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
李钟宏领着周梓君入住酒店,他要在这里和那些能吃人的基金经理们开始接触,还好,他是从这里走出去,所以不会有陌生感。
但周梓君却还是发现这个四十来岁,头发已经黑色和白色交杂的中年人非常勤奋的遍阅关于inditex集团的各种资料。
她没算过,但感觉上李钟宏一天的睡眠时间到不了六个小时。
“来过华尔街吗?”吃早饭的时候,李钟宏问道。
周梓君嚼着披萨,摇摇头,“没来过。”
“美国呢?”
“也没有。”
李钟宏也没做什么表情,点点头从包里拿出一本书,“你在澳洲留过学,看英文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这个给你。”
书名叫,周梓君有些疑惑,“什么意思?”
李钟宏解释道:“这是一本华尔街内部人的成长记录,看完了它,你大概就知道我们所在的这个地方,到底是怎么回事儿,至于书名,它来源于一个金融的小故事。”
周梓君放在手里,说道:“谢谢,我会看的,我有预感它会让我更加厌恶这里。”
李钟宏含着笑,“你本来就很讨厌吗?”
“将一文不值的投机品包装成具有良好评级的低风险投资品……它有足够的理由让我讨厌。”周梓君淡淡的说。
李钟宏抬抬眉头,“你这个说法呢,是个好人的说法,但是你知道吗?在华尔街如果你跟别人说我是好人,那就相当于说我是蠢蛋。”
周梓君不可置否,“我不是白莲花,知道挣钱的重要性。但实际上,投身投资也的大多数人扎进去都有一种摧毁理性的原因。”
“这个行业不需要艰苦的工作,不需要太多智慧的群体行为,尤其是对于别无所长的人来说是一种实际的赚钱手段,但每一笔巨额财富的背后都有深重的罪恶,它的目标是赚钱,而不是保持纯洁,这种赚钱方式,听起来有没有点像是……娼妓?”
这段话听得李钟宏一愣一愣的,他无奈说:“也难怪,华尔街的坏是美国三大政治正确之一,普遍为人接受,唉。”
周梓君一歪头,“另外两个呢,说来听听。”
李钟宏讲:“同性恋的爱和黑人的勤劳与智慧。”
她听了噗嗤一笑,反正都是带了点讽刺意味的。她起身扬了扬手里的书:“我回去完成上司的任务了。”
“等下,”李钟宏说:“多看,多了解没有坏处,所以看完之后给我一篇报告,ok吧?”
周梓君脑门都黑了,“你不会要我写读书笔记吧?我语文老师断腿之前也一直有这个爱好。”
没想到的是李钟宏竟然点头!
“任何没有约束的任务都毫无意义,我是希望你能边看便思考,没有一位作者说的事情全都正确,而且我也想通过这篇报告了解我的工作搭档。”
服了,
但没办法,实际上她就是在李钟宏的领导下工作。
虽说作为陈子迩的旧友……可为这点小事就摆出这个东西来,她还没那么笨。
但心里好气啊,妈的,老娘都大学毕业了,在这给你写读书报告?
所以她叹着,“是,我的老大,还请问您,有字数要求吗?”
李钟宏认真的思考了一下,“我不喜欢用字数这种僵硬的要求,但既然你问了,汉字,两万吧。”
周梓君呆滞,
我的哥老天,是不是英文写多了,对汉字没概念了?
……
……
陈子迩要寻找另一个人搭档鲁学恒去往香江,他让粱胜均给他推荐一个,关于记述,老梁懂的更多。
还有……
公司里,陈子迩问他,“苹果乔布斯最近有什么动静吗?”
“乔布斯?”粱胜均倒是知道之前这家公司和己方的交错,“没听说啊,怎么了?”
陈子迩抵着下巴说:“苹果也在开发类似产品,而我很久没听到关于他的消息了。”
粱胜均其实没想过苹果的事。
“你觉得,乔布斯会是我们的竞争对手?”
陈子迩说:“必然是的。”
原时空,苹果开发成功应该就是今年的事情,受他影响,按常理思考应该是拖慢了人家的速度,毕竟原先属于他的人和技术都被截胡。
但实际上……换个角度去想,spod的出现很有可能给人以某种灵感。
创新永远是比模仿难的。
尽管苹果一向以创新自居,但很抱歉,在陈子迩的概念里,这家公司的产品已经将技术和人的潜力发挥到了极致,不然也不会这么大的成功。
所以要说靠自己纯创新超越spod,他不太信。
有自信,也有对对手的重视,到底有个追逐者,不是坏事。
陈子迩对粱胜均说:“我们的下一代产品,不能还只停留在概念里了。”
乔布斯在硅谷很有名气,粱胜均不会小看这个人,尤其是苹果已经半死不活,结果他一回来竟然还能东山再起,了不起。
“是,陈总,我会主抓这方面的工作。”
乔布斯没有放弃手持音乐播放器项目,
遇到困难,便将自己认定的项目砍掉选择放弃的行为,绝对不会是史蒂夫·乔布斯这个男人做出来的事。
强如微软也丝毫不曾让他感到害怕。
一千首歌的硬盘,苹果也能买到,
存储和解码芯片也不是陈子迩的公司自己生产的,不外乎是来自英特尔、三星、东芝等公司,苹果自然也能采购。
耳机、电池全都如此。
至于软件部分,那是苹果强项,传输速度,支持格式,处理程序这些都好解决,某种程度上甚至能比spod做的更好。
当初陈子迩之所以能成功,也是因为这个产品的技术难度没有那么夸张,比手机或是芯片真的差多了。
所以带来的隐患自然也是很容易被追赶。
时间能解决这些,
不能解决的是那个中央控制转轮的天才创意,这一点困惑着乔布斯和他的爱将乔纳森·艾维。
真的,就差一点。
但是也只差一点。
或许是到2001年了,陈子迩再也无法忽视,他还是有些期待的,想着太平洋另一端的男人时,有人敲响了他的门,粱胜均推荐的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