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2章 离别匡山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与司马恒告别之后,李白快马加鞭,五日后便回到阔别几年的昌隆县。

  此时的昌隆县较李白上大筐山修道之时变化很大,县上行走的武林人士多了很多,街头比武打斗比比皆是,李白心情很是复杂,他既痛恨这武林的争霸打斗,又盼望能借平定这些争霸来建功立业。

  走着走着,不经意间已到了家门之前。

  李白父亲叫李客,为任城尉,在昌隆算是富户,故李家府第建得甚是别雅,三落院舍,花园凉亭,水榭楼台。

  看着熟悉的家,想着马上就能见到爹娘,李白心里尽是激动,快步上前,推门而进。

  一进家门,众家丁认出李白,兴奋之极,赶忙跑去禀报李客与夫人。

  李客夫妇正在内堂休息,听到离家多年的儿子归来,心里无比高兴,即刻出门相见,却见李白已是奔至内堂。

  一见双亲,李白连忙双膝跪下,拜倒在地,口里道:“爹娘在上,不孝儿李白回来看望……”言未罢,已是泪流满面。

  李客夫妇把李白扶起,也是泪流不止,说不出话来。

  良久,李客问道:“李白,你上大匡山修道三年,有何收获?”

  李白满是自信地道:“爹,孩儿修道三年,收获良多,不仅学得纵横之术与帝王之术,还偶得天缘,修成了太上老君的天技‘凌云踏’!”

  “纵横之术、帝王之术、凌去踏!好……好啊!”李客不断地点头。

  这时李白又把武秀才令牌拿了出来,道:“爹,孩儿现已考取了武秀才,日后还打算考武举人!”

  李客一听更是高兴,把武秀才令牌拿过手中,细细观看,激动地说道:“儿啊,看来你真是为我李家争光啊!”

  少顷,李客慈祥地望着李白,问道:“对了,你接下来有何打算?”

  李白回答道:“爹,孩儿已定下抱负:定武林、安社稷!申管晏之谈,谋帝王之术,奋其智能,愿为辅弼,使寰区大定,海县清一!”

  李客听得是频频点头,欣慰之极。

  末了,李白又给双亲跪下,说道:“爹、娘,孩儿不孝,为了远大的抱负,近日会再度离家,开始游历四方,以增加自我阅历,求将来之大成。”

  李客上前扶起李白,道:“李白,大丈夫志当高远,我为你骄傲!尽管去吧,男儿游历四方,本是理应!李家永远支持你!”

  说罢,李客回房取来一把青褐色宝剑,递与李白,道:“李白,现为父赠予你李家家传之宝剑,助你披荆斩棘,建功立业,扬我李家家声。”

  李白双手接过宝剑,只见此剑剑鞘青褐,有着一种历史的厚重,剑柄处雕着一条龙,伴有祥云,并刻有“龙渊”二字。

  李白一把抽出剑身,顿时一阵耀眼的白光散出,如闪电般耀眼,如霜雪般亮白,剑刃挺削锋利,寒光闪闪,剑气迫人,好一把世间罕见的宝剑。

  李白一阵欢喜,问李客道:“爹,这剑叫什么?”

  “龙渊宝剑!”李客回答道。

  “好一把龙渊宝剑!”李白忍不住兴奋,就在内堂舞起剑来,剑光闪闪,白衣飘飘,如雪飘至,如仙起舞,看得李客惊叹不已。

  良久,李白停剑而立,欢喜之极,问李客道:“爹,我们李家何时有此宝剑,为何我一直不知?”

  李客慈祥地看着李白,柔声说道:“儿,此剑乃李家祖辈相传,之前你年纪尚小,又未立远志,故为父没传予给你。但今日见你已有所成就,又修得天技,更是立下雄心抱负,此剑自然要传之于你!也好让你游历远游,手有所持。”

