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切入点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最快更新重生之似水流年最新章节!

  第383章切入点

  京城十一月末的天气冷的让人不舒服,不似尚北冷的通透,冷的干脆。

  属于穿的多热,穿的少又冷,还大风小嚎的吹得面皮生疼。

  齐磊和杨晓缩着脖子,靠在车上,笑呵呵地看着唐小奕和君欣卓在那腻歪。

  晓儿,“还别说,对疯子挺好的。”

  齐磊点点头,由衷替唐小奕高兴。

  过了一会儿,徐小倩从楼上下来,也和齐磊、晓儿一样缩缩着脖子。

  “搞定!”

  唐奕见她下来,迫不及待地往车里钻,还不忘嚷嚷,“咱们哪儿去啊?”

  众人异口同声,“回家!”

  就这破天儿,真的哪儿都不想去,不如回家,抱着暖气片,吹会牛皮。

  路上,君欣卓和徐小倩去西街的市场,买了些鸡鱼肉蛋什么的。。。

  一来,给家里补充弹药;二来,好久没正经的一起吃顿饭了。

  下午,在电建北院那间很普通的房子里,便有了这样的画面:

  晓儿和齐磊抱着吉他窝在沙发上,哼哼唧唧不知所谓的唱着歌。

  唐小奕在公共区的电脑前,呲牙咧嘴的砍着。

  厨房里,徐倩和君欣卓围着围裙忙活,时不时还会穿梭于客厅之间,向三个甩手掌柜投喂。

  比如,红肠、刚出锅的排骨什么的。

  徐小倩管齐磊,君欣卓管唐奕,至于杨晓…两边都沾光。

  笑闹之间,君欣卓很自然的融入到了团伙之中,就好像本来就有她这个人一样。

  齐磊也通过一下午的时间,对君欣卓有了不少了解。

  她是河南邓州人,

  却有着江南女孩的婉约之气。

  比唐奕大三岁,父母在她很小的时候就过世了,算是孤苦无依。

  不过,和协和医院里那三小只不太一样.。

  君姐姐过的并不凄惨,父母搞收藏的,留下不少家底。严格意义上来说,这还是个小富婆。

  用她的话说,没钱了卖个碗就好了。

  听的齐磊直咧嘴,啥碗啊?还挺值钱?

  ……

  饭做好了,众人懒得上桌,就在茶几上胡乱摆开,吃吃喝喝。

  仿佛又回到尚北的平房小院儿,突出一个随意。

  而徐小倩还不忘感叹,“唉,咱妈们要知道咱们今年不回去过年,不定怎么骂咱们呢!”

  齐磊一听,也是无奈,“骂吧!大不了手机关机。”

  今年比较特殊,很多事儿都赶在过年前后,所以还真回不去了。

  比如,畅想那边,南老终于有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还要通过最后的集体讨论。

  比如第二季,让唐小奕回归的呼声很高。可毕竟他还在上学,所以拍摄只能放在寒假。

  比如,小马哥那边终于和反微软联盟的接上了头儿,时机终于等来了,年后小马哥就得披甲出征。

  再比如雏鹰班,董北国一个劲儿的嚷嚷让齐磊管管那帮小子。

  可事实上,雏鹰班第二期,齐磊就没露过面儿。

  还有三石游戏那边,耿大爷一直在念叨,不能光一个,得物色新游戏。

  等等等等吧。

  都赶在一块儿了,02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最忙碌的春天。

  这也是为什么这个下午,众人如此随意,却又如此珍贵的原因。

  尚北的小院离他们越来越远,伴随着小伙伴儿们蹲在马路牙子上吹牛,和徐小倩手拉走游荡在无人街道的日子,也越来越远了。

  “呼……”灌了口啤酒,“其实我挺后悔的。”

  大伙儿抬头看着他,“后悔啥啊?”

  齐磊呲牙,“你们说咱是不是脑子有包?那年夏天,卖特么什么袜子呢?”

  齐磊倔强的认为,一切的开始,都是袜子。

  不卖袜子,就没钱,没钱也就不用开网吧了,也就没后面一系列的连锁反应。

  “还有!不卖袜子就没有省台的专访,也就认识不了李春燕,更没有后面又认识了老北。”

  “说不定,咱还在尚北没心没肺呢!”

  此言一出,众人极尽鄙夷,典型的得了便宜还卖乖。

  徐小倩率先反驳,“不卖袜子,你在我眼里顶多就是个油嘴滑舌的小屁孩,我会看上你吗?”

