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90章 小高丽大舞台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初开始,郑长生还出面应酬一下,可是实在是架不住这沿途的满规格的接待。

  有时候,晚上还会送来一个赤条条的伺寝女子。

  这不,咱们的永和伯爵,参加完应酬,喝的醉意阑珊的回到下榻地。

  脱了衣服往被窝里一钻,可是却发现温热满床,掀开被子一看,哦豁,满室生香。

  这可太吓人了啊。

  赶紧派人把侍寝女子弄走。

  为此他狠狠的训斥了一番午牛,太没有一点危机意思了。

  这要是送来的女子是个刺客,现在他的小命儿就交代了。

  不胜其烦的郑长生,把应付代表高丽国的接应使的任务交给了杜翔。

  要说怎么不交给武云照,毕竟他是副使,而且是这锦衣三千营的指挥使。

  不要忘了一点,文人掌国,武人在文人的眼里是不对等的。

  别看是天朝上国来使,如果郑长生派全身甲胄的武云照跟高丽使者对接,这就是看不起贬低的意思了。

  所以,为了避免误会,武云照统帅大军殿后,出面的这些活计都交给了杜翔。

  杜翔文人士子出身,被郑长生从那么多报名的人中间选出来也是有过人之处的。

  都说寒门出贵子,别看杜翔的家境条件不是很好,可是很争气。

  当初雨花书院筹建的初衷就是因为官场之中可用的人实在不足,官场之上裙带之风甚盛。

  为了平衡权势和朝堂的各方势力,老朱答应郑长生从贫寒之家选择士子入学雨花书院。

  杜翔也算是争气的了,在他们同一批的学子中,他算是佼佼者。

  还有他之所以选择进入医学院学习,是因为其父亲因为无钱看病,而撒手西归。

  母亲也因为陈年旧疾,饱受折磨。

  自从他入学以后,勤加学习,用自己的医术给母亲治病。

  至于他能有现如今的地位,一方面是郑长生慧眼识人,另一方面也跟他自己平常坚持不懈的努力有关系。

  就算是郑长生再看重他,想要提拔他,可是他不是那块材料,没有那个能力,这也是不行的。

  新官上任的杜翔作为大明永和伯爵的话事人,频繁的出入各种接待场合,那是混的如鱼得水。

  一路之上郑长生是躲了清闲了,可是杜翔没闲着。

  经过他有意无意的套话之下,高丽国目前的局势已经是了然于胸。

  李氏如临大敌,全线收缩。

  崔氏的爪牙也暂时的隐藏了起来,避其锋芒。

  唯一金氏趾高气昂,牛逼哄哄。

  看到平时仗着手中兵权欺压他们的李氏、崔氏,现在都老老实实的龟缩了起来,他们不禁弹冠相庆,一个个是意气风发。

  似乎又回到了先王还在的时候。

  话说,高丽自从先王不在,新王继位以后,国内就纷乱不堪。

  倭寇袭扰,元朝灭亡,大明崛起。

  这一系列的变故,使得国内纷争不断。

  手握武装的李氏和崔氏迅速的露出獠牙,而那些之前自诩为两班贵族的文人士大夫们,在绝对武力面前,那是秀才遇到兵,有理说不清啊。

  只得窝囊憋屈的打碎牙往肚子里咽。

  而作为文人士大夫阶层的代表金氏,筹谋良久,为了帮助高丽王稳定朝局,恢复先王时期的盛世。

  不惜献出女儿给大明帝国的至尊。

  一时之间在高丽文人士大夫阶层引为美谈,被奉若高丽的救世主一样。

  随着这次金氏女的作用,大明帝国派出使节团来高丽,这金氏更是水涨船高,俨然成为最大的受益者。

  ~~

  不管杜翔多晚回到驻地,都是要到老师郑长生的房间坐一会儿的。

  而一进房间的杜翔,刚在外面辞别高丽接应使的时候还醉意阑珊,看上去连路都要走不好了。

  可是一到郑长生这里,立刻就像是换了一个人似的。

  哪里还有半分的醉态?

  感情,他在跟高丽人的酒桌上都是装出来的。

  每到这个时候,他就会把探听到的消息讲给郑长生。

  郑长生的脸色很难看,没想到高丽国内的情况已经成这个熊样子了。

  沿途,郑长生派出去的也有探子,搜集当地的情况。

  在加上杜翔在酒桌上打听来的消息,汇总在一起不难分析出高丽目前的态势。

  流民四起,李氏、崔氏在加大征兵。

  当然他们给高丽朝堂上面报的是为了清理流民,不使流民流入京畿。

  可是祸心昭然,明眼人一看就知道,他们在屯兵。

  但是又能拿他们怎么样呢?

  高丽朝堂是束手无策。

  不过呢,经过他们的屯兵政策,招收流民,也确实是减轻了国内因为缺粮带来的危机。

  没有他们两家大量的招收流民,恐怕流民作乱是免不了的。

  这是一把双刃剑,高丽庙堂之上的大人物他们不是瞎子,怎么会看不到这一点?

  如果不是因为有大明帝国的使团要来调停的话,他们绝对会占据道义的高度奋力反击的。

  哪怕是以卵击石也在所不惜。

  要知道李氏和崔氏招募的可都是私兵,他们早就不受高丽王节制了,尽管名义上还是高丽王的臣子。

  你们招募这么多私兵,难道是想要造反吗?就这一个理由,就足够他们大做文章打嘴炮的了。

  至于李氏和崔氏,尿不尿他们,那就不知道了。

  ~~

  总之现在的局势,在他们的眼里是一片向好。

  因为有了大明的使团,似乎笼罩高丽朝堂已久的阴霾,随着大明永和伯爵郑长生一行的到来,完全消散了。

  人人都幻想着重新恢复高丽先王时期的荣光。

  先王时期,文人居庙堂,武人戍边疆,政治清明,民风淳朴,一切都那么的和谐。

  可是自从先王逝世以后,高丽国就没有国一天顺心的日子。

  不是倭寇捣乱,就是国内纷争。

  小小的高丽国可是禁不起折腾了,这么多年来,都成了各方势力表演的舞台了,你方唱罢我登场的,把高丽国都搞的不成样子了,一定要终结这种乱象。

  这是很多高丽的有识之士的共同的心声,这也是金氏使女出大明以后,这些有识之士都主动的融入金氏的原因。

  因为他们知道,目前能够救高丽的只有大明。

  而能够让大明出面的,貌似在高丽也只有金氏了。

  高丽人怎么想郑长生管不了,也不想管。

  真正让郑长生了解了目前局势的情况下,忧心的是另外一件事情。

  那就是匡六斤和小泥巴他们的秘谍小组。

  这些情报他们可是一点都没有提及,而且也失联了许久了。

  依郑长生对匡六斤和小泥巴两人的了解来说,他们就算是再窝囊,再怎么拿不到情报,可是报平安总会吧?

  但是自从他们入了高丽之后,就没有过他们的消息。

  明朝使团入高丽的事情,现在在高丽国内已经传的是沸沸扬扬的,郑长生就不信他们两个会一点消息都没有得到。

  可是话说回来了,既然知道自己来了高丽了,可是为什么不跟自己联络?

  是以,左思右想的郑长生,得出一个结论,他们两个肯定是出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