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科学种田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李国强在西洼地种向日葵,桃源大队所有人都知道了,但绝对是他们事先想不到的。

  大多数人还是持怀疑的态度。

  “这地都荒了几百年,难道没人知道能种向日葵?”

  “十有八九成不了,能不能出苗都两说呢。”

  “估计他这是病急乱投医,粮食肯定种不了,他想出个奇招。”

  “奇招往往也是险招,没什么把握的。”

  “这事不用猜,肯定不行。”

  “反正童支书说不行,那就是不行了,他那人见多识广的,一般不会瞎说。”

  “这种不成,咱也拿人家五块钱?”

  “为什么不拿?是他主动要给的,还签字画押了呢。”

  也有人私下里在家嘀咕,觉得这事不简单。

  “这瘸子背后肯定有人撑腰,要不然他哪来这么大的胆子?那块地是死地,他非得起死回生?”

  “人定胜天,可这地长不出庄稼却是我们大家共知的,他能投入那么大,要是不成,可是一辈子不得翻身了。”

  “县里都派技术员来了,这是明显的支持他呀,听说那向日葵种子还没要他的钱,这瘸子哪来这么硬的后台呀?从来没有听说过呀。”

  “县里能扶持,那成功的把握就大。瘸子百货生意那么好,却突然大病了一场,一家人也要生活,希望他这次能成功。”

  就在大家风言风语的这些天里,李国强和刘超英是每天都待在西洼,这块地现在是他们唯一的希望。

  他们也知道,此事只能成功,不能失败。

  这苗左一天没出来,右一天也没见冒头,两口子都急得嗓子眼冒烟了。

  李国强甚至每天都会刨一刨,看看种子到底有没有发芽。

  一直没有动静,两口子是心事忡忡。

  碰到一些看笑话的人经过,往往会飘过来这么一句话,“哟,看你们小心翼翼的,两口子在这儿守金子啦,”

  此时也只能苦笑一下,别的还能说什么呢?

  几天下来,不见一棵苗,他们的心沉到了谷底,完了。

  杜远征回城后也没来,这事到底怎么办,现在真没个底了。

  这天,李国强晚上睡不着觉,便跑到地里蹲着,在这儿守着,他才觉得还是有希望的。

  半夜的时候,刘超英也过来,给他带了件衣服。

  “国强,要是真不出苗,咱也没办法,别搞坏了身体。”

  “我只是睡不着,在这儿蹲着心里踏实。”

  其实刘超英心里何尝不是一样呢?

  两个人都有心思,就没有什么话说,就这么默默的坐着。

  忽然,李国强嘘了一声,然后小声说:“英子,我听到了泥土松动的声音了。”

  “什么意思?”

  “出苗了。”

  “想得美,这出苗的声儿你能听得出来?”

  “就是出苗的声音。”

  “你是不是得了癔症?”

  “英子,肯定是出苗了,我们等到天亮再看。”

  他这么一说,刘超英也是将信将疑,不知不觉中也有点兴奋起来。

  出苗,对于他们来说,现在就是天大的事。

  两个人瞪大眼睛盯着黑漆漆的地里,就这样一直到东方露白。

  李国强迫不及待地伸头去寻,还真看到了一棵出土的小苗。

  “英子,你快看,苗。”他兴奋得大声喊道。

  刘超英上前一看,还真是,马上喜极而泣。

  夫妻俩嘴里都在呢喃着,“出苗了,出苗了……”

  因为天刚蒙蒙亮,到处都是一片寂静,刚才李国强这一嗓子传得很远,几乎西山小队所有人都听到了。

  “出苗了?”

  “想不到啊。”

  “这瘸子,还真神。”

  “不容易啊,这些天他们捣鼓得不轻,要是能成,也是一件好事。”

  天一亮,就有不少人来看热闹,叽叽喳喳的,西洼地好不热闹。

  钱玄和童爱国也来了,看着稀疏的几棵小苗,他们也很高兴。

  “国强,终于出苗了。”钱玄说。

  “是啊,出苗了。”李国强回道。

  “就出这么几棵,有什么用?等于没出。”旁边一村民讥讽道。

  童爱国瞪他一眼,“你懂什么,这出苗也是有先有后的,你家麦子出苗是一起踏着正步上来的?”

