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说那袁守诚,见泾河在王即去,即独自来到书阁内,点了盏香烛,那烛光嗤嗤的燃起。袁守诚便背过身去,烛光照耀着袁守诚那瘦小的背景,背景前,又见一黑色影子投映在书阁之上。
只见袁守诚双手抱着拳,对影子道:“主公,泾河龙王已依计南下,接下来,守诚当如何谋划?”
那影子开口道:“袁天罡那边怎么样?”
守诚道:“回主公!前日回报,太宗皇帝已自阴间还阳,说是添了二十年阳寿!只是主公,那灵山如此谋划,究竟意欲何为?”
影子道:“哼!不过是有意将三藏真经传至东土!又恐为大唐天子所不容,故而安排了这出戏码,使其遍观地府,游历阴司,以定其心也!”
守诚倒吸一口凉气道:“此计若成,三藏真经传入东土,百姓俱信奉之,真善之气充盈于世,则我东土果然无群妖孳生之地,我主之大业,却当如何?”
影子道:“此乃定数,方今仅以我辈之力,实难阻之,只得将计就计!”
守诚道:“将计就计?”
影子道:“正是!”
守诚问道:“圣使之意......!如何个将计就计法?”
影子道:“我已谋划好了,你只需将交待你的诸事安排妥当,其余,待日后自会应验!”
袁守诚不敢再问,只得道:“即如此,这泾河龙王之事即已谋定,守诚就此告辞。这七十二洞妖魔,能堪大任者,虽不出三五个,只是,聊胜于无,若是有些机缘,其中能出得个把金仙级别之妖魔,却也是主公之福也。”
影子点点头道:“天资佳者,有教无类!”
而后,忽又从那影子里飞出一团黑气,那黑气坠于地上,就变作一个黑袍道人,那黑袍道人却只是一身黑袍,五官及脸庞,四肢及毛色,皆是玄黑之色!
那黑袍道人背着身,对袁守诚道:“两百年,对于大唐,或许还算久远,而对于浩浩宇宙来说,又不过是弹指一瞬间。你要耐得住寂寞,只待时机到时,全力一击,必得天地反覆。到时,主公亲临,阴阳颠倒、乾坤反逆;月坠阴山、金乌无光!那时,必可见混沌之气再生,暗黑之光重临,开我万劫之魔道盛世!功成之日,你功劳不小,切当用心,尽力而为,不可惰怠!”
袁守诚倒身而拜道:“谨尊圣使教诲!”
说罢,那袁守诚恭身而退,不知何往。
......
又说那泾河龙王,果然依袁守诚之策,化一阵金风,直下南海,飘离苦海,再过赤澜之地,又得到无望海上。
正前行时,忽听身后有人呼唤道:“道兄请留步!”
泾河龙王急回头时,见身后来了一人,你道那人怎生模样?只见其“凛凛霜姿、赫赫丰采;一袭仙鹤氅,手摇玉拂尘”。
泾河龙王道:“来者何人?何事唤我?”
那仙人见泾河龙王回头,定睛而望时,见其飘飘然,一颗金色龙首,与那身躯极不相配,就有几分讶异,起手道:“哦!你是何处龙王?如何有这身妖邪之气?”
泾河龙王道:“先生说笑了,我乃一孤魂,只因有一颗仙丹护体,得保魂魄不散!而我之真身,本也是三界之神,如何又有妖气?”
那仙人道:“我观你这魄中似有妖邪之气,可是这一路来遇着些不祥之物?”
龙王道:“小神一路南下,鬼也不曾见一个,何来妖邪之物?”
仙人摇摇头,又掐指而算,心惊道:“你这一去,恐吉少凶多!敢问龙王,可愿跟随贫道学些禳解之术?贫道道名‘东方朔’,前日方收得一个小徒,混名“情动九天时”你若来时,正好与他做了师兄弟。”
龙王因思道:“这化外之地,如何就碰到这个没头没脸的老道,也不知其所图者何!”
急回道:“小神何德,敢师从先生?请先生自去,小神自有去处,不劳费心!”
那仙人又摇摇头道:“如此也罢,只是日后想起今日之事,想再回头时,可到东方净琉璃世界找我,今即缘份未到,贫道就此告辞!”
