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零年代,与狼共舞(四)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齐郁杨吃冬瓜多,吃排骨少。

    苏科长以为她是初次见面拘束放不开,“千万别客气啊。”

    明指导员细心,“郁杨是不是不爱吃排骨?”

    齐郁杨犹豫了下,坦白说出原因,“不是,我挺爱吃排骨的,而且这排骨炖得很入味儿,很好吃。不过我这段时间一直吃素,可能肠胃已经习惯素食了,我就不大敢吃肉,怕消化不了。”

    齐郁杨有点瘦,身体并不结实。到了这个世界之后,她一直小心翼翼保持健康,不敢生病。

    穷人生不起病,吃饭穿衣,必须格外注意。

    明指导员露出赞赏的神色。

    打肿脸充胖子的人太多了,多少成年人还没勇气面对自己的窘迫呢,眼前这位高一女生却能坦然提及她的贫穷,这份心理素质就不一般。而且她才十几岁,面对美食能忍得住,何等的有自制力。

    怪不得这个农村出来的小姑娘,学习成绩会那么出色。

    苏科长恍然大悟,“原来是因为这个。早说啊,我有办法,我办公室放着山楂丸,给你拿两盒带走。这个山楂丸是市中药厂生产的,药效可好了,你饭后吃上一丸,绝对不会消化不良。”

    他也是个健谈的人,提到这个,想起十几年前的事,滔滔不绝,“我下乡的时候,也是吃的不好,嘴里能淡出……淡出那啥来。那时候只要回家就得猛吃一顿,吃完就消化不良,肚子难受,家里就常备着山楂丸了。管用,好使。”

    “你还好意思说。”明指导员笑话他。

    “有啥不好意思的,那时我才十几岁,贪吃没自制力,很正常。”苏科长自己吹自己。

    这夫妻俩感情肯定很好,言谈举止间亲密自然。

    齐郁杨受了他俩的感染,而且她也确实爱吃排骨,就老实不客气的开吃了。

    排骨美味可口,齐郁杨吃得异常满足。

    吃完饭,苏科长、明指导员把苏雅芙的情况说了说。

    苏雅芙是独生女,确实有些娇惯,不过她并不是不讲理的孩子,只是小县城人才少,合适的英语家教太难碰了。

    “雅芙不难打交道。”这对父母一再声明。

    “我相信。”齐郁杨笑,“父母言传身教,是孩子最好的老师。苏科长和明指导员平易近人,爽快大方,教出来的一定是好孩子。”

    再理智的父母,听到别人夸奖他们的孩子时也会有些不清醒,苏科长和明指导员也不例外,听到齐郁杨的话,笑逐颜开。

    明指导员约了齐郁杨周日到家里去。

    齐郁杨答应了。

    谈好之后,齐郁杨就要回学校了。

    苏科长回办公室取山楂丸,明指导员则是又过去交了两块钱,把两个饭盒放到齐郁杨手里,“你那几个同学去晚了,食堂肯定没好菜了。你把这两盒排骨带回去,要是她们没赶上好菜,也可以补补。”

    齐郁杨推辞不要,苏科长取了山楂丸一起递过来,笑着说,“我们食堂的大师傅很负责,饭菜干净卫生,你就放心的带回去吃吧。以后雅芙的学习得靠你多督促了,千万别和我们客气。”

    这时候再推辞就显得假了,齐郁杨接过饭盒,“太感谢了,受之有愧。这两个饭盒我洗干净,星期天一起带过去。”

    明指导员要回派出所,顺路骑摩托车把齐郁杨送到校门口。

    齐郁杨回到寝室的时候,饭盒里的菜还热呼呼的。

    “学生家长特别周到,担心你们去食堂晚了没好菜,一定要我把这个带回来。”齐郁杨打开饭盒请大家吃。

    “好香。”王琪麻利的蹿过来,捏起块排骨放入口中。

    辛瑞涵 、谷艳春等人也围过来看,“人家也是食堂做的菜。看看人家,再看看咱们,中午在食堂吃的那算啥?”“人家做的这是菜,咱们中午吃的那是草啊。”

    这时候的学校食堂还是学校经营的,品种少,饭菜难吃,就算是学生有钱,拿着钱也吃不着好东西。所以寝室的几个姑娘不管家境好还是差,见了这两盒肉菜都眼睛放光,围坐在桌旁,吃得不亦乐乎。

    齐郁杨把山楂丸放桌上,取一丸慢慢嚼着,“天呢,真酸。”

    谷艳春很羡慕,“小八,你这学生家长可真热情周到。那家人家家庭条件一定很好吧?做家教能挣多少钱啊?”

