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喇嘛高手闹会盟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上回说到薛神医准备离开,众人好说歹说也把他留下。白发老者看了一眼这薛神医,暗想:这薛神医脾气还是这么火爆。以前每次救治武林人士都要对方以武功招式作为交换才肯救人。

  后来虚竹做了逍遥派掌门后才有所收敛,救人也去掉了这一规矩,但是一身脾气还是改不了。

  “前辈,既然来参加会盟还请坐下商议”

  “也好,打扰王庄主了”

  “无妨……来者都是王某的客人”

  王霸刀令人安排了一个作为给白发老人。白发老人也不含糊,这次来本来就是打探消息的,所以坐着听听也就无妨,本来不想现身的,就是青城派嘴欠,说丐帮弟子贪生怕死。这正是易容后的萧峰,这里面熟人不多,只有少林玄参,玄觉两位大师,算起来还是自己的师叔。玄苦大师是自己的授业恩师,当年十来个寒暑不断暗中传授萧峰武功。如果丐帮成就萧峰闻名天下的侠名,那么玄苦给予萧峰的就是震惊武林的武功。

  至刚至阳的雄厚内力都是玄苦所授,跟恩师汪剑通授予的外功掌法降龙十八掌内外相辅助,才打造了后来的北乔峰。玄苦本身给乔峰打下了深厚的内功基础,才奠定了日后的成就。

  萧峰看向少林玄觉,玄参两位大师微微点头,算是行礼了,毕竟是乔装易容。两个老和尚也合掌回敬。

  “不知道前辈是哪路高人?看刚刚对丐帮众英雄行侠仗义,抗辽夏保大宋的事如此了解。看来以丐帮颇有渊源啊”

  毕竟来人都是参加会盟的,就怕居心叵测之人进入。玄参不禁好奇,眼前之人刚刚点头示意,想来也是相熟之人,要知道少林寺尊敬的人喊声大师,背地里估计都是喊老秃驴居多。不是和尚受嫌弃,只是一种正常的江湖现象。

  “是啊,我们都是来参加会盟的,来历不明的人可不欢迎”

  余人豪此时看少林首先发话了,也就不怂了,毕竟也是一派掌门,虽然这掌门是取巧得来。

  萧峰瞪了他一眼,回复众人说,

  “老夫跟前丐帮帮主汪剑通相熟,所以自然看不惯有人背后重伤丐帮弟子”

  “你……”

  “敢问前辈名号”

  王霸刀试探问道,江湖中有名有姓的基本都听说过,或者接待过。但是这老者却从没听说过,或者见过,故此好奇。

  “老夫名号不足称道,既然主人家问到,老夫既然是客也就不妨说出来,老夫长居漠北,关外称老夫为漠北独行丐”

  萧峰以前听师傅汪剑通提起个有个好友叫独行丐,长居漠北,不过已经去世。这次就冒用一下他老人家的名号吧。漠北独行丐,独来独往,在关外颇有侠名,年纪不详细,传闻当年汪剑通以丐帮太上长老职位相邀请他加入丐帮还被拒绝,说自己独来独往惯了,不在乎什么江湖名号,地位。

  每次汪剑通跟萧峰提到此人,都是一脸的敬佩和赞许。江湖中人,大多数人都以名利为追求目标。名利往往可以决定一个人在江湖中的份量和地位。就比如说你去打败了天下第一,那么你就是默认的天下第一,即使是水份充足。慕容复以前就是为了追求地位不断的把自己南慕容的地位抬高,却忽略本身实力的加强。

  最后,打不过丁春秋,虐不过庄聚贤,面对着段誉六脉神剑不熟悉的情况下,都被打败。鸠摩智明面上尊称他为慕容公子,其实最看不起的就是他。萧峰曾经引为神交的他,最后都耻以他同名。

  “你是独行丐大侠”

