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6【终章五】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应民殿。

  赵匡桓的小学同学何谦吉,虽然被皇城小学淘汰,但一直奋发读书。他读大学都是自费的,但科举却厚积薄发,考了二榜第七十八名,依靠政绩和太子赏识,如今已做了吏部尚书。

  何谦吉说:

  太子师出身的李颙,今年已六十岁,目前担任首辅。他当即驳斥道:

  何谦吉道。

  李颙说:

  何谦吉说:

  李颙说:

  何谦吉质问道。

  李颙勃然大吼道:

  赵匡桓终于出声了:

  李颙拿起笏板,捧在胸口说:

  李颙当初作为太子党的领袖,经常跟皇党官员对着干。可太子真正继位了,他又跟同僚吵起来,甚至以辞职相逼遵命火化。

  赵匡桓此时非常纠结,他当然想遵守先帝遗命,可又想按照何谦吉说的那般做。

  在赵匡桓看来,火化遗体还分成十二份,天南海北的撒在土里种树,这跟把自己亲爹挫骨扬灰有啥区别?

  何谦吉说得非常好啊,火化先帝遗物,土葬先帝遗体,各方面都照顾到了。

  赵匡桓觉得李颙有些多事儿,特别是以辞职相威胁,更是在挑战他的天子威严。

  赵匡桓看向众臣:

  大同新朝第一位状元李开继,捧着笏板出列道:

  第一届科举的探花沉蔚,已经英年早逝,榜眼张守约却还健在,目前担任商部尚书。他说道:

  阁部院大臣们,陆陆续续发表意见,两种观点的支持者几乎是对半分。

  赵匡桓看向帘后:

  一向跳脱且爱耍小脾气的费如梅,此刻缓缓说道:

  突然,一个侍卫奔进殿侧,与值守女官低声耳语。

  女官犹豫数秒,悄悄走到赵匡桓身边:

  赵匡桓问:

  女官回答。

  赵匡桓朗声道:

  一个年近五十的官员出列:

  赵匡桓说:

  众臣不知发生何事,跟着皇帝一起往外走。

  登上东华门城楼,赵匡桓呼吸一滞,胸口不知被什么东西塞得慌。

  城墙之外,放眼望去,万民素缟,视线所及全是白色。

  所有人都跪着,有的沉默,有的恸哭。

  已经担任工部右侍郎的蒲松龄,喃喃自语道:

  大臣们全都惊呆了,内心震撼到无以复加。

  这可不是谁组织的,而是百姓自发前来。

  众人登城的时候,城外又多了两三百人。估计随着时间推移,进城百姓会越来越多,到时候,皇城附近的街道全都要堵死。

  城内百姓受到感染,也陆陆续续前来,而且年轻人数量也在增加。

  年轻人,当然知道老皇帝的好,但他们终究没有亲身经历过苦日子,只听父辈诉说很难感同身受。他们被保护得太好了,特别是四十岁以下的人,一生下来就日子越来越顺。

  一万,两万,三万……十万,二十万……

  用不着等那么久,哭灵队伍迅速增加,城内百姓就来了十多万。全城的麻布卖脱销不说,但凡是白色的布料,都被人给悉数买走,甚至有人身上披的是白色丝绢。

  紫禁城周围的几条街,密密麻麻全是人,从上元县一直延伸到江宁县。

  赵匡桓把内外朝的官员叫来,吩咐道:

  随即,又唤来礼部尚书:

  接着,又把金陵府尹叫来:

  赵匡桓又把宗室叫来,对自己的弟弟们说:

  亲王们一直在避嫌,没有参与之前的讨论,总的来说还是很让新皇放心。

  赵匡桓的应变能力很强,处理事情也妥帖,完全是一个合格的皇帝。

  可惜他注定了,要一辈子活在父亲的阴影下。

  有了皇帝发话,宫内宫外都迅速运转起来。

  赵匡桓对众臣说:

  当天晚上,法国使者贝尔特朗,给路易十四写信:

  「伟大的中国皇帝,他被无数人民尊敬。我亲眼看到一个老人,跪在街头哭到晕厥,就仿佛是自

  己的父亲去世。那是多么震撼的场面,我从未想过,君主死亡会让人民如此悲痛。他们都是自发赶来的,没有人强迫,他们的痛苦发自内心。在这一刻,我理解了皇帝的称号,他为什么称自己为‘人民皇帝,。他真正做到了……」

  翌日,南京城内外的大学、中学、小学,全部设置灵堂。

  学生们首先被喊回学校,街道上的哭灵百姓,也一批一批被分流到学校。

  有些大户人家,在自家院子或店铺后院,也开设灵堂帮朝廷分流。折腾足足一天,南京城总算恢复交通,但依旧到处能听到哭声。有人吊唁之后就离开,但有人走就有人来,特别是搭设灵堂之后,本来待在家里的南京市民,纷纷跑来灵堂吊唁跪拜。

  吊唁老皇帝的人数,反而越来越多!

  亲王们全都累坏了,作为死者家属,分散跪在各处灵堂,整整跪了一天一夜都还没完,只能借上厕所的时间活动腿脚。

  这场万民祭奠活动,带给新皇、宗室、官员们强烈的灵魂冲击。

  都知道老皇帝受万民爱戴,可能达到如此地步,还是让人感到深深的震撼。

  ……

  李老汉跟妻子互相搀扶着,在灵堂跪拜痛哭之后,便打算回家,他们害怕儿子儿媳担心,甚至不知道儿子已经找来。

  可根本出不去,道路堵得水泄不通。

  足足半个小时,老两口只走了百米远,身体实在挤不动了,只能退到街边店铺外休息。

  官差送饭也没法送,只能在人群外,让百姓自己把饭传进来。一直到内城之外和众善寺灵堂搭好,外围百姓被分走,情况才稍微好转了一些。

  李老汉没得到官府的饭菜,跟妻子一起啃干粮。

  天色已经渐黑,又有个老者过来休息,身边甚至还跟着儿孙。

  李老汉问道。

  那老者说:

  李老汉说:

  容麻子说,

  李老汉说:

  容麻子说:

  李老汉问:

  容麻子说:

  李老汉说道,

  容麻子说:

  李老汉说:

  容麻子说,

  容麻子的儿子插嘴道:

  【话说,目前朗读听书最好用的app,@

  吏员官差,吃拿卡要就算贪了?笑话,真正的贪官,能把你扒层皮,骨头渣都能榨出油水来!」

  赵匡桓亲政之后,遇到的第一个危机,就是他父皇带来的。

  当年秋,全国粮价暴涨,因为农民不肯卖粮了。

  而且是普遍性的屯粮!

  与此同时,多个地方的大同银行,遭到老百姓挤兑取钱。

  赵匡桓只能增发军票和官票,让军人和官吏全用纸币。拿出国库和省府州县的财政银子,借调给银行应付挤兑潮。

  紧接着,加快清理官场,提前清查田亩,并让报纸大肆宣传。通过打击腐败,打击侵占民田,表示自己跟老皇帝一样,以此获得全国百姓的认可。

  人们渐渐发现,万岁爷虽然走了,天似乎还没塌下来。

  一直到冬天,危机才平稳渡过。

  赵匡桓惊出一身冷汗,幸好没胡乱搞新政,否则都不知道该怎么收场。

  火化先皇遗体,是在紫禁城内进行的,生怕又引起百姓的异动。

  但消息还是传出去了,骨灰被送离南京时,无数百姓夹道送行,又是全城哭嚎哀恸。

  一份骨灰安葬在紫金山,石碑还没刻好,树木还没栽种,老百姓就已经涌来上坟了。

  李老汉把几个儿子都叫回来,带着儿孙一起上山,提了足足整筐鸡蛋,还花钱买了猪头肉。

  陵园之外,全是贡品。

  鸡、鸭、鱼、蛋、酒、稻子、水果、花生、瓜子……还有许多番茄炒蛋,因为老百姓听说,万岁爷生前喜欢吃这道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