    齐郁杨也不知道,“我还没有见过学生,没谈到怎么给钱。在我们村儿里补课便宜,一天三块。城里的行情我不了解,应该是按小时算的吧?”

    “是按小时算的。”辛瑞涵吃得津津有味,“我家邻居就请给他儿子请了家教,家教费是按小时算的。具体多少钱我没问,估计应该一小时五六块吧。”

    谷艳春眼神闪了闪,低头啃排骨。

    原来做家教这么挣钱,五六块都够吃一个星期了。

    大家吃的都很开心。

    吃完饭,石头剪刀布,谷艳春输了,去水房洗饭盒。

    水房和卫生间挨着,齐郁杨借口厕所出来了,和她一起洗。

    谷艳春仔细的擦洗着饭盒,“小八你不知道,我真挺难的。我爸重男轻女,不支持我上学,是我妈坚持,我才能一直读到高中。我还有个大姐,十六岁就嫁人了,现在已经生了四个孩子,日子过得特别苦。我妈不想让我走我姐的老路,顶着家里的压力让我上高中,盼着我考上大学,分配个好工作,不用像她和我姐那样受苦。我嫂子们有意见,说我就是考上大学分配了工作,到时候挣了工资也交给婆婆了,我妈享不着福。我妈不想搭理我那几个嫂子,可我妈手里没啥钱……”

    “工资怎么能交给婆婆。”齐郁杨惊讶,“自己的钱包必须自己掌握,自己的钱必须拿在自己手里啊。”

    “自己手里?”谷艳春呆了呆。

    齐郁杨点头,“当然。命运在自己手里,钱在自己手里,不能交给别人。”

    谷艳春愣了许久,用着饭盒上的水,一声感慨,“小八,我这个老大要向你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齐郁杨笑,“快别这么说,我才需要向你学习呢。”和谷艳春一起回寝室,慢慢告诉她,“我母亲去世了,是舅舅在抚养我。将来不管怎样,我是要报答舅舅的,会一直给舅舅钱,不管结没结婚。”

    谷艳春这个农村生农村长的姑娘,被齐郁杨的话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

    钱和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

    该做的事一直做下去,不管结没结婚。

    回到寝室,休息了一会儿,也就该去上课了。

    高一的课程很紧张,大家都是埋头学习。

    到了星期天,齐郁杨换上干净的校服,如约去了苏科长家。

    出乎意料的是,苏家住的居然是城区的独院。

    正面三间房子,东西各有厢房,还有三间临街屋,院里种有石榴树、海棠树,鱼缸里养着金鱼,生机勃勃。

    “这院子是我爸留下来的。现在我爸虽然过世了,但我妈不许分家,所以行里虽然分了房子,我们一家人还住在这儿。”苏科长介绍。

    苏家共有三个儿子。大儿子苏爱国和爱人在省城上班,苏爱国的女儿,也就是齐郁杨在公交车上遇到的售票员苏雅薇,住在东厢房。二儿子苏爱党,就是苏科长,和妻子明指导员、女儿苏雅芙住在西厢房。三儿子苏爱民一家人住临街屋。上房自然是苏母的。

    苏雅芙十三岁,个子差不多和齐郁杨一样高,穿一身白色的丝质连衣裙,披肩长发又黑又亮,漂亮得像个小公主。

    她好奇的打量着齐郁杨,“我爸我妈,还有我姐,说你很有学问,是不是真的?”

