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棋不定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真是个棘手的问题,皇帝总不能自己舍身出家吧。两位皇后的亲属,皇帝就是想叫了两位皇后的娘家人来商量着要刘氏和窦氏各出一个人来出家?那是不可能的。两位皇后已经是老李家的人了,要出家的也该在皇族里面找。

    但是叫谁去呢。皇族里面皇亲国戚,有史以来没有哪个朝代的宗室主动出家的。论起来远近亲疏,李隆基倒是和和窦皇后的关系最近,窦氏是皇帝的生母,刘氏是皇帝的嫡母。当初唐睿宗做皇子的时候明媒正娶的结发妻子。

    但是哪有皇帝抛却红尘出家的道理,就是寺庙里面走个过场都是不可能的。因为那个举动政治含义太大了。李唐以来,因为姓李,对道教很是推崇,毕竟老子也是姓李的。李唐的皇帝自认为是老子的后人,正好可以抬高自己的身份。后来武皇为了给自己登基制造舆论的,大力的推崇佛教。说自己是弥勒转世,话费巨款修建佛寺,开凿佛窟。因此在武皇当政的那些年,道教就没以前那么风光了。

    随这大唐疆域扩展,一些外来的宗教也传进来了。自然朝廷是要扶持道教和佛教的,控制那些外来的宗教,不要叫那些别有用心的胡人借着传教的名义在这里聚拢势力,等着他们势力足够大的时候造成内乱。因此大唐皇帝历来是奉行宗教之间互相制约的政策。保护本土宗教,严防外面的邪教进入,对于本土的宗教也不能叫一教独大。皇帝才是一切宗教的总教主呢。

    只这一样,李隆基就不能为了彰显孝道去舍身出家了。那么窦皇后还生了金仙公主和玉真公主,金仙公主跟着丈夫在外地,玉真公主已经做了女道士了。刘皇后不是还有三位子女吗?可惜谁也不敢提出来叫李隆基的大哥宁王出家的话。要知道李隆基的这个皇位还是身为长子的宁王李宪谦让了太子之位得来的。

    按着唐朝的礼法制度,嫡长继承制度,宁王是长子更是皇后所生,是名正言顺的太子。李隆基对宁王一向是恩宠有加,唯恐有人拿着宁王出来做文章。因此叫刘皇后的宁王寿昌公主和代国公主出家更不要想了。

    天子以孝治天下,宫里面两位前皇后冤魂不散的话已经传出去,整个朝廷都等着皇帝表态呢。

    既然别人的孩子不能送去出家,只剩下自己的孩子了。叫那个公主出家——还是叫那个皇子出家?没等着皇帝选出合适人选,后宫先炸锅了。太子自然是不用去的,皇子们也不用很担心。公主们却危险了!、

    那些生母得宠分位高点的还好些,可怜那些没了生母,或者是生母不得宠自己也不显眼的公主们。顿时后宫里面变的愁云惨雾起来,出嫁的公主暂时安全了。可是没出嫁的那些公主们呢?

    但是谁也不能和皇帝直接表白:“凭什么好事没我的份儿,坏事全是我的。都是皇上的公主,怎么还分出来三六九等呢?平常不得宠也就罢了,你还要送我出家一辈子青灯古佛,真是太坑了。”这话要是谁敢对着李隆基的面说,别说出家了,只怕立刻去见阎王了。

    既然不能直接表达诉求,大家也只能曲线救国。每天都有皇子和公主们来请安拜见,那个态度恭顺谦和的,那里是给皇帝请安,简直是见着了玉皇大帝。

    李隆基心里也郁闷,看着这些女儿和儿子,他有点举棋不定了。或者干脆选个宗室的孩子,到寺庙里面走走过场?正在皇帝烦闷的时候,谁知刚入宫的江才人笑嘻嘻的来陪皇帝下棋了。

