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74 半个军功章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最新网址:  这世界上国家很多,敢同时向南部非洲和德国宣战的没几个——

  不,是只有圣马力诺一个。

  现在全世界除了中立国家之外,全部加入两大阵营,一个是南部非洲所在的同盟国,一个是德国所在的轴心国。

  向南部非洲宣战,意味着同时向南部非洲所在的所有同盟国国家宣战。

  向德国宣战,等同于是对所有轴心国家宣战。

  圣马力诺军队和警察加起来只有不到200人。

  武器装备什么的不用说了,反正半自动步枪肯定是没有的。

  亚瑟接到圣马力诺向南部非洲宣战的消息后,根本没有当回事。

  德国人倒是反应很快,他们急着通过圣马力诺向罗马增援呢,于是在圣马力诺向德国宣战后,德国马山向圣马力诺发动进攻。

  也不能说进攻吧,因为根本没有战斗发生。

  别看圣马力诺调门高,自己有几斤几两自己很清楚,别说同时向南部非洲和德国宣战,就算现在的那啥萨洛共和国,也能随随便便把圣马力诺灭了。

  所以当德军进入圣马力诺之后,圣马力诺不到200人的军队随便朝天放几枪,就迅速停止抵抗。

  打不过你,还不能恶心你一下!

  德国人也没难为圣马力诺,他们忙着增援罗马呢,把枪一缴就把人放回去了,连关押的必要都没有。

  其实也没必要这么着急,因为此时罗马已经投降,比圣马力诺更干脆。

  圣马力诺军队好歹在德国人入侵的时候放了几枪呢。

  驻扎在罗马的意大利军队,全程一枪未发,轻松投降。

  亚瑟的判断没错,在经历了王室逃亡和政权更迭之后,意大利军队已经军心涣散,无心恋战,能坚持到现在还没有逃走的士兵,已经非常忠诚了。

  可惜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应该向谁效忠。

  向国王效忠?

  国王跑了。

  向胖光头效忠?

  胖光头生死不明。

  向德国人——

  别搞,意大利人永不为奴。

  朱安和雅克万万没想到,胜利来的如此轻松。

  投降的意大利将军也没想到,接受他们投降的居然是法国人。

  早知道,说什么也要拼一把的。

  现在说什么都晚了,意大利人只能黯然接受现实,不过他们并不孤单,法国人的心情也没比他们好到哪儿去。

  一直以来,法国都把意大利当成自己在地中海范围内最大的对手。

  现在法国本土沦陷,意大利败亡在即,一对难兄难弟,谁也不用看不起谁。

  威利心情好。

  空降兵们轻松抓了一大堆俘虏,人数差不多和他们相当,这让威利松了一口气,人们熟悉的那支意大利军队又回来了。

  北非战役期间,意大利军队拙劣的表现,简直人尽可欺,笑料百出。

  西西里岛战役和撒丁岛战役,意大利军队脱胎换骨,给英美联军的同行们制造了巨大的麻烦,美国第82空降师和英国第一空降师的官兵们,现在提起西西里岛战役还心有余悸,那是他们绝不愿回忆的黑暗经历。

  “幸好,我们遇到的不是西西里岛战役期间的那支意大利军队。”威利躺在山坡上,嘴里叼着一根不知名的树根,有点甜。

  五月的亚平宁半岛,温度适宜,气候良好,草地就像床垫一样舒服,带着花香的微风让人沉醉,洁白的云朵萦绕在山间,仿佛伸手就能撕下来一块。

  “所以报纸上写的都是真的?”布莱克正在进入状态,一次轻松的战斗,足以缓解绝大多数新兵第一次走上战场的紧张情绪。

  布莱克是幸运的。

  大多数士兵第一次走上战场,面对的都是疯狂绞肉机,譬如在俄罗斯战场,新兵在战场上的存活时间都是以小时计算的,所以经验丰富的老兵才弥足珍贵。

  南部非洲军队里老兵多,这和南部非洲军队在大多数时候,武器装备上占据绝对优势有很大关系,能用炸弹解决的问题,就不要派士兵冲锋,俄罗斯人现在还不理解这一点。

  也不一定,没准在大胡子眼里,炸弹的成本比士兵更昂贵。

  “一部分,你应该知道,报纸上不能出现太残酷的东西,否则会吓到小朋友的——”威利风轻云淡,夸张肯定有,更多的却是转移视线,比如南部非洲报纸在报道俄罗斯战场时,就要进行选择性报道。