  他这一吼,吓了那人一跳,“大队长,我也就是随口一说。”

  童爱国这么一说,李国强倒是心里安稳了一些,是啊,这出苗也不是着急的事,只要有苗出来,证明这地没有死透。

  接下来的几天,李国强夫妇依然是天天泡在地里,哪儿也不去,就看着出苗。

  还别说,不断有苗稀稀拉拉地钻出来,让人看着甚是欢喜。

  大概一个星期,基本出齐了,整个西洼一片生机,这可是桃源人没有见过的景象。

  奇迹出现了。

  李国强夫妇心里的一块大石头,终于落地了。

  刘娃也兴奋地围着四围跑着,嘴里喊着:“好看喽,好看喽。”

  这个时候,已经是五月底了,杜远征也从城里下来了。

  他拿着一根小尺,在那儿认真量着,还在本子上记着,难掩兴奋之情。

  “国强同志,没想到一炮打响,之前我还十分担心啦。”

  李国强一听,心想,原来你之前也没有把握啊。

  “这都是杜技术员你的功劳,要不然我是啥也长不成。”

  “现在苗是出了,下面的管理也不可掉以轻心,我们要好好做个规划,每一步都不能出问题。”

  李国强很佩服这些专业人员,他们想的就是周到。

  “小杜同志,我全听你的,你说怎么办,我就怎么干。”

  随着时间一天天的推移,向日葵苗长势还不错。

  日子逐渐恢复了平静,李国强夫妇只管打理这片希望之地。

  忽然有一天,田头来了一辆小宝车,下来几个人,都是干部模样。

  “国强同志,县里的领导来看你了。”杜远征远远的喊起来。

  原来他们是小杜同志领来的。

  李国强赶紧一瘸一拐的跑过来。

  “你就是李国强同志?”一个深色穿中山的中年男子问道。

  “领导同志,我就是李国强。”

  那人端详了一番,“身残志不残,好样的!”

  已经有人拿起相机拍照片。杜远征介绍起来,“这是县报的记者,他们要做个报道,一会儿还要采访你。”

  李国强毕竟念过高中,知道什么叫采访,就是要让他说道说道。

  “这个我可不会说。”

  “没关系的,到时候他们问什么,你就说什么。”

  不一会儿,耳听八方的童富贵跑了过来,凑到跟前搭讪道:“不知县委领导来检查工作,有失远迎。”

  刚才那个中山装便问道:“你是哪一个啊?”

  童富贵一个立正,大声汇报起来:“报告领导,我是桃源大队支部书记童富贵。”

  “童支书,不必拘谨,我们就是下来随便看看。”

  小杜马上凑到童富贵跟前,小声说:“这位领导是县委胡书记。”

  童富贵一听,大吃一惊,县高官亲自下来检查,看来这西洼不简单了。

  “报告胡书记,我们大队正在开展科学种田学习活动。”

  李国强一听,心里暗笑,这家伙真能吹,这竹杆子爬得贼溜,但当着县高官的面不好戳破他,便当着没听到。

  听他这么一说,胡书记倒是来了兴趣,便让他说说怎么开展学习的。

  这童富贵吹起来还真是一套一套的。

  “我们桃源大队已经实行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地是分给大家了,但我们支部作为基层的战斗堡垒没有放松。”

  “国家实行联产承包政策,目的就是为了调动广大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增加产量,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

  “我们这儿一直是传统作业,目前来看显然是不够的。为此,我们支部研究决定,把科学种田作为眼下的重要任务,提倡全村都来学习,利用科学方法,把农业生产搞上去。”

  好家伙,真是有口才。

  就连杜远征都佩服童富贵的随机应变,这人不做干部,那才是缺才了。

  胡书记也频频点头,说明认可了童富贵的说法,“你说说具体是怎么办的。”

  这个童富贵却说不上来,毕竟他说的本就是没影的事。

  稍微愣了一下,他马上说道:“我们的做法,就是树典型。从大队里找出有些文化的,让他们带头学习,再找些环节,让他们攻坚克难,以他们的成功,带动整体学习。”

  “比如,眼前这块地,就是我们大队李国强同志学习科学种田的成果,以前这里是百年不生的不毛之地,分给谁这地都不要,就是这样困难,我们李国强同志没有畏难情绪,而是迎难而上,克服无数未知的困难,终于把它改造成了一片良田,很了不起啊!”

  胡书记鼓起掌来,“是很不简单啊,我也是农民出身,这样的田地,哪个敢种?李国强同志有志气,善于学习,科学种田值得推广。你们桃源大队的经验,值得推广。”

  那个拿相机的人马上过来,对着胡书记他们拍了好几张,这童富贵特意朝胡书记身边靠了靠,脸上笑容灿烂。

  后来要求单独拍一张李国强的,童富贵竟然也挤了过来。

  李国强心里说,咋好意思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