东方朔说罢,就驾云东去,须臾不见踪影。
泾河龙王见仙人已离去,又自驾云南下,已行经数月,正行间,忽见前方一片苍茫云海,只见那渺渺茫茫的云雾,上下不知其高,左右不知其远,前后不知其深。
泾河龙王暗自心惊道:“此地莫非就是袁先生教与我的藏身之所?这等迷雾,果然是个隐世藏身之好去处。”
正思虑间,忽自云中钻出二个人来,泾河龙王定睛一看,见是两个龙首人身的青衣使者,那两个青衣使者向前,拱手道:“来者可是泾河龙王?”
龙王疑惑道:“小生初登宝地,你二人如何认得我?”
那青衣使者道:“是家师命我等来此候你,你且随我来!”
泾河龙王道:“敢问尊师是何方上仙?”
青衣使者道:“见了便知!”
泾河龙王听了,心下忐忑:“才见了个没头没脸的老道,又遇着个来历不明的青衣使者!”。待欲拒绝,又感其言词之间,似是袁守诚安排来接引的使者,如此这般,苦无退却之计,只得硬着头皮跟随那两个青衣使者而去,消失于那茫茫迷雾之中。
......
龙王即随青衣使者在那茫茫云雾之中穿行,不期过了两三日,忽见前方有天光射入,再行之时,四周忽而豁然开朗,青衣使者指了指上方道:“可认得此处?”
泾河龙王抬头一眼,吃了一惊,急道:“那不是天宫胜境?”
使者但笑不语。泾河龙王又自思道:“如何方穿过此云雾,就又到了极北之空?怪哉怪哉!这使者敢情是天庭之人,莫不是带我至这天宫,折辩当日之事?”
心下忐忑,急开口问曰:“敢问圣使,引我至这天宫胜境却是何意?”
使者道:“此不是天宫,乃是我家圣大王的行宫!”
泾河龙王又吃了一惊道:“你家大王是何许人也?就敢独自再起一座天宫?”
使者道:“莫要絮叨,面见大王后再论不迟!”
那泾河龙王便随使者一道,驾一团祥云而上,径直来到南天门,见南天门外空空如也,心内愈发疑惑,待欲再问时,早又过了南天门,抬眼一眼,见是一座峥嵘宝殿。
那殿上中央,一块匾额,上书“灵霄宝殿”,泾河龙王愈发诧异,战战兢兢往里便走,刚入得灵霄宝殿大门之时,忽见四周一片光芒璀璨,急以掌遮眼,再睁眼之时,被眼前情景惊得目瞪口呆。
你道如何?只见殿中央高座一大神,却不是那天宫之主——高穹圣上、昊天金阙之玉皇大帝。
却是何人也?泾河龙王偷眼观看,见那殿中九色祥光之下,有一张金色龙椅,龙椅之上,高座一人,高有三丈,也是龙首人身。只是那人,金须金发,目运两道电光,神色威严,真个不怒自威。
那“人”头顶上,亦有两条龙角,长有三尺,那龙角却非天下龙族一般的七种颜色之中的一色,而是两段琉璃之色。
泾河龙王心惊,自思道:“我曾闻,龙族之神,若修得十劫之数,则龙鳞变色,修得百劫之数,则龙角变色。今终于得见此‘九色’之龙角,九色者,多也,此琉璃者,琉光璃彩,色变万千,即谓之曰‘九色龙角’也。以此观之,那高坐龙椅之上的,绝对是修得百劫以上之神龙。”
泾河龙王还在暗自思忖,忽听左右有人喝了一声道:“泾河龙王,见了宗祖,还不参拜,更待何时?”
泾河龙王视之,又吃了一惊!
你道如何,原来这两侧立着的,也不似那天宫尽是些得道的圣人、有修为的仙卿。此时,两侧立着的,皆是些龙首人身之神,粗略看时,料有数百人之多。
所谓同族相亲者,因气味相投这故也,泾河龙王只略略一看,识得这些神体尽是些同族之人。
你看那一群神人,虽各着一身仙衣,只是这头上之须发,青的青、紫的紫;红的红、绿的绿;白的白、花的花;真是不一而足,万万千千。
泾河龙王自然认得,此乃三界常见之金、火、青、紫、白、绿、橙七色之神龙。这些龙里,也分不清是些河龙、井龙、江龙、海龙、火龙、地龙、蜃龙、应龙、烛龙。
再看眼前一众各色神龙身后,那泾河龙王愈发心惊,只见那殿中两侧,八条大柱之上,有金龙盘护,口吐烈火,眼放金光。
而柱下,又立着无数面目狰狞之神将,这些神将,皆是些龙子龙孙变化而成,泾河龙王看时,也数不清是什么囚牛、睚眦、嘲风、蒲牢、狻猊、霸下、狴犴、负屃、螭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