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道承忽听关内大乱,连忙扭头向身后望去,只见关城内的士兵们此时已经倒了一地。仔细再看,才发现关城南北两侧的山崖上,不知何时出现了不少大宋国的军队,那些士兵正在朝着关城之内投掷竹矛,也有用连弩车发射竹矛的,也有用弓箭朝下面射羽箭的。
关城之内现在已经乱作了一团,有不少士兵,都已被竹矛和羽箭射中,非死即伤,惨嚎声一片。崖顶又有人将干枯的细小竹枝、竹叶捆绑在一起,然后点燃,从上面抛下来,引燃了关城内胡人士兵居住的帐篷和营房。
三万多人驻扎关内,营房和帐篷占地那也是很大一片的,目标极大。三万人也都分散在关内各处,各忙各的,守城的守城,搬运的搬运,备战的备战。现在却都成了活靶子。山崖顶上大宋国的士兵,居高临下,占据地利,在小丁和罗司懋的指挥下,向下投射竹矛、羽箭,得心应手。
小丁带兵驻在洛水关北侧山崖,罗司懋率兵驻在洛水关南侧山崖。两人听见高婉君发放的信炮后,就已经做好了进攻的准备了。等见到大宋国军队开始正式攻关之时,两人同时下令让手下士兵开始行动。于是,两队士兵在山崖顶上遥相呼应,按照事先的计划,纷纷朝着关内投射竹矛、羽箭,
同时,当小丁看到关内众多的营房和帐篷时,他又想起了放火这一招,于是又命令手下人把昨天削砍下来的那些细小竹枝、竹叶捆绑在一起点燃,然后丢到关内胡人的营房和帐篷之中。
果然,这一招纵火之计,效果很是显著,不一会儿,胡人的营帐就燃烧了起来。
罗司懋见小丁派人放火,他也不甘落后,同样也命令手下士兵学着对面山崖上的士兵那样,开始放火。
结果,关城之内火势一起,关内的士兵们马上就乱套了。他们想要救火,却还需要躲避上面抛掷下来的竹矛和冷箭。可两侧山崖上的竹矛和羽箭,准备十分充足。就像下雨一般,从山崖顶上不断射落下来,令关城内的士兵们无处可躲。
李道承眼见关内这种情形,手下士兵们损失惨重,心知这洛水关今日算是守不住了。不由急火攻心,心下一痛,一口鲜血喷了出来。他身旁的侍卫连忙伸手扶住李道承摇晃的身子,连声叫道:“皇子殿下,皇子殿下,您这是怎么啦?”
一旁的军师毛延顺,看了一眼关前正要冲杀过来的大宋国军队,又看了看关内已被点燃的营房和帐篷,还有东倒西歪的伤亡士兵。长叹一声,说道:“大皇子,我看这洛水关我们今天是守不住了,我们还是趁早撤回河西吧!”
洛水关的西侧是贺兰山脉和黄河。毛延顺说的河西就是指黄河以西。众所周知,黄河整体是呈几字形流向。而洛水关所在的这处位置,正是黄河几字形由南向北流向的那一段位置。
毛延顺想的是,反正洛水关今天也是守不住了,不如趁早退回大夏国国内。退到黄河以西,黄河就成了一道天然屏障,大宋国的军队即便是继续追赶,到时候也是会被黄河拦住去路的。
李道承尽管心有不甘,可是现实摆在眼前,他现在若是不撤退,死命硬撑到底的话,他手下这三万来人,估计就都得葬送在洛水关里,他自己能不能活着回去都是未知数。所以,他只是略微思索了一下,就颤抖着下达了命令:“全体弃关撤退!”
这时,高婉君已经指挥着士兵攻到了关前,士兵们正在用冲车和木杠在撞击着关城的城门。
本来守城的士兵还有心思抵抗一番的,后来见关内失了火,山崖顶上又不时地往下抛着竹矛,说不定哪下不注意,就会被竹矛给射中。因此他们早已乱了军心,还哪里有心思继续抵抗攻城军啊!
听见李道承的撤退命令,胡人士兵全都放弃了抵抗,打开洛水关西侧的城门,潮水一般地涌出了关城。
李道承、毛延顺、李万通等人也在几位大夏国武将的护送下,退出了洛水关。
等高婉君带兵闯进落水关后,发现关城内的大火已经无法扑灭了。关内的营房、帐篷早已连成了火海,现在唯一能做的,就是眼睁睁地看着这些营房和帐篷燃烧殆尽。最后再扑灭余火。
就在高婉君准备下令,让士兵们远离大火,等待燃尽之时,忽见从北侧山崖上,落下了大块大块的雪块,以及一些碎雪。都是朝着那火海而去的。
高婉君当然知道,这是小丁让士兵从山崖上推了积雪下来用以灭火的。心中不免暗暗赞许,这个大个子年轻人还真是聪明啊!
罗司懋见到对面山崖上的士兵在往下面推雪灭火,他便也命令手下士兵照做。这样一来,本来还燃烧旺盛的火海,瞬时就被大量的积雪给压住了气势。
高婉君一见,也连忙吩咐手下士兵配合,用关城内的积雪来灭火。
终于,这场大火,在众多士兵的努力下,最终完全被扑灭了。
小丁和罗司懋也分别带领着士兵从山崖上攀爬下来,驻进关内。
洛水关内,虽然被一场大火给烧得很惨,但幸运的是,主帅府并没有被波及。高婉君吩咐士兵们打扫战场,焚烧尸体,做好善后工作。然后她走进了帅府大厅。
占领洛水关后,就意味着已经把大夏国入侵的部队,全部给驱逐出了大宋国国境,此次战争大获全胜。下一步是否还要领兵继续进攻,是需要向朝廷汇报后,由朝廷来定夺的。
因此,高婉君立即撰写战报和公文,将前线战事经过一一详细写清,派人送往定边城禀告给监军纪公公,同时,也派人将战报和公文给朝廷也发送了一份。
此次攻关,大宋国军队损失颇少,只有几百人伤亡,是攻城时被胡人的弓箭射伤射死的。关内的死尸大多都是胡人的。
洛水关内大夏国军队共有三万多士兵,经此一战,又损失了一半有余。李道承带领残兵败将退到黄河以西,自此一病不起。
军师毛延顺和国师李万通连忙发公文给大夏国皇帝,禀明前线情况,和李道承的病情。大夏国皇帝看完公文,长叹一声,当即亲笔给大宋国朝廷写了求和书信,并派人送往大夏国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