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曼生十八式,合斗壶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谢治豪刚走不到十分钟,一个不速之客来了。

  “稀客啊!”余耀起身,“你这突然换了个精致的妆容,我差点儿没认出来,到我这里不用这么讲究啊!”

  沈歌“切”了一声,从包里拿出了一张请柬,“秋拍预展,我得给余大老板送请柬啊!”

  “你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要是不在呢?”

  “我上周就给你发微信了,说给你送请柬;你还回了个‘随时,人不在就从门缝底下塞进去’。”沈歌顺手把请柬放到八仙桌上,“真是贵人多忘事啊。”

  送请柬余耀记得,但是塞门缝他确实是忘了。

  不过,既然沈歌来了,他正好问问,“对了,你们拍卖行这次秋拍,还有件战国青铜器啊?”

  “你看我们拍卖行的官网了?”沈歌应道,“就那一件,青铜敦。”

  “货主是干嘛的?”

  “你想拍?请柬只能入场,想拿号牌,得登记、交保证金。”

  “不想拍。拍卖会上又捡不了漏儿。”

  “要是古玩行里都跟你一样,老想捡漏,我们拍卖行还开不开了?”

  “不说这个。我是想问,这青铜敦当时是倭国的株式会社在台岛搞的专拍,怎么到你们拍卖会上的?”

  “货主就是江州人。”沈歌想了想,“好像是继承来的,货主有个叔爷爷在台岛,当年拍下了这件青铜敦。也不知道他这个叔爷爷遗嘱怎么写的,反正去世后这件青铜敦是给这个货主了。”

  “噢。”余耀点点头,“你们限定了这件青铜敦外国人不能竞拍是吧?”

  “对,是文物部门的指导性要求,货主也同意,我们就执行了。”

  余耀接口道,“这也没什么大用啊,拍了再倒手卖给外国人不一样么?”

  “这个就没办法了。其实货主要是不同意,不上拍了,自己卖,文物部门也管不着啊。说白了,就是个表面文章。”

  余耀点点头,没再接话。

  沈歌扫了几眼店铺的货架,而后看似很随意地说道:“你这也没什么客人。走吧,我请你吃个午饭,报答一下你帮我解决两件拍品指标之恩。”

  “这我得欣然应允,早上没吃,正饿着呢。”

  “你想吃什么?”

  “老马家烤羊肉。”

  “太油腻了,换一个行不?”

  “行,毛家红烧肉。”

  “还是老马家烤羊肉吧。”

  余耀是真饿了,到了地方,点了份羊腿先烤着,先吃了俩羊肉馅饼。

  沈歌又点了两道素菜,一小碗米饭,上了羊腿之后,就撕了两小绺。

  沈歌吃完也比余耀早,一边拿湿巾擦手,一边问道,“对了,紫砂壶你懂不懂啊?”

  “我不是早就说过么?什么都懂点儿。”余耀一边吃一边回答,“怎么?你捡了一把?”

  “我对紫砂壶一窍不通,捡什么呀?是我爷爷准备入手的。”

  “沈老的眼力应该没问题。什么时期的?”

  “曼生壶。”

  “什么?”余耀放下筷子,“陈曼生和杨彭年的款儿都有?”

  曼生壶,是紫砂壶史上的一个里程碑。紫砂壶自明代开始出现,虽然也有不少能工巧匠,但境界一直不高。直到清代嘉庆年间,陈曼生在溧阳为官,结识了紫砂壶匠人杨彭年,紫砂壶艺术才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境界。

  陈曼生,名叫陈鸿寿,号曼生。他不会制壶,却是书画和篆刻名家,而且很喜欢紫砂壶。

  于是,陈曼生设计,杨彭年制壶,珠联璧合。

  陈曼生设计的紫砂壶具体有多少种款式存在争议,但有十八种款式流传最广,同时十八又是一个习惯性的吉祥数字,故此号称曼生十八式。

  曼生十八式的每一种款式,都有陈曼生亲自撰写的诗词文句与之相配。

  同时,金石篆刻功底颇深的陈曼生还亲自捉刀,以刀代笔,在不少壶上刻下了这些诗词文句。这样的壶铭,使文化与壶艺产生了绝妙的契合。

  从此以后,紫砂壶的创作就与文人之风密不可分了。壶上的诗词与书法,随壶流传,也极大地提高了紫砂壶的身价。

  到了今天,曼生壶成了一个泛称,也包括后人依照曼生十八式制作的紫砂壶。

  而真正的清代杨彭年制作、陈曼生刻铭的紫砂壶,在今天的拍卖会上,出现过一千多万的高价。

  沈歌说沈重远准备入手,余耀自然不认为只是曼生壶的款式,所以才这么问。

  “你自己看吧!”沈歌从手机里调出了几张照片。

  这是一把紫泥的合斗壶。

  合斗壶是曼生十八式的一款,主体如同两个斗倒扣在一起。

  现在很少见到“斗”这种器具了,四棱,横截面是正方形,但一头大一头小,竖截面是梯形。如果作为计量单位,一斗是十升,斗是升的十倍,才有所谓的“升米恩,斗米仇”。

  壶身刻有行书铭文:北斗高,南斗下,银河泻,阑干挂。

  壶底印铭“阿曼陀室”,壶盖印铭“彭年”,都是小篆。

  不管是形制,还是刻铭印铭,都能和传世图谱对起来。当然了,就算不是真品,是高仿,也不可能在这些关键地方出问题。

  从图片上看,包浆也显得十分厚重。

  “你怎么拍了这么详细的照片?”余耀一边看一边问。

  “我看货主不太地道。”沈歌直接说道,“这个人是我爷爷沪海一个老朋友的外甥,那个老朋友已经去世了。”

  “人地不地道不重要,关键是东西地不地道。他说是清代真品?”

  “对,开价八百万。”

  “看来是还没成交了?”

  “我爷爷说要考虑几天。”

  “这么说,沈老觉得有疑问?”

  “拿不准。所以我问问你懂不懂啊!”

  “你这纯粹多此一举,沈老要是想让我参谋,直接找我不就是了?”

  “他倒是提过一嘴,朋友里边少有真正懂紫砂壶的,还说不知道你懂不懂。他这就是抹不开面子,不好意思直接问你!我这不是替他不耻下问了么?”

  “哪有自己说不耻下问的?”余耀点了点照片,“光看照片,看不出什么来,这东西非得上手不行。”

  “那你就帮个忙吧?我看那人不是什么好东西。”

  余耀白她一眼,“冲沈老,本来是没问题的。但你好像看我也不是好东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