    连着输了两盘棋,皇帝有点扫兴的扔下手上的棋子,江采萍看着皇帝脸色,她早就看出来皇帝有心事的样子,下棋的时候根本心不在焉。在来之前江采萍心里反复掂量了几千遍了。开始的时候江采萍不敢相信她的耳朵了,杨玫玫那个矫情的女人竟然要自请出家,做女道士去了。她真是疯了,还想去勾搭皇帝不成?她怎么会给杨玫玫机会。

    但是听武惠妃言语之间流露出来的却是李瑁和杨玉环拌嘴,两个人闹矛盾的很厉害的话。江采萍心里微微一动,当初穿越而来,她自己也傻了,忽然之间来到这样陌生的环境,衣食住行,风土人情和现代社会差的太远了!但是很快的江采萍发现上天真是对她太好了。自己穿越来的这个身体自带着好些技能。她在现代社会没有爱好,没有技能,相貌普通的人竟然获得了美丽的容貌和惊人才华。

    江采萍觉得自己好像是一夜之间中了大奖,她决定不能辜负上天的恩赐,她要大展身手!等着自己闹清楚了她穿越的是谁之后,何丽觉得自己可以把天下掌握在手上了。干掉杨贵妃,成为最后的赢家!

    尤其是在知道李寿纯和杨玫玫穿越成谁之后,江采萍心里发誓,在现代社会,她输得很惨,可是在这里,她要比谁都精彩!于是江采萍对武惠妃抛出橄榄枝,李寿纯的性格,何丽很清楚!武则天的旧路,她也可以走一遍。

    至于变成杨玉环的杨玫玫,江采萍恨不得她立刻消失!什么杨贵妃,都不会存在了!但是杨玉环是正经的寿王妃,一想着他们两个人现在名正言顺的做夫妻,江采萍就浑身不舒服。上次她输了,但是这次,她一定要把杨玉环彻底的踩在脚下!自从穿越来,江采萍觉得自己的运气太好了!

    “陛下是让着臣妾呢,陛下脸色不好,可是身上不舒服?我叫人煮了银耳羹——”江采萍一个手势,一个侍女端着个托盘进来,上面放着个纯金的小碗。

    “朕身体倒是不错,只是为了一件事烦心。”皇帝也不看那个侍女捧上来的银耳羹,对于江采萍的厨艺,皇帝倒是不怎么欣赏,倒不是江采萍做的东西难吃,而是江采萍做的东西总有种说不上来感觉。材料都是最好的东西,可是煮出来的味道,总是叫人说不上来哪里不对的。好像是隔夜的凉饭,热了热再吃的感觉。

    “陛下可是为了为了母后祈福的事情。陛下身边还没出嫁的公主就那么几位,不是身子弱就是年纪小的,可怜天下父母心,那个父母不疼爱自己的孩子。依着臣妾的看法不如叫皇子的王妃们——这些王妃们都是豪门世家出身,德言容功,自然是要做天下女子的表率。为人妇者,自然要以孝顺为要。能为两位皇后祈福也是她们的荣幸,而且也不是叫她们永远出家,只需要在寺庙里面清心寡欲,潜心念佛就是了。”江采萍表示年纪小的皇子和公主都不适合。年长的皇子们都封王成家了,王妃也是皇家的人,是两位皇后的孙媳妇。做媳妇的要操持家务,孝顺长辈,因此叫那个王妃走个过场也就全了皇家的体面,堵上了悠悠众口。这更是王妃的职责所在,谁要说不肯放弃荣华富贵,去庙里面暂时辛苦下,就是不孝顺,就是不遵守女德。

    “好,这个主意不错。可是叫谁呢?”皇帝有些犯难了,自己儿子不少,儿媳妇也是不少了。但是对着这些儿媳妇皇帝没什么印象,提起来这些儿媳妇们,杨玉环第一个跳出来。但是皇帝立刻否决掉了那个想法!寿王妃怎么能去呢?虽然这些王妃里面就是寿王妃年纪最小,论资排辈的话,自然是她去了。

    可是皇帝一想到寿王妃被送到佛寺或者道观里面青灯古佛的,皇帝就觉得有种暴殄天物的感觉。而且武惠妃那样疼爱儿子,她怎么舍得杨氏扔下十八到庙里去?而且寿王刚成亲没多久。朕不能拆散了人家小夫妻。