  李白听得眼泛泪光,轻轻把剑插回鞘,双手捧起,仿如捧起家族之重责,然后跪倒在地,重重地给爹娘叩了个响头。

  ……

  因为此次游历,不知何时再归,所以之后的一个月里,李白天天陪伴在爹娘身边,尽心孝道。

  反倒是李客,一直催促李白尽早成行,不要犹豫迟疑。

  李白心想也是,成大事者自应不受羁绊,犹犹豫豫何以成事?于是便马上收拾行装,告别爹娘,正式仗剑去国,辞亲远游。

  李白骑上马,出了昌隆县,远远眺望大匡山。

  此时的大匡山在阳光下苍苍郁郁,美景如画。

  李白心里不由想道,不知师傅近来如何?大明寺的僧人又是否别来无恙?想起过往求学修道那些难忘岁月,他不禁唏嘘不已,一时间感触良多,诗情大发,张口吟来:

  晓峰如画碧参差,

  藤影风摇拂槛垂。

  野径来多将犬伴,

  人间归晚带樵随。

  看云客倚啼猿树,

  洗钵僧临失鹤池。

  莫怪无心恋清境,

  已将书剑许明时。

  吟着吟着,李白体内已是二重之境的内力,又开始变得异动不停,这是内力又要突破的先兆!李白顿时兴奋不已,连忙就地盘坐,修练起来。

  他这一练,足足练了一天一夜,当他再度睁开眼睛时,一道红色亮光从眼中闪过,内力已达三重之境!

  李白感受到体内澎湃的内力,心中兴奋无比,不由得施展起凌云踏,一冲上天,竟直上了十丈之高。

  耳边是呼呼风声,底下是苍茫大地,远处是莽莽群山,李白十分感慨,这一走,不知何日是归期?

  正想着,忽然远处传来一阵阵老鹰的叫声,不一会儿,一白一黑两只老鹰从远处山涯迅速飞来。

  李白定眼一看,竟是自己在大匡山修道时经常喂食的两只老鹰,心中一阵惊喜,连忙双手一伸,口里大声道了几声“诺”。

  两鹰听到李白招呼,欢叫不已,瞬间飞至,围着高空中的李白不断盘旋,最后齐齐落在李白的手臂上。

  一人两鹰仿佛是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亲昵之极。

  “你们知道我要远行,特来送我吧?”李白呵呵笑道。

  两鹰时而温顺地“咕咕”叫,时而“唳唳”地长啸,似乎在回应着李白的话。

  正当他们欢快地“交流着”的时候,脚下忽然传来一声惊叹:“啊!神奇呀,神奇呀!”

  李白一听,不由得向下望去,只见此时地下已站着数人,齐刷刷仰头看着自己,都一脸的惊愕。

  李白连忙使起凌云下,带着两鹰,下得地来。

  只见地上站着五人,为首一人一身官服,后面四人侍卫打扮,原来是朝廷官员。

  见李白手立两鹰,如仙下凡,这官员惊叹无比,道:“敢问这位仙人是何方神圣?”

  李白一听,不由得呵呵一笑,道:“大人,我只是大匡山上一个小小的修道之人,并不是什么神仙。”

  “不是神仙?”官员一怔,继而满脸欣赏地说道:“修道之人能修到如此境界,绝非易事!我是绵州刺史于庆宗,我看你不仅能飞天,还能指挥猛禽飞鸟,实属天赋异禀。且你正当年少风华,何不报效朝廷,成就一番事业!”

  李白一听,从怀里拿出秀才令牌,“谢谢大人抬举,其实我已是唐明阁秀才,也有成就事业之抱负,只不过现在武功尚低,处世经验不足,故打算先去四方游历,增长见闻,修成武功,以创更好之功业。”

  于庆宗听李白如此一说,心中更是佩服,道:“好,年轻人知不足,求上进,实属难能可贵,我看你日后定有大成。你姓甚名谁?”

  “我叫李白。”

  “李白!”于庆宗点了点头,又问道:“你是哪里人士?”

  “正是绵州昌隆青莲乡人士!”李白说道。

  于庆宗一听,欣喜地说道:“果然是我绵州之子弟,好,李白,你以后若想报效朝廷或遇有困难,可来找我,我自会鼎力相助!”

  李白一听,连忙放飞老鹰,作辑拜谢。

  接着两人又寒暄了一阵,便相互告辞,各自离去。

  于庆宗走后,李白跳上马鞍,再次回头看了一眼昌隆县,大声嚷道:“世道漫漫,从此踏上。别我匡山,游历四方。”

  说罢,便策马直奔峨眉山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