  伏尔加格勒战役那种激烈程度,报纸上就不能详细描述,否则就会给南部非洲军人家属,带来严重心理障碍。

  所以报纸上宣传的,更多是英雄和荣誉,逝者已矣,活着的人还要继续活着。

  “先生,有人来了——”一直在警戒的米立夫及时示警。

  威利吐掉嘴里的草根,迅速进入战斗状态。

  确实是敌人,这一次不是意大利军队,而是德国人。

  幸运的是,这是一支步兵部队,没有坦克装甲车,应付起来不会太困难。

  当然就算有坦克和装甲车,也不会给空降兵们制造太多麻烦,和缺少重武器的日本人不同,南部非洲空降兵装备精良,近距离的火箭筒必不可少,反坦克炮在经过经量化之后,同样可以使用运输机空降。

  “别着急,也别惊慌,不要一口气把子弹全部打空,我们的子弹有限。”威利提醒布莱克,其实不用这么谨慎,南部非洲空军随时有能力对空降兵进行空投补给。

  布莱克点点头没说话,握紧手中的步枪。

  这段时间因为盟军在英吉利海峡活动频繁,意大利境内的精锐部队已经调走,留在意大利境内的德军大多都是二线,或者三线部队。

  就算二线三线,眼前这支德军的素质也不错,最起码在行军的时候队形整齐,节奏一致,看上去挺不错。

  对于大多数国家来说,能做到这一步已经可以算是精锐部队,难怪德国人可以横扫欧洲。

  不过能看得出来,现在德国人的情况确实不怎么好,眼前这支德军,大部分士兵装备的还是毛瑟步枪,只有部分军官才装备了德军最新式的突击步枪。

  机枪的数量也很少,而且不是最新式的MG42,是型号老旧的MG08,这是德军在上一次世界大战中使用过的机枪,也不知道上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德国人到底藏起来多少。

  南部非洲这边对付轻装步兵很有心得,迫击炮和榴弹发射器是大杀器,空降兵们装备了很多,配备到连一级。

  也正经的野战火炮相比,迫击炮的威力不大。

  不过数量可以弥补质量,当数十门迫击炮一起开火的时候,瞬间火力强度足够让一支轻装步兵崩溃。

  德国人还是很强的,基层军官素质很高,迫击炮弹还在空中呼啸,德军军官第一时间指挥部队疏散。

  已经晚了。

  南部非洲炮兵素质更高,火力全开情况下,能把迫击炮打出类似榴弹发射器的效果。

  更何况还有真正的榴弹发射器参战,于是这支德军部队就彻底倒霉。

  战争进行到现在,方式已经不再是一战时期的那种人海战术,武器装备带来的优势根本不是血肉之躯能够抗衡的。

  几乎就在一瞬间,不远处的德军部队就被火焰和硝烟吞没,口径不超过80毫米的迫击炮,威力跟动辄几十厘米的舰炮确实不能比,可即便口径最小的迫击炮,杀伤范围也有个十几米。