    皇帝犹豫着,干脆把球踢给江采萍。“朕竟然没想到,朕为儿子们选的这些媳妇都是知书识礼,想来她们都应该是愿意的,但是总也不能叫王妃们都去出家吧?!那成什么样子?你说叫谁好呢?”李隆基看着江采萍,脸上似笑非笑的。

    前些日子,皇帝恍惚听着有人说江才人持宠而娇和额网费有些冲突,随这时间的推移,皇帝对江采萍的感觉有点不一样了。刚开始见面的时候,李隆基确实有种惊为天人的感觉,这个梅花娘子果然和名号一样,有种特别的清冷妩媚,正所谓任是无情也动人。而且江采萍满腹学识,擅长音律。整天被后宫三千佳丽包围的皇帝忽然有种沙漠里面见到甘泉的感觉。

    但是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皇帝对着江采萍的感觉发生了微妙的变化。江才人依旧是美丽的,依旧善解人意,对自己也是柔情蜜意的,可是李隆基总是感觉和江采萍在一起就像是喝了劣质酒,刚开始过瘾,但是回味不好,更容易上头!

    江采萍也察觉到了皇帝微妙的变化。因此江采萍越发的把自己装扮成个贤惠的女子。她知道皇帝肯定知道了鄂王妃给自己难堪的事情。鄂王妃郑氏可是出身五姓七望,荥阳郑氏,家族里面在朝廷上做官的不少。而且算起来,诸位王妃里面郑氏的出身也是很高的了。因此鄂王妃对着鄂王李瑶也是不怎么放在眼里,和鄂王的关系也不是很好。

    江采萍是怎么获得皇帝宠爱的,都是皇甫德仪和鄂王的操作,因此在郑氏的眼里,江采萍也不过个刚得宠的才人罢了,凭什么叫她对着江采萍做小服低?没有鄂王,江采萍还不知道在什么地方蹲着呢。加上后来鄂王故意散播李瑁称赞江采萍美貌,嫌弃自己新婚妻子的话,江采萍抓住机会和鄂王太子算是划清界限了。

    其实江采萍不是因为鄂王造谣恶心李瑁和杨玉环生气的,实在是这个谣言把自己卷进去了。江采萍是个很聪明的女人,不管哪个年代,是男人都不喜欢自己的女人,成为八卦新闻的主角。鄂王这不是在毁人吗?江采萍对鄂王提出异议,结果鄂王却根本不理会。江采萍知道自己在鄂王眼里不过是个棋子罢了。自己好坏对他根本没关系。鄂王目的就是叫寿王失去和太子抗衡的能力至于其他人根本不再考虑范围内。

    现在江采萍进宫做了才人,名正言顺,获得皇帝宠爱,自然大家都跟着去奉承皇帝的新宠。但是鄂王妃则是一肚子的闷气,认为是江采萍这个贱婢不识抬举,忘恩负义。你不过是找来的棋子,竟然还敢出卖主子?因此在别人都趋奉着江才人的时候,唯独是郑氏对江采萍不理睬。

    哪天郑氏入宫去见皇甫德仪,谁知武惠妃带着不少的嫔妃过来看望皇甫德仪。郑氏见着里面的江采萍,冷嘲热讽的叫江采萍下不来台。江采萍是入宫的新宠,那些嫔妃都是一肚子的醋意。自然谁也不出来帮着她说话。

    这会要是江采萍提出来叫鄂王妃去出家,为前皇后祈福,皇帝肯定会有别的想法。江采萍才不会指名道姓的提出来叫谁去呢。她笑意盈盈的对着皇帝说:“能为两位皇后祈福,这是天大的福气,只是修行日子很是清苦,要是身体娇弱的人自然禁不住的。还有就是若是王爷和王妃夫妻恩爱,圣人忽然下旨叫王妃出家一阵子未面试太不人道了。有的时候夫妻吵架拌嘴,只要分开几天大家各自冷静些,等着想清楚了,又能和好如初。”江采萍忽然说起来夫妻相处之道。皇帝听了江才人的话,笑着说:“你还真是个乖觉的人。也罢了,这个事情叫惠妃去办吧。”

