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零九章 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对于李老蔫一家的遭遇,朱翊钧有颇多的感触。

  这个人穷,是因为他孩子多吗?

  只能说孩子多有一定的原因,但并不是主要原因。以李老蔫的能力和本事,加上他勤劳肯干的媳妇,虽然不一定有多么大富大贵,但是养活这几个孩子应该没什么问题。

  看看那些有钱有势的大户人家,他们哪一家不是拼命的生?

  一个女人还不够,娶十个八个女人在家里面生。

  还有宗室,这些大明朝的藩王、那些皇亲国戚,他们生起孩子来更加不要命,反正生完了有皇家为他们养。

  李老蔫的问题其实就是大明朝的问题。

  你的确是有本事,但是你得不到相应的好处。你被压迫、被剥削,你的付出换不来应有的报酬,这就是大明朝的问题所在。

  像李老蔫,他没有那么精明的头脑,也不会做生意,但是他有手艺,平日里踏实肯干,种地也能安安稳稳的度日。

  可是他没有地,只能去租种孔家的地,收获的大部分都要分给孔家。除此之外,他的手艺也不能给他带来收入,反而因为会这门手艺,平日里还要被人压迫,白白的帮人做东西。这叫什么?

  这手艺反而成了他的累赘。

  可是当世道变了以后,好处就体现出来了。李老蔫有了自己的地,就有了温饱的基础。而他的手艺也被商号看上,现在只要手艺传承下去,他们家甚至都会成为小富之家。

  以前为什么没人敢找李老蔫做活?

  因为李老蔫是孔家的,没有人敢来孔家挖人。

  即便你有手艺,即便有人看中了你的手艺,也没有人有这个胆子挖你。现在不一样了,这就是改变带来的好处。

  朱翊钧站在原地,突然明白了一点事。

  上辈子自己出生比较晚,没有参加过轰轰烈烈的革命。压在人民身上的三座大山,在自己听来只是一种词语、只是政治课本当中的一些事。自己从来没有真真正正体会过三座大山。在自己穿越之前,资本虽然横行,但是没有到成为大山的地步。

  可是在大明,在这山东,自己终于体会到了什么叫做压在人民身上的大山?

  孔家就是压在山东百姓身上的大山。

  现在把孔家推翻了,百姓的日子就好过了。把土地分给百姓,百姓心里自然也就明白谁才是为他们当家作主的人。日子好过了,生活有了奔头,百姓才有了希望,国家也才有了希望。

  朱翊钧两人很快就走过了李老蔫家的院子。

  转头看了一眼,朱翊钧缓缓地露出了笑容,收回了目光。

  这座院子,恐怕永远都会存在自己的记忆里了。

  两人往前走了不远,就来到了村庄里的小广场,广场后面就是这个庄子的祠堂。

  现在祠堂前面聚集了不少人,大家正在轰然叫着好,也不知道在干嘛。

  李文达见朱翊钧伸着脖子往里看,问道:“白公子没见过?”

  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没见过。”

  “说书人来了。”李文达笑着说道:“这些走乡下的说书人其实也是讨生活的人,每家有喜事的时候,他们都会来讨杯喜酒喝。当然了,大多的时候都是主家请他们来的。平日里他们很少过来,不过闲暇的时候也会走村串巷的说一段。大家也都爱听,随手扔赏钱给他。”

  闻言,朱翊钧点了点头。

  这些说书人恐怕就是外务府的人,下来也是为了搞宣传。

  在外务府有一套非常完整的宣传机制,最底层的就是说书人,走街串巷。他们说书也不是白说的,都是有工钱拿的,想糊弄人也不成,上面的人会有下来巡查的。如果知道你没来说,你肯定会受到严重的惩罚。

  他们都愿意下来说,因为有钱赚。又不是让你白说,村子里面给的赏钱不是钱吗?

  朱翊钧拉着李文达走了过去,很快就来到了台下。

  周围围了很多人,原本朱翊钧以为根本就进不去了。没想到庄子里面的人见到李文达之后,都给他让出了一条路。

  看到这一幕,朱翊钧转头看着李文达,笑着问道:“没想到李公子在庄子上还很有威望。”

  “都是他们抬爱。”李文达笑着说道:“我只是庄子上的教书先生,他们这么做也是对我的尊重而已。”

  朱翊钧点头,现在明白了为什么李文达那么狂热了,搞不好这个家伙也是外务府的人。

  皇庄里面的教书先生全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他们除了教学生识字以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灌输一些思想。虽然没有到教学生“什么是压迫、什么是剥削”的地步上,但是也会教他们明事理,教他们明白怎么样做一个真正的人。

  西苑孤儿院的第一批人都已经放出来了,现在就分布在皇庄的各个岗位上。有很多都做了教书先生,朱翊钧在这方面非常看重。

  眼前的这个李文达不是孤儿院出来的,不过从他刚刚说的那些狂热的话就能看得出来,这是一个自己的狂热支持者。

  朱翊钧两人很快就来到了前面,一起看向舞台上。

  这一刻,朱翊钧发现说书的居然不是一个人,而是两个人。

  难道他们已经衍生出相声来了吗?

  果然,人民群众的创造力是无穷无尽的。

  见朱翊钧有些不明白,李文达笑着说道:“白兄没见过吗?”

  “说书的倒是见过,但是两人一起的没见过。”朱翊钧摇了摇头说道。

  “因为他们在说故事,”刘文达笑着解释道:“一个人演不过来。听他们说,准备再增加几个人。”

  拉场戏吗?

  古话剧?

  相声剧?

  朱翊钧的心里面闪过了几个词,不过都没有说出来。

  不管是什么,只要下面的人喜欢就好了。看看周围的百姓,看着乐呵呵的,好事。

  一边的李文达语气有些幽幽的说道:“海大人的故事还真的是经久不厌,每一次说海大人的故事,百姓们都会跑过来听。”

  他的语气之中满是羡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