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圈地讨封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那不是分封,那是流放!”

  萧瑀气的胡子乱颤,他当年为西梁皇子时,也是封过王的,可西梁朝廷当年也没把谁给分封到黔中那种遍地蛮夷的地方去啊。

  那种地方,刀耕火种,甚至流行部族仇杀,大搞血亲复仇,总之就是野蛮落后的不得了的地方,分封到这种地方去,别说刺史,你就是封个国王,也没意思啊。

  皇帝也不由的摇头。

  一开始还听的挺不错,想不到居然封到蛮夷地盘上去了,这也太没诚意了。那根本不是大唐的地盘啊,人家岂会接受你过去当他们的刺史啊都督的?

  要封,怎么也得朝廷拿出块真正的地盘来分封才能表示诚意啊,若是分封过去,连站脚都站不住,那又叫什么分封呢。

  可秦琅既然把话说开了,倒是不愿意闭嘴了。

  他觉得自己说的并没有错,甚至从历史角度上来说,这也是一条本就有过的路。

  想想明朝万历朝时的播州土司之乱,那位播州土司杨应龙,他并不是什么蛮夷。他家祖上就是从唐代时过去的。

  唐宣宗时,杨家祖先本是太原人,后受诏命南征南诏国,战后,受朝廷册封镇守播州一地。

  这一镇守,就是七百年。

  播州地处后世贵州省,在唐朝时那是地处偏远的蛮荒之地,更因为唐末时南诏国的兴起,大唐跟南诏屡次交兵,播州一带更是成不毛之地。

  从晚唐到五代,直到北宋建国,杨家一直就钉在了播州这块偏远之地上,世代镇守着,不管中原如何风云变化,杨家一直镇守着播州。北宋刚开国,当时也是并不安宁,对于遥远的播州杨家,便干脆下诏册封他们为播州军节度使,继续让杨家镇守。

  此后两宋一直承认着杨家对播州的统治权。

  到元朝侵入中原,忽必烈也一样封杨家当代家主杨邦宪为播州安抚使。

  时间到了明朝,大明开国后,朱元璋对于西南的这些土酋们,也一样行安抚羁縻之策,册封杨家为播州宣尉司,继续将军事指挥权交给杨家。

  从唐到明这七百多年的时间里,播州便被杨家经营为割据王国。

  直到万历年间,播州杨应龙叛乱,朝廷发大军征讨,最终灭掉杨家。

  虽说杨家最终还是跟中原开战了,但从历史角度上来说,杨家对于播州地区的汉化是有功的。

  历史上杨家于播州,其实就跟现在岭南的宁、冯几家是一样的,都是北地汉人进入,历经多朝,因地处偏远,中原无暇顾及,所以便一直招抚,让他们自治。

  而这些人呢,也对中原并不敢有什么野心不轨,一直都很老实的当自己的土皇帝,中原朝廷也在名面上维持着对这些羁縻之地的统治权。

  这其实是很重要的。

  正是这一步一步的,中原汉家,才能逐步往长江以南、岭南,云贵高原发展。一步一步的,把这些地方也纳入了中原王朝的疆域之内。

  李世民想在中原搞世封刺史,秦琅反对,历史证明这样搞其实就是在搞分裂。但如果是分封边疆,那其实大有搞头的。

  本质上就跟冯盎啊、宁长真啊、杨家一样,还有如明朝的沐家,也都是这种。

  对于稳固边疆大有作用,甚至还确实能够开拓边疆,并同化当地蛮夷的。

  这样分封,总比直接把这些地方交给那些蛮夷们强,蛮夷们稍强点,可能就要叛乱,要袭扰,甚至再强点,就要建国啥的。

  北宋时的侬智高,再比如唐朝后来的南诏,再比如宋朝时自立的交国等,都是这样。

  相比之下,还是汉人豪酋们对中原更有向心力。

  “陛下,分封宗室、功臣于边疆,第一守疆卫边,第二屏藩朝廷,所以可以适当的多赐予一些权力。如封侯在封地可按实封数,给其建立封地乡兵土团之权,让其有对应兵力。”

  “并且许其每年在封地内,收取封地税赋三之一的权力,剩三之一归地方州县用度,三之一上缴国库。”

  “另按封臣爵位,食邑数,在封地划出一定数量的爵位永业田赏赐给封臣。”

  “授给封臣于封地内,举荐、征辟僚属的权力。”