  王霸刀一脸的惊讶,就连李富贵,和封一剑都惊到了,这独行丐不属于丐帮中人,但是却常以丐者行走江湖,传说其武功高深莫测,却从不对百姓出手,经常被普通人打骂也不还手。其武功不详,毕竟看到他出手的人不多,高手往往举手投足都是招数,或者说无招可寻。

  “是的,这次丐帮有事来不了,我因和丐帮先人有些渊源所以便来此听听”

  “什么独行丐,怎么不叫残废丐,一只脚也叫独行”话音未落,门外传来一声比较雄厚的声音,虽然是嘲讽之语,不过却也听出来人内力深厚之极。“”

  只见一个守门的跌跌撞撞的进来,嘴角带有血迹,显然已经受伤,只见他对王霸刀说,

  “庄主,这些人要强行进庄,我等拦不住”

  “无妨,先退下吧”

  门口大摇大摆的走进来了两个喇叭,一老一少。来人身穿异装,属于藏穿佛教的僧袍。

  “不知阁下如何称呼,看着装扮不是我中原武林之人,为何要擅闯王某庄园”

  “老家伙,我师傅是西域宁玛上人,识相的赶紧下跪拜见”

  “宁玛上人?”

  “好大的口气”

  “放肆,”

  “阿弥陀佛,原来是西域密宗一脉”

  听到这小喇嘛如此嚣张无力的语言,群雄不禁全部站立起来,甚至有拔剑就欲出手之意。

  上人,又称喇嘛,藏传佛教术语,意为上师、上人,为对藏传佛教僧侣之尊称,长老、上座、高僧之称号。“嘛”是对待一切众生犹如母亲呵护自己的孩子一般慈悲,是慈悲至高无上的意思,有这样至高无上慈爱的人,叫做“喇嘛”。 喇嘛也是“上师”与“和尚”的意思。喇嘛有两个含义:一个是“姓氏的喇嘛”,一个是“恩德的喇嘛”。姓氏的喇嘛就是氏族的喇嘛,比如父亲是喇嘛,他的儿子也是喇嘛。恩德的喇嘛就是“恩师”与“上师”。  

  藏传佛教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象雄王朝,古象雄的王子幸饶弥沃如来佛祖,为了救度众生而慈悲传教了“古象雄佛法”,也就是"雍仲本波佛法”,“雍仲本教”是幸饶弥沃如来佛祖所传的如来正法。雍仲本教的其实就是藏族一切历史、宗教和文化的滥觞与源头,是研究藏族古代文明的极其珍贵的资料,这也是任何藏文化研究者都无法绕过的一块重要领域。

  但是藏佛教真正发扬光大的,却是前朝文成公主入藏,带去了不少僧侣传下来了禅宗和密宗。而后来一些少林分支流之三藏一脉跟少林禅宗分歧不一,也带人入藏,与密宗一起打压当地禅宗,所以西域后来就成了主修密宗功法。密宗讲究修炼修身,主要是以身体为载体,以力破力。虽说都是少林一脉,但是密宗也有双修之法,也有供奉欢喜佛的宗门。他们不忌色,与中原少林格格不入。

  文成公主入藏后,佛教逐渐在吐蕃复兴,并发展成独具高原民族特色的藏传佛教,而且开始陆续形成各种支派,后来密宗流之三藏一脉,最后分成四大派系。分别有金刚门、噶当派、萨迦派、噶举派等前期四大派和后期的格鲁派等。

  宁玛上人,是密宗金刚门的掌门,也是吐蕃国师鸠摩智,和波罗星的师傅。自从波罗星败退吐蕃至今已经有一月有余,回到吐蕃后便找到了师傅宁玛上人,添油加醋的说了中原武林如何欺辱他,包括鸠摩智以前种种受辱和武功被废的遭遇说了个遍。所以宁玛上人便亲自带人来到了中土,他听闻天下武功出少林,虽说金刚门也源之少林,但是相隔百年之前的事,早就没有了根源之说。他第一站便来到了洛阳,打算去找找少林的晦气,以正佛教密宗为天下武学之源之名。不曾想,听到王霸刀家中举行武林会盟,便改变了原计划。毕竟对战中原武林更能立威。

