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五十五章:有输有赢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朝堂之上,无论多么紧张的时刻,都总有一批看热闹的人。

  随着沈敬斩钉截铁的一句话,在场的文武百官,顿时将目光都集中到了林聪的身上。

  不得不说,这一招逼上梁山,玩的是巧妙之极,果然不愧是王天官带出来的人。

  应该说刚沈敬对林聪,叶盛二人的评价,的确有些过分,甚至已经涉及到了人身攻击的水准。

  真要是王文这么做也就罢了,但是,沈敬明显没有这个份量,所以这种情况下,沈敬其实面临的状况是不利的。

  要是林聪真的辞官了,那么连带着沈敬此后的仕途,也必然会变得坎坷万分。

  但是,所谓软的怕硬的,硬的怕横的,横的怕愣的,愣的怕不要命的。

  这朝堂上软弱之辈甚少,愣的也不多。

  像是林聪,叶盛这些人,就是那硬的,刚刚沈敬对骂的举动,就时愣头青一样的举动。

  可现在,沈大人手段升级,上来就成了那不要命的,可就不好对付了。

  这林聪以辞官相要挟,沈敬就喊着要磕头赔罪,虽然大家都知道,最终不可能真的闹出这样的状况。

  但是,万一林聪要是敢堂而皇之的认下来,那沈敬此后在朝堂上,可就算是彻底抬不起头来了。

  这般魄力,可不是一般人有的。

  当然,效果也是明显的,一下子就给林聪逼到了死角。

  应该说,沈敬这话看似平常,但是实则问的极其刁钻。

  前一句说问心无愧,是瞄准了林聪和叶盛的名声道德,后一句说毫无勾连,是拿捏着难以抵赖的证据。

  前者林聪可以昧着良心说出来,但是后者,远远不在他的控制范围内。

  说白了,这次的朝会,为了‘劝谏’天子,他们这些言官,的确提前做了准备。

  当然,肯定是达不到结党的地步,最多就是相互商议,到了朝堂上该如何配合而已。

  但是要说毫无勾连,就未免有些自欺欺人了。

  这本来不是什么难以启齿的事,但是闹到了这等地步,林聪就有些进退维谷了。

  他要是承认呢,这面子就丢尽了,而且,还很有可能会被沈敬进一步污蔑为结党营私。

  不要怀疑,沈敬绝对干得出这种事。

  大伪似真,大奸似忠的话都说出来了,再泼个结党营私,裹挟朝议的脏水,简直是毫无压力。

  但是,要是不承认的话,这京城当中,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想要隐瞒消息,可并不容易。

  就算不谈现在势力日渐扩大的东厂,单说这些和他通过气的言官们,人数就不在少数。

  一个秘密,知道的人多了,就不是秘密了。

  林聪好歹也是在官场上厮混了这么多年的,防人之心不可无的道理,他还是清楚的。

  今天他要是敢在朝堂上这么说,那么保不齐明天就有人把消息传到了皇帝的耳朵里。

  更重要的是,无论他们愿不愿意,但是终归圣旨以下,礼部的钤记过几日就能发到他们的手中。

  到时候有些人密奏往上一递,林聪连人都找不着。

  所以,这话是肯定不能说的。

  但是,如今满朝上下都盯着他,气氛已经顶到这了,他的官帽都已经自己摘了,难不成,要唾面自干吗?

  一时之间,林聪犯了难。

  见此状况,沈敬在一旁冷笑不已,正要继续出言相激,却听得一旁的叶盛开口道。

  “陛下明鉴,朝廷政事乃群臣共议,无论是此番涉及的边防军务,还是张蓥,李锡获罪之事,皆非机密,连日以来,朝野上下议论纷纷,各抒己见,此本常事尔。”

  “兼听则明,偏听则暗,君臣同理,科道御史有谏诤之责,自当慎之又慎,再三考量,方敢在御前进言。”

  “故而,臣不知沈大人到底是何居心,在陛下与文武百官面前,强要逼问林大人是否曾和其他言官有过商讨之举有何意义?”

  “难道说,沈大人是觉得,朝堂众臣都应当是闭目塞听,仅凭一己之论,便妄言朝事之辈吗?”

