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学生弹劾老师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张居正夺情之事,支持的人总共有两种,一种是投机倒把之人,觉得这个时候是拍马屁的好时机,于是一拥而上,狂拍张居正马屁。

  他们说张居正乃国家栋梁、国家柱石,大明百废待兴、皇帝年幼,正是离不开张居正的时候。这个时候怎么能让他走呢?自古忠孝不能两全,相信张居正的父亲能理解。

  另一种是支持张居正改革的人,说法基本和拍马屁的人差不多,不过他们是真心实意的觉得张居正应该留下,不能给那些人机会。一旦给了那些人机会,事情会变得更麻烦。

  到了那个时候,新政没了,他们这些人还会遭到清算。所以张居正不能走。

  目的虽然不同,双方用的理由都差不多,把重点都放在了大明需要张居正上。

  一旦张居正离开,大明就危险了。

  看着这些人的说辞,朱翊钧不知道为什么总想笑。

  倒是反对派的说辞有点意思,也是朱翊钧比较关心的。

  反对派总共分为了三类人。

  第一类就是觉得张居正新政不妥的人、利益被触及到的人,他们迫切地需要张居正回家,拿回自己的利益。最好趁着张居正回家这段时间,把新政推翻。

  第二类人,是理学的捍卫者,或者说是卫道士,觉得张居正这么干简直就是违背了读书人的原则、枉为读书人,更不是儒门众人。此举大逆不道,简直枉为人子,所以张居正必须回家,夺情绝对不可以。

  最后一类人比较有意思,他们都是张居正的亲信,甚至还有学生,打着的旗号是为了张居正好。

  首先是吏部尚书张瀚,这个人反对自己应该是张居正万万没有想到的。

  当时朝廷推举吏部尚书,首推左都御史葛守礼,之后是工部尚书朱衡,然后才是张瀚。

  张居正厌恶葛守礼鲁莽、朱衡骄傲,因此特地提拔张瀚。

  张瀚的资历很浅,因此凡事唯张居正是瞻。这几年凡是牵扯到官吏的改革,张瀚从来没有掉过链子;哪怕是推成考成法得罪了那么多官,张瀚也没有退缩过,一直以来都是张居正的心腹大将。

  可就是这么一个人,站出来反对张居正夺情。

  朱翊钧让吏部来做这件事情慰留张居正,让他夺情。结果张瀚不干,就当没这回事。

  结果这边还没搞定,其他地方也闹出了幺蛾子。

  张居正有一个学生叫做吴中行,这个时候也上了题本,目的只有一个:弹劾张居正。

  吴中行认为张居正不应该夺情,应该回家。

  现在这份题本就在朱翊钧的手里面。

  看着手中的题本,朱翊钧感触非常深。

  吴中行这份题本写得真的非常不错,开篇就很给力,“居正父子异地分暌,音容不接者十有九年。”

  张居正已经十九年没有见过他爹了。看起来是在陈述一个事实,可是让人读起来就觉得吴中行在说张居正不孝。

  后面又说,张居正应该立刻赶回去守孝,这才是谨守圣贤义理、祖宗法度。并且还说“事系万古纲常,四方视听,惟今日无过举,然后后世无遗议。”

  之后,吴中行还把题本的副本给了张居正,认为张居正这么干给天下的读书人做了一个很坏的表率。

  你为了权势,居然罔顾孝道,罔顾三纲五常,简直枉为读书人!

  说白了,吴中行觉得张居正背离了读书人应该遵循的道,也就是规则。

  你清查土地、改革、反贪腐,这些都没问题,得罪了人都没关系。但是你背弃读书人的伦常,这我绝对不能够原谅你。

  朱翊钧手指敲打着题本,脸上露出了笑容。

  有意思,真有意思。

  事实上,像吴中行这样的人不但有,而且还很多,甚至有的时候这样的人比政治上的敌人更麻烦。

  那些贪官污吏反对张居正,弄死也就是了,没什么可说的。

  可是吴中行这样志同道不同的支持者,处理起来很是棘手。

  在朱翊钧看来,大明朝的改革需要做的就是解放思想。

  很多事情都要重新弄,尤其是在思想方面最为重要。

  现在的理学已经腐朽,跟不上时代的发展了。“存天理、灭人欲”那套就应该摒弃掉。

  作为后世穿越来的人,朱翊钧非常清楚,没有一个好的指导思想,没有一个好的主义,你还想发展?

  路线之争,思想之争,人脑子都能打出狗脑子。

  沉吟了片刻,朱翊钧抬起头对陈矩说道:“走,去一趟母后那。”

  “是,陛下。”陈矩连忙答应。见到朱翊钧已经走了,连忙迈步跟上。

  朱翊钧来到李太后这里的时候,李太后正愁眉不展。

  外面的消息闹闹腾腾,也没个准信,让李太后心里面没什么安全感,饭都少吃了一碗。

  “母后。”朱翊钧对着李太后行了礼。

  “免礼吧。”李太后摇了摇头,有气无力的说道:“又有什么事情了吗?”

  朱翊钧点点头说道:“吏部那边不同意慰留张先生。吏部张瀚还没有什么动作,不过这事应该就快解决了。”

  “之前御史曾士楚、吏科都给事中陈三谟倡疏奏留,现在名单上的臣子们都已经上了题本,大家都希望张先生留下。看来张先生还是很得人心的。”

  朱翊钧说到这里也没笑,反正是李太后松了一口气。

  “不过这里有一份题本,让孩儿一时之间不知道该怎么办,还请母后帮忙看看。”

  说着,朱翊钧就把题本递了过去。

  李太轻轻点了点头,伸手接过题本。

  翻看了一眼,李太后的脸色就沉了下来,抬起头看着朱翊钧说道:“这个吴中行是什么人?”

  “刚刚听皇儿的意思,满朝都同意,非常和谐。这个时候吴中行跳出来,而且让皇儿觉得不太好办,这是为什么呢?这个吴中行的地位并不高,翰林院的编修而已。”

  “这个人是张先生的学生。”朱翊钧有些尴尬。

  谁能够想到自己的学生站出来反对老师呢?

  而且言论还如此的不客气。

  事关张居正的学生,朱翊钧觉得棘手也就正常了。

  李太后想了想问道:“陛下准备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