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九章 出大事了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这些将士都是军中悍卒,一个个生的虎背熊腰孔武有力,虽然只是用刀鞘拍打,少年道士也没有挨几下子就倒地身亡了。

  少年道士倒地身亡将士们没有停手,上前抽打他们抓着的少年道士的一众黑衣打手。

  薛元超在旁边看着,虽然也觉得这些人都该死,还是开口劝道:“燕王殿下,这些人虽然该死,但是主犯既然已经打死,还是把他们交给大理寺审问为好,那妖道说的话是动摇国本的大罪,应该让满朝文武都知道。”

  李象听了先对打人的骑士大声道:“住手,把他们都送去大理寺去治罪。”然后转身对薛元超拱手道:“多谢薛舍人提醒。”

  薛元超忙回礼道:“当不得燕王殿下致谢。”

  几个将士听令翻身上马,猫腰抓起几个黑衣打手,打马往大理寺去。

  李象看着眼珠一转,便对薛元超道:“老鬼去信说二弟近来身体不好,父王那里正有要事走不开,所以命本王回长安接二弟去燕都。”

  “太孙殿下是身子不好,可知道是什么病症?”薛元超一听心里就是一惊,急忙问道。

  李厥是皇太孙大唐王朝的法定继承人,是太子党的第二面旗帜。

  李厥的安危对薛元超这样的人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李象摇头对薛元叹口气道:“只说有些惊惧,没有精神,究竟怎么回事我也不知道。”

  说到这里李象扭头看向少年道士的死尸。

  薛元超看向少年的道士的尸体立即明白了,眼神冰冷,咬牙道:“妖道竟敢祸国至此!”

  在长安城能吓着皇太孙李厥的人只有李世民,李厥才十一岁不可能有什么大错,现在就是李厥有错也是李世民教育的错误。

  李世民把李厥吓出毛病来,就是不慈,大错特错。

  李象朝薛元超一拱手道:“薛舍人若是没有急事的话,就劳烦薛舍人去一趟大理寺,看看他们怎么判。”

  “臣这就去!”

  薛元超朝李象一抱拳,也不向前走直接朝一边骑士借一匹战马,就雄纠纠气昂昂地去大理寺了。

  薛元超这一次来长安是奉命查长安汇昌金号的账,但是现在听说国本有难,哪还有心情去查账?

  李象见薛元超走了也不上车驾,直接翻上马一扬马鞭子大声喝道:“走随本王去抄了这群妖道的老巢。”

  李象这几年跟随李承乾在燕都,受李承乾亲自管教对李承乾十分敬爱。

  少年道士出口猖狂对李承乾不敬,他是绝对不能忍的。

  ……

  ……

  从贞观十六年算起,李承乾已经穿越到大唐七年多了。

  除了头两年李承乾基本上都是在燕都城度过的,在这里他一边主持修建燕都城,一边用李恪从海外运回来的粮食把东征的好处慢慢消化掉。

  在中国古代对北方的战争即便胜了往往也有两个麻烦,一个是打下来的圭地没有人愿意迁过去,草原无法耕种。

  另一个是俘虏很难安排,把他们继续留在草原上,中国朝廷机构无法管理,等于没有打这一仗,迁往内地又要占据原来中国人的生存空间。

  当然也可以都杀了,但我们毕竟不是美国人。

  但是,李承乾这一次无论是从草原抓来的靺鞨、契丹、奚族各部还是百济、高句丽的俘虏,都给他们一个改过自新重新做人的机会。

  那就是通过对他们的劳动改造为大唐修建燕都和各地的驰道、让他们也加入到轰轰烈烈地大唐基础的建设中去。

  当然此举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要有粮食,让人家给你干活,怎么着也要有口吃的。

  现在李恪的舰队已经完成了环球航行,大唐的海军是这个时代最强大的海军,李承乾又新造了数十艘大船专门从南洋诸国征调粮食,粮食问题就解决了。

  从南洋运进来了粮食都投入到东征和各地的各种工程的建设,因为粮食进口有限,李承乾不得不一再控制灭高句丽的速度。要是一下子灭掉高句丽,大唐又没有那么多粮食投入,抓到俘虏要么杀了要么放了,都太浪费了。

  根据之前计划,今年夏天从南洋运回第一批粮食后,就要彻底灭掉高句丽。而现在才是初春,所以李承乾把前线的李世绩和苏定召回燕都休息一段时间。

  燕都城的内外两道城墙都已经修建完工了,城里的一些建设如书院,藏书楼,军营,衙门和南北两市也都已经快建设完工了,只有李承乾设计建在城中央的紫禁城到现在才开始打地基。

  从前线回燕者休养的李世绩和苏定方在城外碰上,两人骑着战马进了城就放缓马速,一边走一观看沿途风景。

  在熟悉燕都城道路的士卒带领下,他们走过正在施工的紫禁城,又往西走一里地就拐进了紫禁城西边的三海苑。

  李世绩一边走一边忍不住感慨道:“这座燕都城是我大唐控制东北的重镇,太子殿下把这里修建的方正堂皇,正可以威压万方啊。”

  苏定方听了点点头道:“确实修建宏伟大气。”

  苏定方嘴里这么说,心里却有些担忧,这么一座雄都在距离长安城两千里以外地方,实在不是什么好事。总不能每一代都皇太子来此镇守!