  这番话说的理直气壮,但是,其实已经是在变相的解围了。

  朝堂之上,毕竟还是要讲道理的。

  沈敬话说的狠,可也的确有些不切实际,就像叶盛说的,这些事情都不是机密,所以,朝野上下一直以来都议论纷纷,并不只有林聪等人在私底下交换意见。

  当然,这话林聪自己是不能说的,因为他来说,就显得有些狡辩的意味,只有叶盛开口,说服力才会更强。

  一是因为,沈敬针对的人不是叶盛,二也是因为,叶盛在朝堂士林的名声,要更好一些。他说出来的话,也更让人信服。

  不过,这话说的再理直气壮,其实也有些服软的意思。

  沈敬冷笑一声,立刻便道。

  “所以,叶大人的意思是,林大人不敢做这个保证?”

  “既是如此,那刚刚林大人红口白牙,口口声声说沈某污蔑于他,现如今,到底是谁在污蔑谁?”

  “沈大人,你这是强词夺理!”

  叶盛也明显有些生气,眉头紧皱,道。

  “朝臣之间议论朝务,商议政事,这是常事,既非勾连,亦非结党,你方才无凭无据,指责林大人勾结串联,纠结朋党,自然是污蔑。”

  “何况,此处还是殿上君前,你方才举动狂悖,自当受人弹劾。”

  “强词夺理?”

  不得不说,沈敬继承了王天官的一贯风格,那就是越战越勇,叶盛越是言辞振振,他越是不肯让步,冷哼一声,道。

  “我看叶大人才是胡搅蛮缠吧?”

  “陛下圣旨以下,清清楚楚,无可置疑,但是你和林大人却蓄意纠结一帮科道言官,在朝堂之上言之凿凿,为罪人求情,更是欲污蔑陛下圣明,沈某竟不知你又是何居心?”

  “再说了,到底是商议讨论,还是纠结聚党,岂能凭你一句话而定,陛下,臣请将叶,林二人拿入诏狱,彻查二人是否有结党聚众,因私废公,率众逼谏之举!”

  这话说的可就严重了。

  如果说刚刚还在殿前对骂的范畴内,那么,随着沈敬的这句话出口,性质可就变了。

  一旦动用了诏狱,那可就真的闹大了,一时之间,在场的不少大臣都变了脸色。

  尤其是最前头的几个重臣,原本还在兴致勃勃的看着底下吵架,这会都不约而同的看向了王文。

  那意思是,过了啊,老王,别闹的太大了……

  看着底下的沈敬,王文也皱了皱眉,他是知道沈敬的性格的,向来吃软不吃硬。

  他现下如此咄咄逼人,看来刚刚着实是被气急了。

  不过,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也的确不好再袖手旁观了,征询的看了一眼旁边的陈镒,见对方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王文心中大致有了底,上前道。

  “陛下,臣以为张蓥,李锡二人违抗圣命,越权妄议之事已明,不必再议,吏部按陛下旨意,已拟令张蓥降为九品主簿,李锡降为八品县丞,以警朝野上下,请陛下御准。”

  说着话,王文从袖中拿出一份公文,呈递了上去。

  不得不说,这位天官大人,还是护短的。

  他上来不提沈敬和林聪等人的争执,直接便说张蓥,李锡二人的处置,其实便是表明了态度。

  不过,王文不提,不代表天子就可以不理。

  公文送到了御案上,朱祁钰扫了一眼,却并没有立刻提起朱笔批复,而是看着底下的群臣,道。

  “方才诸卿所言,皆有各自道理,自然,也有偏颇之处。”

  “朝廷向来不以言罪人,这是典制,但是,张蓥,李锡二人确非因所言之事而罪之。”

  “朕改科道言官之品级典制,非为阻塞言路,实为畅通言路尔,太祖立国,定士农工商,朝廷上下各安本位,方能国泰民安。”

  “言官上传下达,谏诤讽议,堪称国之柱石,然则近年以来,王振擅权,官场世风日下,文者推诿渎职,武者忧惧避战,屡屡有此事发生,又朝中大事频繁,诸臣难安本位,风气浮躁。”

  “当此之时,正是科道发挥作用之机,朕赐钤记与各科道御史,是望诸卿能担当朝事,一心为公,况谏奏递于御前,亦非无人可见。”

