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这一次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蓟辽督师袁崇焕,时年四十六岁,其部职责,坐镇辽东,驰援蓟镇。

  当喜峰口遭遇攻击,九边长城的烽火台上的狼烟依次点起来时,袁崇焕即刻率所部由山海关出发。

  以前总兵朱梅、副总兵徐敷奏守山海关。防止建奴袭关。

  以参将杨春守永平,其部三千人。

  以游击满库守迁安,其部两千人。

  以祖可法守抚宁,其部三千。

  其余诸将随行。关宁骑兵、游击将军曹文诏、祖宽在列。后续辽镇步卒将陆续进关,往抚宁、永平、滦州而来。预计辽镇将抽调五万余人参与此次京师战役。

  一路上鼓角争鸣,马蹄声急,喇叭声咽,大军如龙!

  正所谓: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

  正所谓: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

  …

  …

  在原本的历史中,袁崇焕是自宁远赴山海关途中,得知金军已破大安口,立即令麾下大将、山海关总兵赵率教率所部4千骑兵驰援遵化。

  结局所有人都知道:赵率教到三屯营,蓟镇总兵朱彦国不许他入城。赵率教只好纵马向西,驰救遵化。螨清兵有情报,赵率教中伏而死。

  惜哉!

  金兵既破遵化,往京城沿途有三个节点城市:蓟州、三河、通州。然后就可以攻京城。

  这里要剖析一二,为何螨清兵入大安口,破遵化之后,一定会往明朝的京师去?

  这个问题就好像问:德三为何一定要打莫斯科?

  稍微有点政治、军事常识的人都明白:攻打一国首都的意义!一国首都所汇聚的物资、人口、其战略地位、辐射的范围,这在战争中都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

  所以,不管黄台极沿途如何抢掠,他一定会去尝试着攻打明朝的都城。这是必然的选择!

  而对于袁崇焕而言,遵化城破,京畿震动。兵部行文给他,他的作战任务是什么?

  保卫京师?错了。是堵截螨清兵,使得其不得兵薄大明京师。

  所以,在遵化堵截失败之后,袁崇焕想要在蓟州堵截:力为奋截,必不令越蓟西一步。

  所以袁督师还是那个袁督师。敢战之心是有的,但他还是喜欢吹牛逼。

  黄台极又不是死人,为什么要在蓟州和袁崇焕主力决战?他能得到什么好处?于是不攻蓟州,而是潜越蓟州,往东北去攻顺义,再南下通州。对着地图看,他走了一个弓背,弧线。

  请注意,螨清兵为何能“潜越”?

  这里有一个很重要的军事背景:明军无法和螨清兵野战!

  这不是敢不敢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只要野战,必定会被螨清兵吃掉。这是辽东十年血战的结论!

  所以螨清兵把斥候撒出去,相当于是明图作战。而袁崇焕依赖于斥候侦查,大军据城而守。

  第二步堵截计划失败,袁崇焕决意在通州堵截。问题又来了!

  在第二步蓟镇堵截计划时,螨清兵围三屯营,另派兵急行军两天两夜,攻打迁安、永平。

  袁崇焕看也不看,亲率主力直赴蓟州城!

  在蓟州城堵截失败之后,他没有选择尾随追击黄台极,而是又想提前去堵截。这一次,他抵达河西务,位于通州东南,三河西南地区。距离京城120里。

  这一次,黄台极比他快一点,逼近通州。但同样的,黄台极没有攻通州。因为只要耽搁一点时间,袁崇焕必定能赶到通州救援。所以,黄台极不打通州,直接奔着明京师而去。

  …

  好了,在这一连串的行军布局交手之中,袁崇焕明显是输给了黄台极。

  有客观原因:螨清兵有马、骡,斥候得力。明军不能野战。

  有主观原因:天子、朝廷命他堵截。他的战术选择不对。

  那问题就这样来了!在战后袁崇焕下狱时,有人弹劾他和螨清配合,坐视螨清兵蹂躏京畿地区,有意引导金兵至京城。同时,在明亡数百年后,还有那么一群人在网上称他为袁贼。

  理由一:袁崇焕胡乱布阵,致使京师门户洞开,完全是投降螨清做派,配合作战!

  呵呵。

  注意背景。以袁崇焕的地位,手里的兵马,他率部来到蓟镇之后,蓟镇总督刘策以及其麾下的蓟镇兵马听谁的?毫无疑问,要听袁崇焕调度。

  用最朴素的观点,摸着良心说话,螨清兵入大安口,主力全部有马,速度加成,而且以明军无法和螨清野战的军事态势,谁能拦得住黄台极打到京师城下?

  你怕不是想屁吃吧!

  当黄台极是傻逼吗?这么看不起人家我大清的清太宗?骂归骂,就凭着松山之战的战绩,黄台极的履历上写个“名将”不过分的吧?