  对于这个拥兵的数量,秦琅的建议是按实封数划分,实封千户以上,为大国,可拥三军,士兵三千人。实封五百户到千户的,为次国,可拥两军,两千人。实封五百户以下的,为小国,拥一军,千人。

  功臣们,实封数量若少于五百户的,封下州,五百到千户的,封中州,千户以上封上州。

  虽然秦琅说的是给封臣们领地内统领乡兵土团之权,没直接说给其它兵权,但这依然还是兵权。

  乡兵土团意味着不是常备军,只是有事才能征召,可终究是能够征召的。

  除此外,各封臣还能拥有各自的帐内府和亲事府这样的侍卫家兵部队,这个部队数量,则是按王公侯伯子男九等爵位,九等一百,爵加一等卫队加一百,王九百。

  军权。

  这才是能真正在边疆立足的东西。

  有了这个,才有可能如冯家宁家杨家等一样,在边地做个几百年甚至是千年的土皇帝。

  相比李世民之前所说的世封刺史的权力来说,无疑秦琅的这个方案,虽说地方偏了点,可倒还真是实封。

  有兵权,有税赋权,还有治民权。

  唯一缺点,就是地方偏了点,好多地方可能根本没有汉民,过去了治下可能多是蛮夷。

  可想一想,如当年冯家南下时,人家还不是就这样光棍的过去了,最终还不是立足生存下来了。

  能分封的,哪个不是顶级功臣贵族,谁没点家底?

  过去了建个城堡寨子立足,把自家的奴隶部曲带去,再想法子到中原招点贫困百姓过去,还怕发展不起来吗?

  魏征忍不住拍掌叫好。

  “陛下,臣以为秦学士此策甚妙,堪称让大唐长治久安之良策也,请陛下接纳。”

  不过除了魏征拍掌叫好外,并没有几个人愿意附和。

  主要还是在于这个分封法,他们都觉得是流放法。

  谁也不想离开中原繁华之地,尤其是离开政治权力的中枢,跑到边疆去当什么野人王。

  就算秦琅提出给封臣更大的地方,更多的权力,甚至给兵权,他们都没啥兴趣。

  野人王有啥好当的?

  李世民倒也心动了。

  可是看着长孙无忌、房玄龄、萧瑀这些大臣们都不赞同,倒也不由的犹豫了。

  就如冯盎一样,当年也是北燕皇家,可跑到岭南二百年,得了啥?真的被同化成了南蛮子了,而当年冯家留在北方归降妆魏的那一支呢?

  如今成了京兆冯家。

  同样的祖先,不过二百年时间,就完全不一样了。

  一个依然是中原衣冠士族,一个已经被中原称为蛮子了。

  更不用说,跟中原的五姓七宗他们比了,在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眼里,虽然说平时也看不惯五姓七家,甚至经常要暗暗踩两脚,可实际上谁又不羡慕他们,谁不想让自己家族成为五姓七家呢。

  谁愿意自家最后成了岭南冯家、宁家?

  没谁愿意。

  在中原,才能成为世家名门,才能成为门阀,成为主流啊。

  跑去边疆,那就只能成为蛮子,甚至说不定哪天就被蛮夷们给俘虏烤了吃了。

  李世民犹豫再三,最后长叹一声。

  可当他目光最后在秦琅脸上扫过时,发现自己的女婿眼里有抹倔强的光。

  “秦琅,你提出此分封之策,那朕问你,若是朕按此策分封你于南疆,你可愿意?”

  “臣当然愿意!”

  秦琅毫不犹豫的就答应了,为啥不愿意?虽说流水的王朝铁打的世家,但世家也未必比边疆的土司们强到哪去。

  “当真?”

  “当真!”秦琅说的斩钉截铁。

  李世民有些意外,又有几分欣慰,这才是谋国之臣啊。

  “很好,取地图来。”

  李世民让人取来一张巨大的羊皮地图,上面是大唐江山舆图。

  “朕给你一个特权,许你自选封地,你在这大唐南疆指块地方,朕这就封给你!”

  “世袭罔替!”

  秦琅没想到皇帝居然不是这么个急性子,直接就把地图甩到了面前。

  看着这有些比例失调的地图,跟自己脑子里印象里的那副后世地图还是相差很大的,但基本上大致方向都还是没错的。

  东海南海。

  云贵高原,安南交趾!

  秦琅目光一一划过,倒是一时有些犹豫起来了。

  选哪呢?