  齐磊,“会吧?”

  杨晓却道,“不卖袜子,那你和寇仲琪他们也不会推迟出游的时间吧?也就不会带上我喽!”

  “咱们不认识了。”

  唐小奕则是是打着圆场,“别听他的,不卖袜子,他开个屁的大g?还人五人六的呢!”

  众人点头,皆以挤兑齐磊为乐。

  齐磊懒得搭理他们,这时唐小奕又道,“对了,南大爷到底要怎么发展畅想啊?”

  “要不你告诉他,等等我,等我毕业了,哥带着他飞!”

  杨晓一听,又开始鄙视唐奕,“这话你应该自己和南大爷说,看他踹不踹你就完了。”

  众人哈哈大笑,矛头彻底对准唐小奕。

  齐磊起初以为唐奕也是脑袋一热,胡说八道。

  可是,后来唐小奕又问了一遍,齐磊才知道他是认真的。

  而且,唐小奕的一句话让齐磊更为惊讶。

  他说,“不开玩笑,老子学材料化学,为了的就是给南大爷帮忙!”

  这句话的重点不在于唐小奕的决心,而是,齐磊清清楚楚的记得,唐奕前世学的是基础化学,而不是什么材料科技。

  这家伙已经和原来不一样了。

  对此,齐磊很高兴,“行啊,那说不准南大爷将来还真得指望你呢!”

  唐奕一听,“怎么讲?”

  齐磊,“畅想的技术战略,就是从基础材料入手。”

  原本,南老是想把芯片设计这一块捡起来,毕竟他在畅想的时候就做过,有一定的基础。

  可是,这事儿都没到齐磊这儿,被王振东给说服了。

  王振东不同意南老继续走芯片设计的老路,有两个原因。

  第一,畅想的那点老底子已经过时了,意义其实不大。

  而且,在芯片设计领域,国外的几家大公司已经占据了统治地位,想后来居上有点不切实际。

  再加上,芯片设计是一个巨大的投入,三石公司也好,畅想也罢。

  一个靠游戏支撑着整个战略布局,又是博客,又是系统的,这些现在都是赔钱的。

  另一个,就是个代工厂,赚取最少的利润。

  这两家加一块儿,别看市值不小,齐磊都快成首富了,可其实没那么赚钱。

  两家一年有个十几亿、二十几亿的就不错了。

  这点钱,扔到芯片领域,风险太大了,不能把全部身家都压进去吧?

  第二,王振东知道,hw的任老爷子很欣赏齐磊,和他的关系也不错。

  在一次接触之中,齐磊提到了芯片的事儿,任老表现出要在这个领域提前布局的意愿。

  虽然还没赴之行动,但是,hw海丝已经提上日程了。

  王振东对南老说,国内资源本来就匮乏,既然hw在做,那我们就没必要把资源也倾斜到芯片设计领域。

  不如从别的方向入手,两条腿走路,各自突围,最后也许还能来个胜利大会师。

  南老被王振东说服了。

  后来,又专门跑到北广和齐磊深谈了一次。

  齐磊也同意王振东的想法,可是不搞设计,南老又想搞制造,这回被齐磊给否了。

  无论是最后一环的加工,还是制造设备生产,也都是巨头林立。

  而且投入也不小,咱们现在玩不起的.。

  最后,齐磊给南老的建议就是,不妨从基础材料做起。

  像是单晶硅、光刻胶、绝缘材料,以及单介质气体材料等等。

  这些东西,虽然市场盈利不大,都是小打小闹。

  可是,一来,目前市场比较分散,有机可乘。

  二来,这东西不像芯片设计,失败了,什么都剩不下。

  基础材料的研究,到什么时候都不过时。只不过,相比设计和制造,投资回报率没那么高。所以,正经在这上面钱大力气的很少,也不太受资本青睐。

  可这对齐磊来说,反而是好事。

  况且,这个齐磊花得起。

  成立一个材料研究中心,高薪请几个研究团队,一年扔几个亿,问题不大。

  唐奕听齐磊给他说了一通,兴致很高,“这个好这个好!以后我就管一摊,行不行?”

  齐磊听乐了,“你?好像差点意思。”

  唐奕,“瞧不起人呢?”

  齐磊,“老北已经在国外联系专家团队了,诺奖级别的。”

  “啊?”唐奕一怔,“诺奖级别?人家愿意来咱这儿吗?”