    “it should be true。”齐郁杨谦虚。

    苏雅芙眼眸中闪烁着快活的光芒,“你长得好看,声音又这么好听,除了校服略丑,没别的毛病啦。”

    “我却和你不同。”齐郁杨微笑,“你处处合我心意。从你可爱的外表,到你率真的谈吐,到你的一举手一投足,都是我理想中学生的样子。”

    苏科长、明指导员笑得合不拢嘴。

    苏雅芙快活的原地转圈,“天呢,这个老师我太喜欢了!”

    临街屋的窗户开着,苏爱民和他妻子李立芬站在窗户前,一边磕着瓜子,一边轻蔑的撇嘴,“这请的是家教,还是马屁精?”

    齐郁杨被让到西厢房。

    不久之后,房中传出优美的读书声和苏雅芙的叫好赞美声。

    “大马屁精教小马屁精。”李立芬不快的关了窗户。

    苏科长和明指导员又是削水果,又是倒茶,热情得不得了。

    难得雅芙喜欢这个老师,不容易啊。

    齐郁杨给苏雅芙上了两个小时的英语课。

    上完课,苏科长切好水果,请齐郁杨吃。

    苏雅芙拿牙签叉了块苹果给齐郁杨,“齐老师,我学的好不好?”

    齐郁杨接过苹果,“你是我教过的女学生当中,最聪明的一个。”

    苏雅芙笑靥如花。

    苏科长高兴得直搓手。

    他冲妻子招招手,两个人一起出去小声商量了几句。

    再进来的时候,发觉苏雅芙挪了挪座位,坐到了齐郁杨身边。

    齐郁杨专注认真的和苏雅芙说着话,“芙蓉,给人以特别美丽、特别娇嫩的感觉。有一种单晶质的石英岩叫粉晶,质地易脆,如果品相出色,晶体质感圆润、色泽明亮灵动,会被称为芙蓉晶或芙蓉石,说明它与芙蓉花一般娇嫩。”

    苏雅芙陶醉的双手托腮,“原来我的名字这么美,这么好。”

    苏科长和明指导员更高兴了。

    夫妻俩和齐郁杨说了,以后每周日上两小时英语课,一小时十块钱。

    现在县城的家教以一小时五块六块居多,不过英语家教不好请,难得,所以一小时十块也不算贵。

    齐郁杨之前在村里教孙俊,一天的报酬是三块钱。现在到县城教苏雅芙英语,就成一小时十块钱了。

    不得不说,城乡差别还是很大的。

    齐郁杨也知道县城英语人才少,这个价格比较公道,欣然同意。

    这年头也不流行签合同,有了口头协议,这件事就定下来了。

    ----------

    苏科长和明指导员要留齐郁杨吃了晚饭再走,齐郁杨客气的推辞了,坐公交车回了学校。

    回寝室之后,大家问起来,齐郁杨只说家教的事成了,没说具体多少钱。

    九零年代中期物价还很低,当然工资也普遍低,普通工人一个月才挣二三百、三四百。县一中的学生,家境比较好的学生一周花十几块钱,像谷艳春这样家里困难的,一周五块钱就够吃饭了。齐郁杨才上高一就找着了一小时挣十块钱的高薪家教工作,不适合广而告之。

    齐郁杨没细说,寝室的人也就没细问。

    只有谷艳春很关切的私下打听,“一小时给多少钱啊?”

    齐郁杨笑,“一个月结一回,到时候看吧。”

    谷艳春明白了,“没说清楚啊?这也没啥,那家人还让你往寝室带肉菜呢,肯定不小气,不会少给你的。”

    说着话,两个人一起去食堂吃饭。

    食堂的饭菜不好吃,但价钱还算便宜,今天晚上的菜是炒绿豆芽和家常豆腐,都是两毛钱一份。齐郁杨要了一碗稀饭,两个馒头,一份炒绿豆芽,坐下来之后发现谷艳春只打了稀饭和馒头,没打菜。

    谷艳春脸有点红,含混的解释,“今天没胃口,不想吃东西。”

