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四十六章:我不赞成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该说不说,虽然最开始天子决定三日一朝的时候,有不少科道言官义正言辞的上谏,弹劾皇帝怠政。

  但是,这种事情,太依靠皇帝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在皇帝的一力坚持之下,朝臣们也就渐渐习惯了。

  不过,上不上早朝,和上不上班,并没有关系。

  天子不上早朝可以睡懒觉,但是,朝臣们却得按时点卯。

  照理来说,不上朝的时候,一般都是朝堂上比较平静的时候,毕竟,有什么大事,基本上都在朝会上才会解决。

  但是今天显然不一样,老大人们刚刚到衙门,刚刚坐下,就听到了一轮又一轮爆炸性的消息。

  事实上,这两天朝廷上本来就不平静。

  先前,天子下旨对科道的品级,职权进行调整,朝中本就议论纷纷,随后,又传出了消息,说是辽东镇守太监宋文毅要替代司礼监太监成敬管辖司礼监。

  这两件事情,一内一外,但是对于朝廷上下来说,却母庸置疑,都是值得十分关心的事。

  结果,这两件事情还没说明白呢,紧接着,宫中竟又发出了旨意。

  这一次,更是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宣府距离京师并不算远,所以,很多消息是瞒不住的,金廉的密奏到京的次日,宣府总兵官陶瑾的军报就到了京城。

  于是,鞑靼各个部落前来讨要说法的来龙去脉,也很快就传遍了各个衙门,随之而传开的,自然也有杨杰在草原上的事迹。新

  这个时候,朝廷上下的群臣才知道,这位锦衣卫镇抚使,不声不响的,竟然在边境干了这么大一件事。

  当下,朝中各种议论纷纷而起,有不少大臣,当即便上了奏疏,但是很快,他们就被兜头泼了一盆凉水……

  英国公府当中,张輗听到朱鉴带来的消息,顿时瞪大了眼睛,喝进去的茶水都差点没被呛着。

  在场的除了这二人,还有不少人,陈懋,朱仪,焦敬,蒋义,当然,也少不了徐有贞。

  不过,还是以勋戚居多。

  所以理所当然的,这些人的脸色也都差不多,既是意外,又有几分幸灾乐祸的味道。

  见此状况,朱鉴轻哼了一声,却没有说话。

  倒是张輗,搁下手里的茶盏,顺了顺气之后,不可思议般的又问了一遍,道。

  众所周知,朝廷上下,以科道言官,最是肆无忌惮,上骂天子,下骂群臣。

  仗着风闻言事之权,走哪骂哪,简直无法无天。

  可就是这帮人,这回竟然在自己最擅长的领域吃了瘪?

  朱鉴的话说的平静,但是仔细听来,他的口气当中,却透着一股沉重之意。

  张輗显然也看出了这一点,虽然一时没想透中间的关

  节,不过,他还是很快就收起了幸灾乐祸的心思,同样皱起了眉头。

  片刻之后,他抬头看着一旁的朱仪,问道。

  朱仪自然是心领神会,沉吟片刻,道。

  成国公府,在文官当中,是有些人脉的。

  这林聪就是其中之一,而且,属于那种相当拿得出手的人物。

  论背景,他是老天官王直的弟子,论官职,他是礼科都给事中,论声望,他在士林的名声也非常好,以敢言直谏着称。

  之前舒良在宣府城冒犯太上皇一事,就是林聪出面,带领一帮御史主张严惩。

  当初,朱勇还在世的时候,借着和胡濙的姻亲关系,和王直也有些交情。

  因此,朱仪和林聪作为两边的小一辈人物,也算是有几分薄面在的。

  朱仪的言下之意,这两个人和林聪有交情,算是成国公府间接可以影响到的言官,但是,不是什么关键的人物。

  这话说完,张輗顿时望向了朱鉴。

  如果说,不是因为这两个人的话,那么,朱鉴这副死了爹的表情,又是为了什么?

  这个时候,一旁的陈懋忽然出声,道。

  一句话,点出了关键。

  于是,朱鉴开口道。

  这番话意有所指。

  但是,在场的人,也个个都不是傻子,自然听得懂弦外之音。

  往日里,皇帝顾及朝局安定,怕言官闹事,所以很多事情,都会做出让步。

  现在言官的口被封上了,那之后皇帝会做什么,可就说不准了?

  于是,他们忽然便想了起来。

  在这次针对言官的调整当中,有一条十分关键的,就是涉及天家事务的,言官要么只能暗奏,要么,就需要经由上官副署同奏。

  原本,他们都没有太在意这一点,觉得天子在虚张声势,言官们哪是那么好惹的。

  但是现在看来,天子这回,怕是下了狠心了。

  这一条要是真的落实了,那么母庸置疑,对于他们在朝堂上的活动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想明白了这些,在场诸人不由都沉默了下来,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

  恰在这个时候,英国公府的管家进了门,在张輗的耳边说了几句话,顿时令他神色一震,也引起了在场其他人的注意。

  面对着所有人的注视,张輗开口道。

  这下,就连一向沉稳的陈懋也忍不住下意识的惊呼出声。

  焦敬更是皱起眉头,直接道。

  面对着众人的质疑,张輗苦笑着点了点头,眼中神色复杂,叹道。

  众人一阵默然。

  他们原本以为,朱鉴带来的消息,就已经够让人惊讶了,却没想到,这大的还在后头。

  要知道,兵部的军报传开之后,朝中对于杨杰的所作所为,各执一词,各种言论甚嚣尘上。

  正因于此,许多言官才按捺不住,冒着风险上了奏本。

  可结果,天子压根就不说这件事,直接一句越权违旨,就给全部顶了回来。

  至于那些兵科和与边务有关的御史们上的奏本,也都搁置一旁,留中不发。

  原本,他们以为怎么着,这件事情也该在明日早朝上才有结果。

  可谁曾想,天子不声不响的,这圣旨都下来了。

  这道圣旨一下,杨杰的所作所为,便算是有了定性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杨洪!

  之前杨洪被召回京,不少人心中都明白,明面上是为了受封,但是实际上,更多的是因为边境安稳无事,该让这位征战一生的老将回京养老了。

  如今,杨洪重新回到宣府,而且,还带着两万大军……

  一片沉默当中,朱鉴踌躇着,开口问道。

  至于问的对象,自然是在场年纪最大,也最熟悉兵事的宁阳侯陈懋。

  闻听此言,陈懋沉吟片刻,亦是有些拿捏不准,道。

  这话,等于没说!

  这个时候,一旁的朱仪却开了口。

  一句话顿时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

  张輗问道:

  沉吟片刻,朱仪道。

  这个时候,一旁的蒋义问道。

  感受到众人的目光,蒋义也察觉到自己说的不对。

  他在这么多人当中,本来地位就不高,皆因他并非是真正的勋贵,定西侯府自然是显贵,但是,定西侯蒋琬是他的儿子,而不是他自己,再加上,蒋义自己也有些懦弱,所以,说话自然也就心虚。

  话到最后

  ,声音也就越来越低……

  但是,朱仪却显然没有要怪他的意思,而是解释道。

  这番话,算是让在场众人渐渐放下心来。

  不过,听了朱仪的话,一旁的朱鉴,倒是眸光一闪,似乎是想到了什么,开口道。

  张輗在一旁问道:

  朱鉴道:

  话音落下,在场诸人顿时眉头皱起。

  片刻之后,张輗摇了摇头,道。

  朱鉴显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道。

  听起来,倒是可行。

  在场诸人思索了一阵,倒是没发现什么问题,正要开口,却听得一旁的朱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