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5章 还要排排坐分果果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虽然,这场几乎由井陉县所有军事主官出席的葬礼是规格最高的一场,但绝不意味着,这,就是最后一场。

  早在昨夜之前,各军在昨日最后一场不管是追击战还是阻击战中战死并被收敛好的士兵遗体就已经开始陆陆续续安葬了。

  第3军寸性奇旅和129师以及第17师基本都选择将战死士兵的遗体安葬在他们战死的山中,并详细的写上番号及战斗经历,以便在战后他们的后人可以前来祭奠。

  刘浪却是给这些主官们建议,留下详细的安葬墓穴方位图纸并将埋葬于此的官兵姓名住址都详细存档,并请临近村民加以照拂。

  只有他这个来自未来的小蝴蝶才知道,这场卫国战争的时间远比这些将军们想的要长得多。不是一年也不是二年,而是数倍于此的时间。

  天长日久的风吹雨淋,早已将墓碑上的名字和记录斑驳。

  曾经时空中,无数抗日英烈的墓就这样默默无闻的消逝在可怕的岁月中。别说是又再次经历了数年国内战争后他们的家人找不到他们的存在,就算是亲手将其安放的战友,想在战争结束后来祭奠他们,都已经找不到和青山融为一体的陵墓了。

  在后世,很多次志愿者希望帮那些无意中发现的抗战英烈的无名墓中的无名枯骨回家计划感动着无数的华夏人,但更多的却是无奈。漫长的岁月,几乎将他们留在这世上的所有痕迹都悄然抹去。

  甚至,就算找到了,他的亲人们也已不在了。

  同样做为战士,刘浪知道,他们,不怕死亡,但他们,却怕被遗忘。被岁月遗忘?被亲人遗忘?还是,被历史遗忘?或许,都有一点吧!

  刘浪希望,这样的无奈不要在中华大地上重演。

  刘浪更希望,在未来的某一天,这些英雄的后人们和被他们挡在身后中华民族的后代们,在中华传统的清明节,站在巍巍太行山上,凝望着他们用血肉铸就的墓碑,对他们,道一声谢谢。

  虽然,他们或许听不到也或许没想过听到,但那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满山的红叶是他们鲜血染红的,满山的红旗和白花却是代表着一个民族不会遗忘这个时代,这个伟大的时代。

  一个容易遗忘历史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一个不铭记历史的民族,必然会在百舸争流的各民族大发展中,成为其他民族的踏脚石,最终消失在文明发展的大潮中。

  将军们都听取了刘浪的建议,命令各团参谋部负责档案工作的人员详细记录下各烈士墓的位置和官兵名目并上交师部保存。同时,还拨出专门的经费交给临近的村民,希望他们可以在部队离开后,对满布整座大山的烈士墓进行修整和祭奠。

  这个钱,早在刘浪临去石门之前,就通知梁文忠从井陉县抄家的几个精日分子家里的缴获转交给第129师和第17师,而寸性奇旅属于中央军,在经费方面可比那两个师要宽裕多了,自己就解决了。

  而独立团战死的士兵,则没有葬在晋东娘子关一带,少尉级以上军官,以白布裹身装入棺椁,军士以下官兵则就地火化,由华商集团早已备好的大车装运,由独立团后勤部和保卫部两部派出警卫部队,将他们送回远在四川广元的独立团烈士陵园安葬。

  这一工作,也早在昨日将第77步兵联队和第78步兵联队全歼之后就开始了,由张儒浩和梁文忠以及肖风华在负责此事。

  而负伤的官兵,本来各军都有自己的野战医院,但未来军神和赵中将仿佛早已瞄准了刘浪这个土豪,但凡是遇到需要手术或者被己方医生判断为伤重难治的,就命令将这些伤员抬往独立团野战医院驻地。

  本来,独立团野战医院的规模就不大,独立团在晋东一战虽说连战连捷,但可也不是毫发无损,仅是在旧关前线,就战死数十轻重伤员上百,加上七亘村伏击战,河谷之战,井陉和石门两场突袭战,昨日最后的追击战,因刺刀伤、枪伤、炮伤甚至还有摔伤的,数量亦超过400。

  别以为战场上全是枪炮伤,在冲锋中和急行军中因为各种意外负伤的也不少。像从河谷连夜向井陉县急行军突进中,因为山路崎岖视线又差,最少有两辆三蹦子掉落山崖造成了十数人的非战斗减员。

  可以说,独立团野战医院光是负责独立团的轻重伤员的救护都有些捉襟见肘,但看看两个友军的野战医院配备,则更是不足,能做外科手术的军医缺乏不说,就连各类药品都严重缺乏,甚至很多人连麻醉药都没上,就得被人硬撑着截肢或者缝合伤口。只能硬着头皮接收。