  此时不像后世,一抬头,大把的国外顶尖人才,顶尖团队落户中国。

  这年头,哪个诺贝尔奖得主要是来中国发展,中国人自己都不太相信,西方能认为这人脑子有问题。

  不过,齐磊却道,“只要钱给的到位,条件开的足够好,挖来一两个团队还是没问题的!”

  齐磊没别的,就是敢花钱,千万挖不来,那就以亿计。

  真是那种在学术界横着走,也能给国内材料领域带来突破的,十亿也不是不能考虑。

  唐小奕听的直砸巴嘴,“都说我是疯子,你特么也不是啥正常人。”

  这么砸钱的?

  “不过,话说回来,咱要是真能拉回来这个级别的团队,那可牛x大了!”

  他上大学的第一课,导师就给他们讲中国化学工业发展的心酸史。

  唐小奕本来就热血,听的那叫一个憋屈,全都是眼泪。

  齐磊看他那个样儿,也只是笑笑。

  其实他也盼着这事儿能成。要是能挖过来几个学术大牛,会少走很多弯路。

  至于为什么不考虑用国内的专家?不是咱们的专家不行,而是还没到时候。

  还没到他们出成果,登上学术顶峰的时候。

  后世很长一段时间,蚣蜘,还有一些不名所以的吃瓜群众,拿中国没有诺奖,拿日本一年一个一年两个,由此判定人家就比你强来说事儿。

  而且喷的不是技术比咱们强,由此抨击学术体系,还有中国人不行。

  纯属特么是扯淡!

  这么说吧,诺贝尔奖,是拿钱堆出来的。

  这个拿钱堆,可不是看谁钱多就发给谁,而是指学术成果是钱堆出来的。

  从理论团队到实验器材,从学术环境到投入,不是八九十年代的中国玩得起的。

  之前举过一个例子,动辄几十万、上百万美元的科研仪器,在中国一所大学有那么一两台,全体师生轮着使。

  还是个旧的。

  可是在斯坦福,在哈佛,恨不得人手一台。

  拿什么和人家比?

  说句掏心窝子的话,就这么穷,再加上国外禁运、学术封锁,中国能在大多数领域不落后太多,甚至个别领域拔尖儿,已经是“中国科研工作者牛x了”。

  至于为什么倭国一年一个诺奖,咱们没有?

  这都不是穷的事儿了,而是无知。

  诺奖不是你今年出成果,明年就能拿诺奖的。得奖周期,二十年起步。

  也就是说,假如2001年出来的科研成果,起码要经过二十年的学术认证,奖项才会将你纳入评选环节。

  所以,倭国的那些诺奖,都是七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的产物。

  那个时候的倭国,春秋正盛。

  而七八九十年代,我们国家什么样?刚刚恢复高考啊!

  如果诺奖是公平的,不考虑东西方对抗的政治因素,那么我们扎堆拿诺奖的时候,应该在2030年以后。

  此时的2001年,国内的学术专家不是没有牛人。

  有!但是,要么国字头,要么还需要成长,也需要眼界和自信。

  实话实说,真没有外来的和尚好用。

  齐磊给唐小奕解释,这货还不服气。

  “切!反正我觉得,俺们学校的那些老师都挺牛的,不比国外的差!”

  齐磊心说,怎么这么犟呢?

  正要和唐小奕争一争,却是君姐姐看两人嚷嚷的激烈。加入进来。

  “聊什么呢?”

  唐小奕登时把他的思路和君欣卓说,“你就说,咱学校的牛人多不多吧?”

  却没想到,君欣卓没和唐小奕站一个阵营,反对齐磊道,“别听他的,在他眼里,什么都是自家的好。”

  话锋一转,“说起国外团队,我倒是知道一个德国人,你可以试试。”

  齐磊一挑眉,“哦?说说看?”

  君姐姐,“这个德国人是搞微电子材料的,之前是arm公司的核心科学家,有自己的研究团队。不过,他现在正在吃官司。”

  齐磊皱眉,“吃官司?”

  君姐姐,uu看书“对!因为实验室养了两只猴子,被动物保护协会告了。”

  齐磊,“……”

  ……

  。

  ps:君欣卓的出现,很多人又在猜了。

  其实没什么,老读者可能会有点感叹,用你们的思路去理解就行了。

  声明:她不是从宋朝穿过来的。

  为什么安排这么一个人物返场,是很后期才会填的一个坑。

  新读者也不用去补大宋,更不用担心有超出都市逻辑的情节,当她是一个新出现的角色就好,不会增加阅读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