  德军在行军的时候队形密集,这种队形最有利于发挥炮弹的杀伤力。

  军官在行军的时候,基本上都走在队列之外,这又给了精确射手们充分的发挥机会。

  威利经验丰富,从战斗爆发到战斗结束,只清空了一个弹匣,两个战果。

  布莱克根本没找到开枪的机会,因为每当他找到一个目标,目标总是被人先一步击倒。

  战斗爆发的很突然,结束的更突然,前后不超过一分钟,这支人数大约200人的部队就横尸遍地,伤亡殆尽。

  这下连威利都没了说话的心情。

  “这仗打得一点也不刺激——”米立夫失望,他刚才还幻想着奇迹出现,一人大杀四方,然后浑身挂满军功章荣归故里呢。

  现在就打了个寂寞,刚才米立夫也清空了一个弹匣,有没有击中敌人不知道,情况太混乱。

  “想刺激你可以申请去俄罗斯——”威利不失望,对于南部非洲军队来说,这就是最好的战争方式。

  很快刺激的就来了。

  对于空降兵们来说,这只是开胃菜而已,空降兵们好整以暇,德军毫无防备,所以才能打出这样的效果。

  刚才的德军是先导部队,接下来的战斗才是主菜。

  德国人的反应速度还是很快的,大约半个小时后,空中就传来炮弹的呼啸声。

  和空降兵们的迫击炮不同,这是真正的野战火炮,而且听声音是重炮,口径最少一百毫米。

  果然,从炮弹爆炸的威力看,比迫击炮高出好几倍。

  威利把身体蜷成一团,口中念念有词。

  “上帝保佑,菩萨显灵,三清在上——”

  布莱克和米立夫照做,他们这时候唯一能做的就是祈祷,刚才是德军被炮火折磨,现在轮到空降兵们了,伸头缩头都是一刀。

  呯——

  这时候还能还击的只剩下精确射手,他们的步枪上安装有瞄准镜,可以及时发现在远处山坡上出现的德国人。

  对面的德国人肯定也是狙击手,俄罗斯战场上,俄罗斯军队就吃了德军狙击手的大亏。

  当然俄罗斯那边的狙击手,也没有饶了德国人,最优秀的俄罗斯狙击手,战果已经达到309个,这人还是个女的。

  这位传奇狙击手叫柳德米拉,41年6月参战,8月参加第一场战斗,两个月内狙杀了187名德军士兵。

  一年后,柳德米拉的成绩达到309人,然后柳德米拉在一次战斗中受伤,被大胡子直接下令调离一线。

  否则柳德米拉的聚集成绩不会停留在309.

  南部非洲精确射手的最高记录现在是256,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增加中,创造这个成绩的是远东战区一名射击教官,他打死的全部都是日本人。

  南部非洲打日本人,不需要动员。

  在正式进攻的时候,德国人还是手段丰富,这一次终于有了坦克参战,而且还是意大利刚刚研发的P75.

  P75名义上是重型坦克,实际上战斗全重26吨,在南部非洲最多算是中型坦克。

  和奇葩的M13/40相比,P75的样子总算赶上主流审美,看上去像一辆真正的坦克了,主炮口径75毫米,前装甲厚度50毫米,虽然薄了点,还是很赶潮流的使用了倾斜装甲。

  从40年开始,意大利就决定使用P75取代M13/40,意大利军方下了一千辆订单。

  因为种种原因,P75的生产直到42年才开始。

  42年意大利已经失去了地中海的主导权,连“维内托”战列舰都严重缺少钢铁,自然也就没有多少实力造坦克。

  截止到目前,盟军得到的消息,P75的产量大约只有50辆。

  就这么点坦克,也没能装备意大利军队,而是全部装备了德军部队。

  这是P75服役以来的第一次战斗,遭遇的是南部非洲空降兵。

  空降兵虽然缺乏重装备,对付坦克的手段多得很,反坦克地雷这种受限太大的不说了,可以主动攻击的除了反坦克火炮之外还有火箭筒,危急关头也能学着毛子做莫洛托夫鸡尾酒,这都是为德国装甲部队准备的。

  用对付德国装甲部队的方式,对付意大利坦克,效果立竿见影。

  P75的速度还是可以的,不过为了配合步兵,不得不压低速度,这就给了反坦克炮手从容瞄准的机会。

  炮手们也不着急,眼睁睁看着P75翻过山丘,并没有马上攻击,虽然这时候P75已经进入反坦克火炮的射程。

  炮手们在等待更多P75出现,一勺烩。

  让炮手们失望的是,一直到跟在坦克后面的步兵全部翻过山丘,出现在战场上的P75也就只有三辆。

  也对,P75一共就生产了50辆,这点数量对于德军来说连填牙缝都不够。

  那就开整,蚊子腿肉也是肉,一辆P75,最起码能值半个军功章吧。

  南部非洲炮手们就是这么计算的。

最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