  “除朕之外,内阁大臣及六部公卿,若有必要,皆得预闻,若卿等以为事关重大,不得不明奏于朝堂上,亦有流程法度,尔等宜遵行之,善体朕心,不可妄加揣测。”

  这番话说的温和,话里话外,都在表达对科道的倚重之意。

  虽然最后带着淡淡的敲打,但是不得不说,还是让在场的一众言官们,心都放到了肚子里。

  天子只要不是真的想旁置科道,那就问题不大。

  而且,还是那句话,这番改革,其实力度相对来说是比较温和的,收走了一部分谏诤权,但是,也给予了科道新的权力。

  密奏明奏两种体制,各有好处,也各有坏处,说到底,还是要看怎么来用。

  更重要的是,身为天子,肯向大臣做出这样的解释,身段已经方得足够低了。

  见此状况,林聪和叶盛对视了一眼,脸上闪过一丝无奈。

  他们很清楚,这番话,有一大半天子都是说给他们听的。

  再不识抬举,那可就是真的不识抬举了!

  心中叹了口气,叶盛率先道。

  “陛下圣明,臣等定当尽心竭力,为朝廷效命!”

  于是,朱祁钰点了点头,然后转向一旁的林聪,道。

  “林卿也起来吧,朝堂上政见不同是常事,不可随意有辞官归去之举,再有下次,朕无论如何要治你一个要挟君上之罪了。”

  这话口气轻松,带着淡淡的玩笑之意。

  尽管,这个时候,没有人会当这是个玩笑,但是,毕竟算是给了林聪一个台阶下。

  于是,林聪羞愧的低下了头,叩首道。

  “谢陛下,请陛下放心,臣此后必当谨言慎行,行科道之责,澄清官场风纪,以报陛下隆恩。”

  说罢,方才起身,然后在内侍的帮助下,重新将官帽戴好,退至了一旁。

  这两边都处理过了,接下来自然是沈敬。

  刚刚的这场对峙,沈敬是占了上风的,但是,有些时候,朝廷上占了上风,就得从其他地方补回来。

  相较于刚刚的和煦态度,面对沈敬,朱祁钰的口气就没那么好了,直接了当的道。

  “沈郎中,朝廷之上,政见不同,偶有冲突实乃常事,但是你如此破口大骂,实在有失臣仪,你可知错?”

  话说的严厉,但是实际上,也就那么回事。

  要知道,刚刚的时候,天子问的还是‘知罪’,这一转眼的工夫,就变成了‘知错’。

  可见到最后还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沈敬自然也不是不识相的人,就坡下驴,态度良好,道。

  “臣知错,请陛下责罚!”

  “罚俸一月,待下朝之后,你亲自上门,向林给事中,叶给事中二人致歉,此后朝堂之上,不得再如此放肆,否则,朕必定严惩不贷。”

  这惩罚说重不重,说轻也不轻,尤其是登门致歉,可是个苦差事。

  因此,就连沈敬的脸色,也不由变得有些苦兮兮的,看了一眼自己的靠山老王大人。

  结果发现,这位天官大人对他目不斜视,于是,沈敬只得拱手道。

  “臣遵旨,谢陛下天恩。”

  朝堂上的纠纷处理完了,那么接下来,自然就是最后的,也是最开始的争执,对于张蓥,李锡二人的处置。

  看着眼前的公文,朱祁钰稍加犹豫,到了最后,还是叹了口气,道。

  “张蓥,李锡二人,擅权禀奏,本该降谪,但是,念其初犯,且确实一心为公,朕便小惩大诫,不予重惩。”

  “吏部重新再拟调令,平调出京吧!”

  这个结果,倒是有些出乎意料。

  不过,也在情理之中,毕竟今天的事情闹得这么沸沸扬扬的,而且,前脚天子刚刚表达了对科道的倚重之意,这个时候如果还维持原先的处置,其实还是有些不近人情。

  现在的结果,应该算是一个相对不错的结果了,所谓平调出京,意思是品级不变,另选官职。

  虽然说,肯定还是选不着什么好官职,但是,至少品级没有降,也算是个不错的结果了。

  只是,没能保住二人的原职,还是有几分遗憾也就是了。

  不过,这其实也恰好印证了,天子对待科道的态度,并不是无底线的纵容。

  一时之间,在场的诸多大臣脑中闪过诸多念头,静静的思索着自己之后在朝堂上的分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