异常。

  是......捞出来的星辰虚影吗?

  不过,就在这个时候,他的视野之中,出现了一个人影。

  远处,街角的阴影之下,一只人立而起的大鼠,正望着他。

  老贾。

  此时此刻,对方正站在那里,静静地注视着他。

  拍打了一下翅膀,他飞到了对方的面前。

  而看着他的外表,老贾的视线很快就收回了,同时,他伸手递出一颗果实:

  “你会需要的。”

  不过,这一次,尧言没有接过果实,他注视着对方,出声问道:

  “为什么?”

  老贾没有出声。

  “是我说的不够清楚吗?”

  尧言就要继续出声。

  但是,这一刻,老贾回答了问题:

  “你没有目标,可以利用。”

  “哦。”

  尧言点了点头,这个理由符合他的判断。

  而老贾看到他这个反应,也似乎确认了什么:

  “果然,你没有目标。”

  “没有目标?这个判断不正确,我有目标哦。”

  乌鸦的翅膀扇动着,尧言对这个判断提出了质疑:

  “我想要了解我沉睡这些年所发生的历史。”

  听到这句话,老贾只是转过身,开始沿着街道的阴影行走:

  “历史?你确定你想了解的是历史?你有‘想’?”

  他的声音,传入了尧言的耳中。

  尧言扇动着翅膀,跟在他身后飞着:

  “你说的‘想’,是‘意愿’的意思,对吧?”

  “你可以这么理解。”

  “那我的确没有主动地去这么做的意思。”

  而在他这句回答之后,老贾的脚步,却是停了下来。

  那如鼠一般的眼睛,望着尧言,有些浑浊的眼睛就这样望着他:

  “你没有目标,没有欲望,甚至意识可言。”

  “那么,我现在在做什么呢?我为什么会和你交谈呢?”

  老贾沉默了片刻:

  “随着重力在记忆构成的容器里乱撞,可不叫有自我。”

  尧言能听懂对方在表达什么。

  假如将生前尧言的记忆比作一条条河流,比作一片水域,那么现在的“尧言”,就是无目的地在这个记忆的河域中,随着水流而行动。

  水流是“逻辑”,水是“记忆”。

  老贾认为他就是随着“尧言的记忆”、随着“尧言的逻辑”而随波逐流。

  尧言的记忆和逻辑已经停止了。

  “尧言”,已经死了。

  然而,对于这一点,他并没有什么反驳的想法,也没有反驳的理由。

  被否定,甚至被杀,也并不能触动他的情绪。

  是不是尧言,对于他也不重要,甚至没有意义。

  “按照记忆里的逻辑,我这个时候应该生气。”

  “按照记忆里的逻辑,你这个时候应该生气。”

  在尧言要说话之前,老贾率先出声道。

  看着他,尧言说道:

  “你有阅读他人思考内容的能力吗?”

  然而,听到这句话,老贾的眼神变得更加阴沉:

  “还真是直白啊,但这也更证明了你对于记忆和记忆的内容并不上心,就算有人修改你的记忆,你也无所谓对吧?”

  的确。

  就算丢失记忆也无所谓,就算失去任何东西也无所谓。

  他并没有任何“自我驱动力”。

  也没有想让别人驱动自己的意愿。

  他并不会因为生物的本能,因为“停止活动=死亡”这样的生理判断而对停止活动感到恐惧和排斥。

  非要说的话,应该叫做:

  “按照记忆里的逻辑,我会这么想。”

  哦,对了,有一个好的比喻。

  一个“观察者”。

  一个默默观察一切发生的观察者。

  即使有人要杀死他,他也并不会感觉到什么触动。

  仅仅只是他这具“身体”的记忆和逻辑,将这种反应输入进去之后,得出了一个“反抗”的结论。

  就算是“思考”,这个行为,也是因为他有“记忆”和“逻辑”,因为“记忆”和“逻辑”走了一圈程序之后,得出的过程。

  准确地说,如果给他换一套记忆和逻辑,他也会就这样随波逐流下去。

  他没有驱动力。

  而这,也就代表着他可以以任何方式行动下去。

  即使是“否定自我”,也可以。

  他思考的主语可以是“我”、“你”、“他”或者任何东西。

  是不是“尧言”也不重要。

  “哦,的确,这样的东西,对你们来说,很危险,是吧?”

  通过记忆和逻辑,尧言的“思考”得出了结论。

  而听到这句话之后,老贾深深地看了他一眼:

  “是的,所以说,你,没有目标,可以利用,如果我说,我要修改你的记忆,让你为我做事,你会有什么反应?”

  “你做的到的话,就做吧,只是,这个回答对任何人来说,都一样。”

  而听到了这句话之后,老贾的眼神微微发生了变化:

  “你,真的是效应层次吗?”

  ps:形象点说,主角就像是一股电流,可以用于使用任何的机器。

  灌入“电饭煲”里,主角和电饭煲就是一体的,也可以算作是电饭煲的一部分。

  灌入其他电器里,主角也会是同样的姿态。

  严格来说,主角没有“主体”可言。

  我很想写这种主角,但是,以我的能力,也写不出来。

  所以,把主角装进“尧言”这个壳子里,通过让他以一种第三人称的“上帝视角”,观察并“控制”这个“壳子”行动的方式来描写。

  嘛,这个点子也是写银鸦的时候,因为“第三人称”这个设定没有得到很好的执行而产生的“后续”。

  说起来,这种视角,其实还蛮“神性”的?

  一种介于“有”和“无”的状态。

  哦,不用和我说笛卡尔,我的哲学思辨和他的不一样,不用试图说服我。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体验。

  我的观点就是这样——

  你们说什么都对。

  哦,不是阴阳怪气,而是我的观点就是“什么都可以”。

  可以理解为“怎么解读意识都行”、“意识是什么形状什么结构都可以”。

  只可惜我做不到像书里描写的主角那样,能够不受身体影响,也做不到忽视“我”的概念,忽视自身的主体性。

  甚至我之所以会有这个想法,也可能是因为好奇心求知欲的影响,又或者是宏大叙事而形成的优越感,加上利己偏见之类的效应,包括现在自我剖析,也有可能是基于一种“我是在清理自己的病因”而产生的快感。

  我能力有限,无法完全剖析原因。

  之前的话还得说一遍,看到这里的朋友,对哲学没兴趣的话,可以直接跳过。

  有兴趣了解哲学的话,请去了解完整的,去听别人转述,有能力的话也找一找原本,谁也不确定这个转述和再诠释之中,会出现多少偏差。

  不过,我应该是多虑了,这书的主题是“谣言”,各位能读到这里,各位对于谣言应该也有不少防备。

  但也不一定,毕竟记忆是会变的模糊的,遗忘也是一个很危险的点呢。

  进行“判断”的时候,最好确认一下自己的记忆有没有出错。

  虽然“正经人谁写日记”这个梗流传的很广。

  但是,因为担心记忆出错,我就会把自己经历的事情和一些想法记录下来。

  以我的体验,事实就是,我的记忆会出错。

  但是,要反复确认记忆,也是一种很累人很繁琐的事情,基于人类“省事”的本能,节省能量的本能,会下意识地抗拒。

  每次想到这里,都想感叹一句。

  “简化”这个生理机制带来的优缺点,真是让人又爱又恨。

  说的有点多,抱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