  宁玛上人,七十多的年纪,双眼炯炯有神。完全看不出老态。作为金刚宗掌门人,武功自然更胜鸠摩智和波罗星。身怀天罗掌,龙象般若功等绝学,天罗掌法,前面在波罗星布局大理的时候就说过了,现在来说说龙象般若功。

  龙象般若功是属于密宗里至高无上的护法神功,共分十三层,其外功掌力强悍凶劲。号称每练成一层可增一龙一象之力,练成十层便可身具十龙十象的巨力,威力无穷。但是练习难度极大,就连宁玛上人才练到了第九层。

  那共分十三层,第一层功夫十分浅易,纵是下愚之人,只要得到传授,一二年中即能练成。第二层比第一层加深一倍,需时三四年。第三层又比第二层加深一倍,需时七八年。如此成倍递增,越往后越难进展。待到第五层后,欲再练深一层,往往便须三十年以上苦功。金刚宗一门,高僧奇士历代辈出,但这一十三层,却从未有一人练到十层以上。这功夫循序渐进,本来绝无不能练成之理,若有人得享数千岁高龄,最终必臻第十三层境界,只人寿有限,金刚宗中的高僧修士欲在天年终了之前练到第七层、第八层,便非得躁进不可,这一来,往往陷入了欲速不达的大危境。宁玛上人凭借其天赋也才练到了第八层可见其修炼难度之高

  作为金刚门镇派武学,其厉害不下于少林易筋经和丐帮降龙十八掌。宁玛上人就是凭借这一武功让金刚门在西域密宗大放异彩,成为密宗的第一宗门。

  宁玛上人虽然是金刚门的掌门,但是却一直觊觎少林的七十二绝技。当年鸠摩智来到中土偷学七十二绝技也是有他的怂恿。作为密宗一派,如果不彻底打压禅宗,就有点违背祖训了,当然这祖训说的是门派遗训。当年达摩来到中土创立了禅宗,并且留下了七十二绝技护教武功。彻底打压了流支三藏密宗一脉,才有了远走西域这一脉的崛起,龙象般若功作为密宗最高的护教功法,威力自然不用小觑。

  “刚相,不得无礼,虽然他们的武功不如本座,都是晚辈下跪是情理之中,但是你也不能这么直接的说出来”

  宁玛上人虽然明面上呵斥刚相,实际上却是更为嚣张的挑衅之语。就连猥琐出名的李富贵都看不出去了,大骂:

  “你这个老番僧如此无礼,老夫先让你跪下”

  年纪大了,脾气也火爆了。一派掌门竟然听到这么无力的话自然受不了。

  “听阁下之意,是打算挑战我中原武林了”封一剑接话道。

  “什么叫挑战?实力相当才叫挑战,就你也配,你这是找虐而已,不用我师傅出手,我来”刚相又大言不惭了。

  “去吧,这些弱者不配老夫出手”

  宁玛上人也懒得理封一剑,看了看萧峰打扮的老者,看到这老人刚刚骂了他几句,竟然毫无生气,让他觉得有些不适。萧峰自始至终没发一言,他也看出这宁玛上人武功不弱,甚至比二弟虚竹更为厉害。不过也是,虚竹内力惊人,但是实战经验不够。如果给虚竹两年时间,恐怕就是自己要胜也是不易。

  “你这小喇嘛,不知天高地厚,待老夫教教你如何尊重前辈”

  李富贵已经忍不住了,他猥琐的人生从来不管谁是小辈谁是长辈,惹恼了他,打就对了。

  “也好,老头子,你不是我师傅的对手,让我来虐待你一下”

  刚相随即摆出了动手的姿势,起手是大力金刚掌的起式。李富贵也不废话,七伤拳随即打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