  很多事可以依据轻重缓急来排队,可是,那些受了伤的伤员们不能等,等待的结果只能是死亡。战士,死在战场上,那是他的归宿和荣耀,但若是死在医院里,甚至是死在等待救治的病床上,那对于每一个医护人员来说,是耻辱,更是一生都挥之不去的阴影。

  因为,那是他们的战场。

  战士的战场在前线,在硝烟中保家卫国,军医们的战场就在手术台就在病床上,他们要从死神的手中将这些战士的生命给夺回来。

  野战医院向团部的求救电报一封接一封,他们需要更多的血浆,需要更多的医生。

  血浆好说,不用一声令下,那帮棒小伙儿们就会卷起袖筒露出结实的胳膊抽出自己殷红的血灌进战友们的体内。但医生却是浪团座再怎么神通广大也变不出来的。

  小泉右三郎起了极大的作用,从前线返回井陉县城后,知道张团副的苦恼之后,他就自告奋勇去做那帮被俘虏日本军医的工作。

  或许是被城破后自己指挥官下达的残酷军令给冰冷了心,又或许被俘后没有遭遇想象中悲惨的命运,遭遇了被己方屠杀的第20师团位于井陉县城救护队的日军军医们竟然被小泉右三郎给说动了。

  昨天一个下午的时间,竟然有三十多名日军军医参与了伤员抢救,而且,并没有出现最开始大家担心的日军军医使坏,故意伤害伤员的生命的现象。虽然在他们的手下,依旧有几名伤员最终因伤重不治,但经过己方军医判断,那都是因为伤势太严重的缘故,就算是他们也一样无能为力。

  当两天后,井陉县的大军纷纷返回各自驻地之前,两个中将不放心到独立团野战医院巡查自己的伤员情况后,两个中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据他们手上拿的汇报,两个师总共向独立团野战医院送了重伤员600余人,根据他们自己的估计,600重伤员能在两天后活下来的,能有个200人,那就得感谢老天爷了。

  要知道,在这个时代,伤口感染才是导致伤兵无法活下去的最大原因,百分之七十的伤员最终都会死于此。这也是对他们这些统兵之将来说,士兵伤和亡几乎都算是减员的原因。没有多少重伤员还能再回归的。

  但他们不知道,独立团野战医院最优势的,并不是军医的水平有多高,而是药品储备很足,尤其是华商集团还未上市,但在独立团却是已经迫不及待的装备了的新药-----青霉素,对于伤员们来说,更是至关紧要。

  对于外伤抗细菌感染的效果更远在磺胺之上,这种在未来的欧美都价值十美元一支的新药,被军医们毫不吝啬的用到广大伤员们身上,不管他们是不是独立团的兵。使用过青霉素的伤病们扛过感染关的几率至少要比曾经时空中他们靠自身免疫系统硬扛要高上百分之九十以上。

  两个师活下来的重伤员高达百分之八十五,600人虽然有的被截肢,再也无法返回部队,但他们还活着,而活着的人高达五百余人,是两位将军预估的两倍还带拐弯的。

  不过短期内,这些重伤员们是无法返回部队的,而且所有部队已经接到军令要调防,用来自上峰的说法,他们已经算是精锐,留在数月内不会再有战事的晋东没有意义,他们得去更需要他们的地方。

  虽然第17师和第129师因为部队战损过大需要修整还不清楚调防的地区,但独立团可是接到了来自军政部的军令,已经明确了独立团将要去哪里。

  那这些重伤员的去处可就有些难办了,最终又是刘浪主动站出来帮这二位解决了后顾之忧,但,可不是白帮忙,“趁火打劫”提出的要求差点儿没让这二位陆军中将当着无数官兵的面上演一出“两个眼镜将军痛揍贪婪胖子”事件。

  当然了,这些都是后话。

  忙碌了一天的诸军将领终于收到了来自各军司令部的加急电报,委员长侍卫长陆军少将王世和已经抵达太原,将代表委员长给此次晋东前线英勇作战的各部主要将领颁发勋章。而刘浪刘团座虽然不过是一名上校团长,却是被抵达太原的陆军少将特别点名要求前往太原授勋。

  虽然各司令部加急电文中说的倒是加紧处理完前线军务赶往太原,但拿后脚跟想,也知道把代表着领袖前来太原的陆军少将晾太原城时间长了也是殊为不智之事。根本不用领袖不爽,仅是那一位在南京军政部冲你的番号斜斜眼,军费恐怕就得少三分之一。

  刘浪拿上电文就直奔129师师部,仗虽然打完了,但还要排排坐分果果呢!除了已经全部运往山中的物资,还有人,寺内寿一已经于电文中同意交换战俘一事,看来,必须得比预想中还要加快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