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注定是一个不宁之夜。
严讷因高升在即,热情地招待高耀等人,饭后将众人引到花厅中继续用茶,而茶叶则是嘉靖所赐的顶级乌龙茶。
这熬到礼部尚书的位置,是他先前不敢奢望的夙愿,但当下却被他实现了。这一路走来,竞争的激烈程度实质不亚于当年的科举。
能够进入翰林院哪一个不是天之骄子,只是最终能够走到礼部尚书的位置,通常是二、三届才出现一位,而他严讷毅然成功了,又怎不让他感到自豪呢?
严讷喝得有些多,难以持续往日那种规范的举止,显得兴奋地胡乱一挥示意大家喝茶,更是保持着极大兴致跟高耀等人谈论着事情。
徐几杯酒下肚,暴露出几分乖张的性子,腆着肚子摊坐在椅子上显得幸灾乐祸地道:“先前都说吴曰静必定入阁,但现在却被免职在家,当真是令人唏嘘啊!”
“吴曰静入阁之说,其实是一些人捕风捉影,实质皇上从未想过要他入阁。若是不然,上个月他礼部尚书任满六年,为何圣上还不召他入阁呢?”高耀显得很理性地分析道。
徐轻呷了一口茶,精神倒是恢复了一些,但说话像是没经大脑般道:“这事要怪就怪他瞎了眼,找了一个灾星女婿,让到他连礼部尚书都干不成!”
严讷用茶盖子轻泼着滚烫的茶水,却是莞尔一笑。
吴山之所以会倒台,主要还是他自取灭亡,竟然想要阻碍圣上修玄。但到了徐家公子这里,竟然还能扯到林然身上,当真是为黑而黑了。
“却不林然究竟做了什么天怒人怨之事,致使一大帮百姓围堵刑部衙门?”高耀想到了林然,显得幸灾乐祸地道。
徐自从得知数百名百姓堵在刑部门口状告林然,今晚的心情一直很好,心里一直在记挂着这个事,突然眼睛一亮道:“说曹操曹操到,你派去的人回来了!”
却见在那敞亮的走廊中,一名被派去打听消息的仆人匆匆走了过来。
“呵呵……终于有消息了!”高耀抬眼望去,脸上当即露出了笑容,端起茶盏对着来到客厅的仆人直接询问道:“高三,消息打探清楚了吧?”
高三走进花厅,顾不得抹掉额头上的汗珠子,即将刚刚打听到的消息一五一十地说了出来。
原本热闹的花厅,突然变得寂静一片。
哐!
一个茶盏落到地上,当即碎成了数片,大量的茶渍向四周飞溅。站在旁边服侍众人的侍女听到这个声音,被吓得脸上没有一丝血色。
高耀保持着端茶的手势,显得难以置信地抬头询问道:“什么?百姓指责对黄郎中量刑过轻?”
严讷等人同样是愣住了,纷纷吃惊地望向了仆人高三。
原以为受到百姓的攻击,林然这次是必死无疑,但万万没有想到,事情竟然急转直下。与其说百姓这是在攻击林然,倒不如说百姓在救林然了。
这些天以来,他们集中所有的火力攻击林然“年轻不堪用事”,在张老太一案对黄郎中量刑过重。只是被百姓这么一闹,他们先前的所有努力都付之东流。
虽然太祖差点将孟子逐出孔亩,更是大幅删减了他的书,但其“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思想为天下士丈夫所共识。
他们一直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为崇高理想,他们又怎么能够站在“生民”的对立面呢?
他们可以指责林然的不是,但却不能指责百姓的不对,更不能够跟百姓的意愿相抗衡。却不是说,他们不能取胜,而是这样极可能会被打上奸臣的标签。
“此事千真万确,小人已经打探得清清楚楚了!”高三面对着一些怀疑,当即显得很老实地答道。
“我们都小瞧这个林算子了!”
严讷的目光落回到茶水中,边喝着茶边感慨地道。
在刚了解到案情的时候,他就觉得林然做得不算过分,甚至很是合理。只是受到徐的鼓动,加上徐阶的面子,这才给林然捅了一刀。
只是这一刀下去,他却发现没有捅到林然的要害处。林然不负林算子之名,已然早有了应对之策,轻松地化解了此次的危情。
不得不说,林然比吴山要更厉害,拥有着极高的政治智慧。只是他无疑做了一件错事,当下跟林文魁结了怨,昔日难保会被人家清算。
高耀很快冷静了下来,显得笃定地判断道:“这帮百姓肯定是被那小子鼓动的!”
“若是那小子在背后鼓动,那百姓为何会攻击他贪墨五百两,这不是在抹黑自己吗?”徐微微地蹙起眉头,显得疑惑地询问道。
“这才是他的高明之处,贼喊抓贼嘛!”高耀心里已然认定是林然在背后煽动,嘴角微微蹙起,心里已经涌起了一个主意。
严讷是官场的老油条,在徐还是一知半解的时候,他很快便反应过来,望着高耀询问道:“高兄,那你打算怎么做?”
“找出林然煽动百姓闹事的证据,然后置他于死地!”高耀将心里的主意说了出来,显得自信满满地接着道:“他不是贼喊捉贼吗?我们只要证明百姓攻击他贪墨五百两,实质都是他自导自演,便能证明他就是煽动百姓闹事的幕后推手!”
严讷的眼睛微微一亮,用力地拍着椅把认可地说道:“不错!只要证明林文魁是煽动百姓闹事的幕后推手,他必死无疑!”
徐虽然听得不是很明白,但清楚事情有了转机,眼睛流露出欣喜之色。
“呵呵……林算子?徒有虚名矣!”高耀为着自己的应对之策暗暗叫好,心里不免自鸣得意地道。
在商讨了一些事宜,三个便各自离去。
高耀早先已经派仆人去传书信,当他回到家里的时候,两淮商会会长陈伯仁早已经等候多时,二人当即商量起对策。
若说谁最恨林然,自然要当属陈伯仁了。在官场上,他自然跟林然没有恩怨,但粤盐北上已经侵犯了他们两淮商团的利益,已然是要对林然除之而后快。
虽然事情出现了一些变故,但他们只要京城的舆论没有倾向于严惩黄郎中之前找到林然鼓动百姓闹事的证据,那林然必死无疑。
次日清晨,注定又是一个不平静的日子。
科道言官素有风闻奏事的权力,虽然没有丝毫的证据,但一份份弹劾林然煽动百姓闹事的奏疏纷纷递交到通政司,将一顶“煽动百姓闹事”的帽子扣到林然的头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