    齐郁杨说:“我今天也没啥胃口。来,老大帮个忙,发扬咱们寝室互助互爱的优良传统,帮我把这些消灭了。”拨了一半绿豆芽到谷艳春饭盒里。

    “哟,真节省,两个人吃一份菜。”旁边有两个不认识的女生走过,窃窃私语。

    虽说是“窃窃私语”,但音量并不小,足以让齐郁杨和谷艳春听到了。

    谷艳春涨红了脸,浑身哆嗦,怒目瞪着那两个女生,看样子是要吵架。

    齐郁杨挺理解谷艳春这种反应的。十几岁的年龄就是这么敏感,最在意别人看不看得起,最在意别人的目光。

    年龄再大点儿就知道了,不相干的人怎么看待你,根本不重要。

    谷艳春越激动,那两个女生越得意,本来她们只是路过,现在索性不走了,留在原地挑衅的看着这里。

    谷艳春眼中闪烁着泪花,就要站起来和那两个人理论了。

    齐郁杨及时握住她的手,眼神温暖鼓励,“据说这世界上有三样东西没办法掩饰:咳嗽、贫穷和爱情。其实除了这三样之外,粗俗无礼、浅薄无知也是没办法掩饰的,你说对吗?”

    谷艳春激动得热泪盈眶,“对!”

    那两个女生脸腾地一下子红了,不服气的嚷嚷,“你说谁粗俗无礼、浅薄无知?”

    齐郁杨挑挑眉毛,表示她的惊讶之情。

    她转过头问坐在她左边的两个外班男生,“你们会觉得我刚才的话是在说你们吗?”

    男生下意识的摇头。

    齐郁杨又笑着问了右边的几个学生,“你们呢?会觉得我是在骂你们吗?”

    “不会!”这几个人当中有一个是齐郁杨的同班同学,很知道配合,答得格外响亮。

    齐郁杨转过头,诚恳的问着那两个女生,“两位,为什么这些同学都不觉得我在说他们、骂他们,只有你们两个人怒发冲冠气冲斗牛?这究竟是我的问题,还是你们两位的问题?”

    那两个女生被质问得无言以对。

    周围的学生们发出嘲讽的笑声。

    两个女生本是想嘲笑人的,结果反被嘲笑了。

    “嘘----嘘-----”已经有男生发出嘘声了。

    两个女生站不住,狼狈的被嘘走了。

    “城里人了不起啊,家里有几个钱了不起啊。”谷艳春忿忿。

    “老大,吃饭吃饭。”齐郁杨掰下一块馒头塞到谷艳春嘴里。

    谷艳春就低头专心吃饭了。

    一个瘦高个男生拎着挎包匆匆过来,“郁杨,我今天回家了,常叔常婶托我给你捎了些东西。”掏出两包东西递给齐郁杨,“常叔常婶怕你在学校吃不好,家里才蒸的花卷让我捎来几个。还有这些小黄瓜,才在地里摘下来的,可新鲜了。”

    “谢谢你,永杰哥。”齐郁杨忙道谢。

    这个瘦高男生是唐香叶的本家弟弟,叫唐永杰。

    唐永杰的父亲是矿上的工人,住在镇上。但爷爷奶奶都在常家村,每星期总要回家看看老人的。

    葱油花卷很香,齐郁杨给唐永杰、谷艳春各递了一个,自己也拿了一个,“一起吃。对了永杰哥,你的课本能借我看看不?”

    唐永杰点头,“当然能。我这儿有套多余的课本,一会儿我就给你送去。”

    齐郁杨才回到寝室,唐永杰就把高二高三的课本给齐郁杨送去了。

    唐永杰上高三,高二下学期已经把所有的高中课程学完了,高三是在复习、做题。

    齐郁杨把课本收到自己的柜子里,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

    她可没有三年的时间来上高中,必须提前毕业,提前参加高考。

    寝室人回来得差不多了,齐郁杨把小黄瓜拿出来请大家吃。

    余夏啧啧,“这小黄瓜真新鲜,顶瓜带刺儿的。”

    傅向荣和胡福琴自告奋勇去水房洗好黄瓜,回来一人一根儿,“就老四没回啊?给她留一根儿。”

    王琪风风火火的推开门,“老大,小八,听说你俩在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