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0章 黄石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项籍南下江东之际,在东海郡下邳县,一间隐在山林中的小庐里,项氏的当家人项缠,正百无聊赖地在院中踱步。   作为项燕幼子,项缠从小就不必承担责任,家中有父亲、伯兄担着,他只需要跟着仲兄项梁任侠好义,但不同于项梁的有勇有谋,项缠没什么本事,只是个顶着家族名头的膏腴子弟。   楚国灭亡后,项氏的天也塌了,父亲、伯兄战死,仲兄也不得已,被秦人迁去关中,硕大项氏,就轰的一声,砸到了项缠肩膀上。   七八年来,项缠在家族叔伯的帮衬下,勉强维持了项氏不散,甚至因为项燕名声在外,引得不少人来投靠……   项缠没多想,来者不拒,结果还真出了事,被仇家告发说项氏“收容逃亡,图谋不轨”,惹得官府来查。   项缠别的优点没有,唯独重义气,不打算交人,争执之下,他那在家里躲了许多年的侄儿项籍动怒,当场格杀秦吏兵卒数人,项籍倒是痛快了,这下可给项氏惹来了滔天大祸!   项缠不得已,只能让宗族子弟四散而逃,项氏门生故吏遍布楚地,分别去投奔的话,至少能给项家留点种子。   可他的侄儿项籍却认为,既然已被秦官府缉拿,不如就撕破脸,带着项氏族众子弟,纠集对秦不满的轻侠,带着苦于南征苦役的征夫,遁入山林,落草为寇,举起楚地反秦的旗帜!   但考虑到齐地诸田造反,三个月就被平定了,项缠最后还是没听侄儿的,安排他去南边的会稽郡,投靠项燕部将,项缠自己则往北逃窜,打算去朐县容身。   可才到半路,他们就被巡逻的郡兵发现,一番追逃过后,项缠的手下死的死伤的伤,最后只剩下他只身逃走,亏得在下邳还有一位豪侠,暗中接应了项伯,还将他安置在这栋山中小庐里……   眼下,下相事件已过去整整三个月,外面缉捕的风声已经平息了,项缠性命无忧后,开始担心两件事,其一是远在关中的仲兄项梁会被如何处置?其二便是,容易冲动的项籍,他平安抵达江东了么?   与焦躁的他相反,一位樵夫打扮的中年人,却将砍柴刀扔在一边,自己卧在太阳底下,捧着手中的书卷,读得津津有味。   下邳豪侠接纳的,可不止项缠一个逃犯……   “子房,你倒是沉得住气,还有心思读书!”   项缠看到同住的人这般作态就来气,他与同是天涯沦落人的张良是旧相识了,韩亡后,张良远走陈郡、淮南,与任侠的项缠有一面之缘。之后楚也亡了,张良主要活动于齐地与沧海君之间,再见面时,此子已经搞出了一件大事:刺杀秦始皇帝!   更奇异的是,做下这等大事后,张良居然还能全身而退,辗转跑到下邳来避难。   张良却笑道:“项兄,孔子说过,君子不可以不学。人若要保持头脑清晰锐利,就得多读书,就好像你们楚人的铁剑,需要在磨刀石上磨砺一样一般……”   项缠要反驳,却张口结舌,论言谈,他没法和张良比。   张良却不饶他:“你我皆是孑然一身的逃犯,想再多,也无济于事,更无法改变时局,何不像我一样,寻本书看?”   “读书能将秦始皇读死?”   项缠嘟囔着看向张良手里的书:“你一天到晚都盯着它,还不时发笑,读的却是何书如此有趣?”   说着便走过去,拿起来一看究竟。   张良却将书一合,放回袖中:“我答应过此书主人,只能^_^烧了,哪怕是子孙,也不能传阅!”   “还有这等讲究!”   项缠的好奇心被勾起来了,追问之下,张良才说出了一个后世之人耳熟能详的故事。   “那是一年前,我初来下邳,闲步于沂水圯桥头的似乎,遇见一个穿着粗布短袍的老翁,我经过他身边时,居然故意将草履登到桥下,还对我大喊‘孺子,下取履!’”   ……   “你不仅为那褐衣老翁捡了破履,还膝跪于前,服侍他穿上?”   片刻后,项缠被逗得哈哈大笑。   他所认识的张良,素来傲气,仗剑而行,为国复仇的大丈夫,却在一个老朽勒令下,忍气吞声做这种事,这还是张良么?   张良却只是淡淡一笑:“大丈夫者,其志向可挟太山以超北海,亦能伸手为长者折枝。”   他继续说起接下来发生的事,这下项缠笑不出来了,表情越来越惊奇,当听到那老翁接连几次,与张良约着后五日鸡鸣相见,却屡屡早到时,出言道:   “非常人有非常之行,这老翁,恐怕是位隐士啊!”   “没错,的确是位大隐!”   张良笑意盎然,继续道:“接连迟到两次,我也恼了,第三次,便半夜就到桥上等候,有顷,老翁便至,见我已等候,笑着说‘当如是’,于是,便送了我一卷书,说,读此则可为王者师矣……”   张良拍了拍已经快被他翻坏的书:“就是这本喽。”   项缠心里痒痒,更加想知道,那老翁大费周章送给张良的,究竟是什么书,读完之后便能“为王者师”,这不是吹牛么。   张良拗不过他,最后还是报出了书名:“!”   “这是什么书?”   项缠表示没听说过,张良少不得给这个不学无术的家伙科普道:   “八百年前,周西伯昌从羑里脱困,回到西岐后,便与吕尚合议如何倾覆商朝,吕尚便献上阴谋修德,其事多兵权与奇计,故后世之言兵及周之阴权,皆宗太公为本谋也。”   “这些太公所著的兵法、阴谋、言谈,合称,又分为三卷,分别是兵、谋、言。便是太公兵法,又称之为,本是田齐兵书,五国伐齐后流入各国,项氏应当也有。”   “好像有。”   项缠记得,父亲好像让他们兄弟三人学过,但他那时候年少贪玩,早忘得一干二净了,倒是仲兄项梁学得最为认真,被迁去关中前,还将这教给项籍,说这就是项籍想要的“万人敌”,只是项籍也没学通透,就觉得自己已领会,就扔一边了。   张良接着说道:“,便是,主言阴谋之事,据说为鬼谷子所得。苏秦曾游说诸侯,书十上而不行,黑貂之裘敝,黄金百斤尽,资用乏绝,去秦而归。后来他得到了太公阴符,如获至宝,头悬梁椎刺股,苦读之后,遂为纵横大家,合纵诸侯,佩五国之印,齐因之衰,燕因之而兴……”   只可惜,那是纵横家最后的光辉了。   张良叹了口气,才说起了手里的这本。   “所谓,便是,,此书乃太公言谈,合阴谋,通兵法,却非兵家、纵横,反而偏重于道家的治国之道,也只有读了金匮,才能将阴符和兵法融会贯通……”   “原来如此。”   项缠点了点头,难怪张良如此推崇此书,更觉得那老翁不是一般人。   “他就没说自己叫何名?又为何会有此书?”   张良摇了摇头:”那长者只说,十三年后,孺子见我济北,谷城山下黄石即我矣,遂去,良不得复见……”   言罢,张良露出了笑:“所以,我称之为黄石公!”   “黄石公?”   项缠摇头:“没听说楚地有这样一位人物,或许是家住济北,是齐人罢?”   他也没当回事,问过就算了,打了个哈欠,自回室内睡觉去了,庇护他们的豪侠说外面还在大肆缉拿项氏人员,近来最好不要出山,每月衣食都会按时送来。   等项缠离开后,张良才摇了摇头。   “这就信了?”   那是在刺杀秦始皇半年之前,张良身在济北谷城县,恰逢朝廷下达。听闻此事后,张良借宿的那户人家慌忙把祖辈收集的简牍拿出来烧了,生怕出事,张良在火堆里抢出了半本世间已绝版的,自行抄录。   这便是此书的真正由来。   虽然齐地最喜欢托古人之名来创作,很多“古书”里也掺杂了诸子百家的私货,但是真是假已经不重要了,因为这本书对张良的确很有用。   张良过去曾读过,也接触过,但很多地方仍有不解之处,阴符讲的是阴谋纵横之术,兵法说的是如何用兵打仗,可读了金匮后,却一下子通透了!   至于黄石公?那是他现编的故事,也算对的活学活用了,故事说得精彩,项缠被他唬得一愣一愣的。   原本的历史上,项伯还会再上张良好几次当……   张良也非故意欺瞒,只是心里隐隐觉得,这是命中注定。   “遭遇秦火,犹如宝剑蒙尘,而我张良,或许便是让它重新发光的壮士。”   那时候他一心扑在刺杀上,没有太过感触,等莒南刺杀之后,张良复仇的怒火,仿佛随着那一椎扔出去了,而沧海壮士大铁椎,以及齐地起义无数人的死,也让张良猛醒。   学医……不,是做搅屎棍救不了天下!   秦之兴亡,虽系于秦始皇一身,但反秦,不是简单刺杀能实现的。   张良明白了,光是一地反秦是没用的。   得六国之地,一齐反才行!   眼下,秦始皇帝日益骄纵,南北同时开战,尤其是南方,出动了二十万人,楚人苦之,硕大的三楚之地,已隐隐有不稳之势了。   但不能寄希望于秦朝作死,自己也得努力。   他也要像太公望那样,以阴谋兵法之力,联合松散的六国反秦人士,谋划对秦朝的新一轮反攻!   于是,张良像苏秦那样,拿出头悬梁锥刺股的劲头,开始淬炼自己。   除去急功近利之心后,再读之后,张良才恍然大悟。   “能以阴谋策划反秦,以兵法结束暴秦之政,但归根结底,这些东西都无法用来治国,唯有金匮黄老之言,与民休息,才是治国良方啊……”   张良醒悟了,他的最终目的,已不仅仅为韩复仇,复辟祖国,也不仅仅是倾覆秦朝那么简单……   里的金玉良言,让他看得更远了。   要在毁掉这个贪婪、暴虐、苛刻、穷兵黩武、民不聊生的帝国后,在它的废墟上,辅佐真正的有德王者,建立一个更好的世道!   这种觉醒,让张良仿佛做了一场醍醐灌顶的大梦,就像是赵鞅经历人生起落大彻大悟后,改名“赵志父”一样,张良决定,也给自己取一个新的名字。   或者说,隐于暗处的新身份,这也算对自己的包装吧,孔子不是还说过,见人不可以不饰么。   如果说,张良本是一柄仇火熔铸的匕首。   那么现在,就当以兵法锻砺,让它变成无坚不摧的利剑!   再以阴符猝毒,让它见血封喉。   等用此剑诛杀暴秦后,再用上善若水的金匮,洗去剑上的污血,铸剑为犁,等田亩开垦之后,它便完成了自己的使命,接下来,或许,就让剑、犁慢慢生锈,最后变成苍松下的一块黄石,悠然自得,承晨露霜雪,看白云苍狗……   这梦想,在这惨烈残酷的世道里,是如此的奢侈。   张良看着天上将太阳遮住的云彩,惨淡一笑,再度展开,一边读,一边轻声道:   “张良,就是黄石公!”   https: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手机版阅读网址: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