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问题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阅兵真的是件很辛苦的事情,仅仅只是沿着道路检阅了一遍军队,就让曹昂感觉有些腰酸背痛了。

  可能是因为年纪大了!身体有些吃不消!

  但阅兵也不是没有好处,最起码精神层面得到了享受,令人心情愉悦!

  直到检阅完最后一个军阵,曹昂这才意犹未尽的看了一眼那延绵不绝的各种军阵。

  这次阅兵,让他充分享受了一把后世领导人的范。

  可惜没有飞机大炮钢铁洪流……

  曹昂心里有点小遗憾。

  但这种小资浪漫情调,只在曹昂脑海里停留了半秒钟,就烟消云散。

  作为君王,曹昂很清楚自己的职责。

  “通过这次阅兵,朕大体是看到一些军队的特质……”

  曹昂在心里想着。

  任何时代,每一支军队,都有他自己的特性。

  就好比两宋的军队,赏赐不给或者没给够,战斗力顿时下降百分百。

  甚至,就是同一个王朝,不同时期的军队的面貌,都是截然不同的。

  这就好比,明初的明军,能轻松吊打全世界所有军队,但到了明中期,却连蒙元的一个分支瓦刺都干不过。

  到了后期,所谓的关宁铁骑,除了转进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作用。

  检阅了一圈目前曹魏的主力后,曹昂暂时还没看到什么大的问题。

  不过却从中发现了两个小问题,别看是两个小问题,时间长了就会变成不可收拾的大问题。

  好在发现的及时,还能补救回来。

  第一,魏军的纪律有些涣散,必须加强军纪。

  直属朝廷的主力军、禁军还好,纪律大体还算严明,但下面的郡兵,就差了许多了。

  这些郡兵,基本都是驻扎在本乡本土,他们的军官,也基本来自于当地。

  武官在当地的威望比朝廷将领还高,战斗力等,都会跟这个武官的能力挂钩。

  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不少方阵的阵型,静止的时候还好,但一拜一起,立刻就能看出差距。

  禁军以及驻屯于各地军营的主力,无论是站立,下跪还是起身,都像一台精密的机械一般,宛如一人。

  而县中的郡兵,只要一动,就会出现些混乱,虽然军官尽力弹压,组织,但收效不大。

  “这也正常……”

  曹昂心里叹着气。

  本乡本土的郡兵,想要有什么严格的纪律,森严的等级,那就是开玩笑了。

  军官们统领这些郡兵,靠的也不是军法、纪律和制度,而是乡土人情,宗族情谊。

  譬如历史上李广的军队,因为全部是来自陇右的良家子,跟李家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所以作战时,根本没有任何纪律可言,基本上都是乱哄哄的上。

  靠着李广的威望和平日的笼络而作战。

  结果,常常不是乱拳打死老师傅,就是被老师傅乱拳打死。

  飞将军的战绩因此常常后世的天朝股市一样,大起大落,让人无法预测。

  是以,李广的后代,吸取了他的教训,尤其是李陵统帅的军队,全部从丹阳郡挑选良家子弟,严格按照骑兵的要求来训练,而且严肃军队纪律和上下等级。

  这才有了李陵军八千人,在匈奴重围下,依然杀伤了数倍于己的匈奴军队,最后弹尽粮绝,才战败被俘。

  这样看来,曹魏的郡兵,也应该进行整治。

  军队就必须严肃纪律。

  作为国家的暴力机器,不应该依靠什么乡土人情,宗族势力,而是应该有钢铁的意志,严明的纪律!

  否则,靠宗族情义的军队,会成为地方豪族的私军,最终成为朝廷的隐患。

  曹昂必须要杜绝掉这样的隐患,不论是中央军,还是地方军,都必须只服从朝廷。

  “两个月后的武苑开,或许是个不错的契机……”

  曹昂在心里琢磨着,按照曹昂与列侯阶级与将军们讨论出来的武苑细则,第一批武苑生,将全部从曹魏现役军队中抽调。

  首批入的军官,将是来自汉室天下各郡国的校尉以上军官。

  第一批的入军官人数,暂时暂定几百人。

  等这些人毕业了,曹昂就打算,让他们全部换一个新的工作岗位,各地郡兵的纪律,就依靠他们来提高。

  至于其他的,没有作用的全部都要消除掉。

  这才过了多久安生的日子,军队的纪律就这么涣散,就连军队都这样,可以想象官僚阶级到底腐朽到什么地步。

  看来现在的曹魏需要一场从上至下的整风运动,就从重新严肃军队纪律,树立军法威严开始。

  不过这个事情急不来,先将新式武官培养出来,然后将这些新式武官分配到各地。

  通过这样的方式,慢慢的解决军纪军风的问题。

  另一个方面,曹昂还打算组建军法衙门,类似于宪兵的机制,做到双管齐下的作用。

  这样一来,军队纪律问题就可以解决,也不用担心地方军,会被地方武官把持,最终成为蛀虫。

  也能够杜绝军费被层层剥削,更不用担心以后出现吃空饷,滥竽充数的事情发生。

  至于具体怎么做,还需要回去,好好跟曹真他们商议才行,制定一个可行的方案出来。

  阅兵结束之后,接受检阅的兵马撤离,各自返回驻地。

  曹昂则在行宫沐浴更衣,焚香斋戒三日。

  然后,才在五帝庙太宰、太祝等庙官的恭请,移驾前往五帝庙拜祭五方之神。

  曹昂走进五帝庙,看向正中那尊鎏金的泥塑木雕,微微躬身一拜。

  庙中的供桌上,早已经摆好了各种各样的供品。

  曹昂在祭拜神灵,一旁的庙祝则念诵祭文。

  直到结束,整个祭祀过程都很正常,没有出现什么意外,更没有什么神迹,祥瑞之类的,乱七八糟的担心出现。

  这让随行的几位列侯,有些诧异,本来想要趁机好好表现一番,看来今天是没有这个机会了,他们不免有些失落。

  曹昂扫了一眼那些有异状的贵族大臣,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靠祥瑞来作弊,证明天命所归这种事情,曹昂今后,不到关键时刻,不愿意再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