  云贵高原无疑是性价比最低的,如今交通极为不变,而那些夷人势力挺强,虽然隋朝时曾经短暂的统治过那里,但唐朝已经放弃多年了。

  相比起来,倒是东南一带还比较好,不过两广那边,不太好插手,冯家冼家宁家陈家杨家等早就经营几百年了,他们也是费了好大代价才把俚僚人赶到山里去的,秦琅想过去抢地盘,现今来说不太方便。

  不想去云贵,两广又不太容易插足。

  瞧来瞧去,也就安南这边似乎比较好下手了。

  “陛下,这块地方如何?”

  秦琅指向了地图上北部湾那里。

  “这?交州?”

  李世民疑惑。

  “不,不是交州,臣是说交州东北沿海这块,我看这里靠山傍海,离交州也近,应当是个不错的地方。”秦琅指的是后世广西和越南交界处的越南海防那块。

  “你小子倒是会选,背靠大树好乘凉,交州由朝廷控制,是安南大都督府治地,你选这块地方确实不错。”

  见秦琅不是选交州,李世民倒也就放心了,交州是不可能给秦琅的,不过交州边上这块地方嘛,就无所谓了。

  这里靠近广西安南两道的边界大山,一面临海,离交州还有二百里。

  半山地半平原,近海易洪涝多风暴,故此交州府才会设在离海二百里的红河江边,而不是在海边。

  皇帝手指在这块地图上一圈,随口道,“那朕就把这块地方赐封给你,你现在是实封一千六百户对吧,那朕就从东边海岸往西一百六十里,南面以这太平江为界,北面以广西界山为界,这片地方都划给你为封地。”

  秦琅一瞧,皇帝还真大方啊,东西一百六十里,那南北估计得有三百里不止,虽然北面大半都是山区,可毕竟平原还占有三分之一啊。

  “陛下,能不能把这海边的诸岛也划给臣?这几个岛看的挺不错的,有空臣不能上去钓钓鱼啥的。”秦琅指着旁边下龙湾诸岛道,他那手一指,其实就是把后世婆吉岛直到东兴永实岛这片海上的几个群岛全给划拉进去了。

  反正皇帝的这个地图上,那里一个群岛也就几个小点,皇帝根本不知道那其实是很大的几个群岛。

  正如皇帝其实根本不知道他刚才指的那片地方,其实很大一样。

  或许皇帝知道,但在皇帝眼里,这些蛮夷之地上的土地根本不算什么,反正也不是从自己口袋里划拉出去的,多划点少划点能值个啥?

  就好比他给薛延陀的夷男册封珍珠可汗,一下子就把人家突厥阿史那金狼家族的漠北直接给全划给夷男一样,本就不是自己的。

  这山啊岛的,能值几个钱,既然秦琅愿意带头表率。

  那皇帝当然得大方点。

  交州边上划个百来里地封给秦琅,他还嫌有些少呢。

  “此地就赐名武安州,世封秦琅及其子孙后代为武安州刺史。敕许拥帐内府亲兵四百,亲事府亲兵四百,敕许募置土团三军,军额三千。敕许开府,可荐举、征辟僚属。”

  “武安州税赋三分,一分归秦家,一分州县留用,一分缴国库。”

  秦琅听的心花怒放。

  这里好啊,这里妙啊。

  不说靠近交州,是古代航海贸易必经路上,毕竟古代贸易那都是要沿海岸航行的,靠近这样的黄金航线还怕没发展?

  更别说,这海防北边不就是鸿基煤矿吗?那可是北部湾,甚至可以说是越南最大的煤矿了。

  有山有平原,有海岛,还有大矿山,有贸易航线,这地方真是黄金封地啊。

  现在朝廷以为北面的岭南两广等地都还在蛮夷土酋手里,所以没怎么重视这里,可秦琅却真是兴奋不已。

  “臣,谢过陛下封赏!”

  “好了,这地封给你家,你有空就开始着想安排人先过去。”

  “陛下,臣愿意亲自去一趟武安州!”

  李世民倒没想到秦琅居然这么积极,一授封封地,居然就迫不急待的要过去了。

  “你若想去,朕倒可以给你安排一下。不过也不必急于这一时,等冯盎入京朝见之后返回岭南时,你到时跟他一同南下,顺便替朕巡视一下岭南!”

  殿中房玄龄长孙无忌等人都有些不解的看着秦琅,怎么就这么喜欢这蛮荒之地?

  一块破荒地,还这么高兴,这肯定是皇帝和秦琅爷俩在那配合演戏呢。

  哼,演的还真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