  所以说,可以说袁督师军事水平不行,可以说他喜欢吹牛逼,但绝不可以说他投降了螨清!和螨清有默契,要搞明王朝。绝不可以说他是叛徒!

  持有这种观点的人,要么是脑子不清醒,要么就是纯粹的坏!

  什么时候,在边疆拿刀子和敌人拼命、死战的军人,最后变成了贼?如果有,请在我头上也加一个吧!

  …

  …

  理由二,无旨入京,叛国。

  且先插一句题外话。黄台极往京师去,袁崇焕的堵截任务失败。他和部将在“河西务”这个地方开会,商量下一步的战略。

  副总兵周文郁说:大兵宜趋敌,不宜入都。且敌在通州,我屯张家湾,相距十五里,就食河西务,敌易则战,敌坚则乘,此全策也。

  归纳起来就是一句话:未奉明旨,不宜入京!

  袁崇焕说:“周君言是。弟恐逆奴狡诈异常,又如蓟州,显持阴遁,不与我战。倘径通都城,则从未遇敌之人心,一旦动摇,其关系又不忍言”。

  又说:“君父有急,何遑他恤?苟得济事,虽死无憾。”

  会议开完,袁崇焕率部关宁军九千,直奔京城而去。日夜兼驰,行120里,由间道急奔,抢在黄台极之前,于十一月十九日抵达京城外广渠门。

  当他抵达京师时,其实距离死期也就不远。

  因为,崇祯皇帝可以容忍他杀毛文龙,可以容忍他独霸辽东:调走满桂、麻登云,撤销辽东巡抚,但绝无可能容忍大将无明旨率部到京师。

  所以,袁崇焕下狱的时,孙承宗已经起复为督师,但并没有为他说话。边将没有旨意率兵抵达京师,这真的太犯忌讳。

  所以,袁崇焕最安全的做法是什么?在崇祯十五年,吴三桂就演示了一遍。就吊在清兵后面两三天的路程跟着。最后,崇祯皇帝还要感谢吴三桂进京勤王。

  当然,也或许袁崇焕用生命为吴三桂做了示范,所以吴三桂才会这么选择。

  明史:法司坐崇焕谋叛,三年八月。遂磔崇焕于市。兄弟妻子流三千里,籍其家。崇焕无子,家亦无余赀,天下冤之。

  …

  …

  关于袁崇焕是民族英雄,还是卖国贼,几百年来争论不休。

  “当年明月”在畅销书“明朝那些事儿”中给了一个答案:螨清的阴谋!

  螨清不断的夸奖,拔高袁崇焕的地位:没有缺点,战无不胜。只要有他在就有大明江山。吹成千古伟人。

  而如此伟人,竟然被崇祯干掉了。

  多么愚蠢,多么自寻死路,多么无可救药。

  最后,打出主题语:如此皇帝,大明怎能不亡?

  打完收工。

  当年明月写道:当然,这一切只是我的看法,不能保证皆为真理,却可确定绝非谬误。

  他写道:袁崇焕很复杂,他极英明,也极愚蠢,曾经正确,也曾经错误。其实他被争议,并不是他的错,因为他本就如此,他很简单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很复杂,他很复杂的时候,我们以为他很简单。

  他写道: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人,在那个风云际会的时代,抱持着自己的理想,坚持到底。

  即使这理想永远无法实现,即使这注定是个悲剧的结尾,即使到人生的最后一刻,也永不放弃。

  这种解读无疑是非常有水准的。

  正所谓:一生事业总成空,半世功名在梦中。死后不愁无勇将,忠魂依旧守辽东。

  督师至死,未曾放弃!

  平辽!平辽!

  这就是袁督师之所以为袁督师。

  袁崇焕是什么人?其历史地位要如何评价?

  我从教员。

  教员批示里写的是:明末爱国领袖人物袁崇焕先生…

  …

  …

  且说,历史的归历史,凯撒的归凯撒!

  崇祯二年十月底,在遵化满城士民殷殷期盼之时,在吴三桂翘首以盼之时,袁崇焕亲率关宁军主力,骑兵两万五千余人出山海关,过永平,取道迁安,往三屯营、遵化而去。

  气势如虹!

  这一次,崇祯没有要求他堵截螨清兵。这一次,真正的战略制定者是坐镇京师的孙承宗。这一次,袁崇焕身上就有崇祯的密旨:朕在京师城头,观元素用兵。

  这一次,一切将不同!

  ……………………………我是无情的分割线……………………

  百年之后的清朝史官们,在经过时间的磨砺和洗礼后,选出了此时此刻,唯一能够挽救危局的人,并给予了公正的评价。但这个人不是袁崇焕,而是孙承宗。

  翻阅了上千万字的明代史料后,我认为,这个判断是客观的。

  ——当年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