  要是皇太子年龄太小或者还没有皇太子,谁镇守此地朝廷能放心?

  这么大的一座城池在古代绝对是帝王之城,本身又山环水绕,汇聚帝王气运,没有合适的人镇守就会出乱子。

  试想历史上安禄山造反时如果有这么一座燕都城,他就不用去长安了。

  李世绩和苏定方进了三海苑,就有内侍把两人引去水中小岛上的紫辰殿参见李承乾。

  两人刚走上九曲白玉桥就看见李承乾一身紫色长袍正站在桥上往东南看。

  两人走到近前一同躬身行礼道:“臣李世绩参见太子殿下。”

  与以往任何一次召见他们的情形都不同,李承乾没有亲切地扶他们平身,也没有赐座,更没有热情褒奖和温言抚慰。

  李承乾看着东南方向连头都没有回转过来,过了一会儿,语气幽幽地道:“孤王已经很久没有回长安城了!”

  两人闻言心头一惊,慌忙单膝跪下请罪道:“臣等无能,没有早日灭掉高句丽,让太子殿下回长安城。”

  李承乾扭头看着风尘仆仆的李世绩和苏定方单膝跪在地上,知道两人应该都明白了,便示意内侍把他们扶起来。

  李承乾看着二人脸上勉强露出一个笑容道:“这不是二位卿家的错。”

  说到这里叹口气道:“孤王听说厥儿身体不好,心里挂念,再想到孤王几年也没有回长安城,陛下想必也甚是挂念,陛下年迈孤王不身边……。”

  李承唠唠叨叨说的都是都是些家长里短的话,但是李世和苏定方可不敢当家长里短听听,两个人心里猜测,必然是长安城出事了。

  李世绩忙躬身道:“太子殿下孝悌慈爱,是臣等无能,不能尽早灭了高丽,使太子殿下早日回到长安在陛下面前尽孝。”

  李承乾听李世绩尽说些没用的话,便抬手止住他的话头道:“五年平辽是孤王定的策略,也是孤王亲自坐镇燕都城督战,怎么能怨二位卿家。

  前年灭了草原诸部,去年灭了百济,上个月薛仁贵又大破扶余城,今年孤王应该能回长安了吧?”

  历史上唐朝灭高句丽打了几十年,现在因为李承乾把火药和热气球都用上了,大大的缩短的灭高句丽的时间。

  只用了三四年就把高句丽周边的部族国家都扫清了。

  这一回李世绩不装孙子了,直接朗声道:“臣以项上人头担保,今年秋天必灭高句丽。”

  李承乾又看向苏定方。

  “臣也也以项上人头担保!”

  李承乾听着两人说的斩钉截铁,不由神色一振,大声道:“好!孤王已经下旨从洛阳调集粮草、军需,五日之内就会送到燕都。二位在燕都歇息几日,待粮草一到,立即押运粮草去前线,准备一战灭了高句丽。”

  “臣遵旨!”

  因为李承乾先暗示长安城可能出事了,李世绩和苏定方对于李承乾改变灭高句丽的计划,也不敢提出任何意见。

  “太子殿下如今大唐各军就要会师鸭绿江,灭高句丽已经如同探囊取物一般,太子殿下当以长安大局为重,早日起程回长安尽孝。”

  苏定方看一眼神色平静地李世绩,郑重地向李承乾提出了建议。

  李承乾确实听说李世民在一群妖道的蛊惑下越来越不成样子,但心里并没有当一回事。

  李世民修道把朝廷政务都推给他了,让他得在以燕都城控制大半个朝廷,李承乾一直都不觉得长安会出事。

  只是近来听说李厥身体总是不好,加上汇昌金号在长安的存金出了问题,李承乾才想着尽快回长安去。

  刚才李承乾作出一副立即要回长安的样子,只是因为他突然改变原来夏天开始攻打的计划,怕这两位对他有意见。

  李承乾正要敷衍苏定方时,就见刘葵脸色发白,匆匆走到李承乾身边,低声叫道:“太子殿下!”

  李世绩见刘葵有事,便身躬身道:“既然太子殿下计议已定——”

  李承乾一直都想把李世绩收服,见此一摆手道:“二位卿家不是外人,有什么事就直说罢。”

  “回太子殿下,长安城传来消息,陛下打了燕王殿下三十板子,剥除王爵关进了宗人府。太孙殿下为了给燕王殿下讲情,跪在咸池殿外一天一夜,陛下不见,太孙殿下最后晕在了咸池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