    在寿王府上,李瑁无奈的抱着胳膊,屋子里面乱糟糟的的,杨玉环正指挥着侍女们收拾东西呢,“把那些厚衣裳都带上,对了,叫人做的靴子好了没有?”李瑁有些不甘心,但是也不敢露出来反对的样子,反而是特别细心的帮着杨玉环收拾东西,一转眼那些侍女门就被寿王支使得团团转。

    “好了,我又不是咬环游世界,都带上不成了搬家了!你那个主意可行吗?我担心惠妃娘娘,她巴不得鄂王妃出家才好呢。为了江采萍的事情,惠妃娘娘心里最恨的只怕是皇甫德仪和鄂王了。”就凭这鄂王和皇甫德仪推出来江采萍和他争宠,能叫对手吃瘪,是武惠妃最大的愿望。

    “你放心,虽然我这个阿娘有的时候的头脑发热,但是轻重缓急还是分得清的。她心里明白叫我在皇帝有个好印象比什么都重要。再者说了鄂王和王妃感情不怎么好,但是碍于王妃的家世,这对夫妻一直是貌合神离。真的叫鄂王妃去出家,反而便宜了鄂王不是吗?”李瑁看着屋子里面只剩下他们两个,干脆是坐在了杨玉环的床上。

    这段日子,杨玉环终于借着嫌弃李瑁打呼噜的理由,和他分房睡了。看着李瑁懒洋洋的靠着自己的枕头,杨玉环不易察觉的挑挑眉,这个小子还真是得寸进尺。杨玉环有个洁癖,她最讨厌别人坐在自己的床上!

    “起来!脏死了!”杨玉环狠狠地踢了李瑁一下,凶神恶煞的插着腰,做母老虎状。小寿还真是记吃不记打,穿到这里几天就把以前的规矩都给忘记了!“也不是没地方坐了,你坐在我床上干什么!这里没洗衣机,洗衣服很辛苦的知道吗!”杨玉环嫌弃的拎着李瑁起来:“你别是被何丽给灌迷魂汤迷晕了。你叫何丽去根皇帝吹风。哼,你敢保证何丽能一切都按着你的计划来?”何丽当然打心眼里希望叫杨玉环从宫廷消失,最好是永远的消失才好呢。

    可是何丽那个人,杨玉环太清楚了,她的人生目标就是:我得不到的东西,别人也休想得到。没准何丽认为是李瑁和杨玉环计划进行的太顺利,显不出来她的好,要专门给李瑁和杨玉环增加难度呢。

    “放手吧,你现在不苗条了,还不注意举止。这样粗鲁真是越来越像水浒里面的一位好汉了。我叫武惠妃对江采萍不经意的透露出来咱们的感情不怎么好,不过是碍着面子维持罢了。江采萍的心思你也清楚,她不就等着我们有裂痕了,好插手搅和吗?”李瑁斜着眼上下打量着杨玉环,真是悲催,也不知道以杨玉环是易胖体质还是美羊羊命定要做胖美人,花费了无数的精力,想尽一切办法也不知道怎么回事,杨玉环看起来依旧不是骨感美人。还是个富态的女子!

    “滚!找死吧你!”听着李瑁拿着自己比成了孙二娘似得人物,杨玉环立刻变脸,要上去掐住李瑁的脖子,然后狠狠的摇晃!为了减肥,杨玉环也是操碎了心,吃尽了苦头!合理运动,健康饮食,这是减肥瘦身的两大利器。但是玉环气馁的发现,运动似乎对她没什么特别明显的瘦身效果。除了刚开始的时候,大量的运动确实叫她瘦下来一点,身体素质变好了不少。但是后来运动减肥进入了瓶颈期。连着几个月的时间,杨玉环悲催的发现她的体重似乎没有任何的变化。

    权衡再三,杨玉环只能在对自己狠一点。她不仅每天大量运动还很严格的控制自己的饮食。这几天杨玉环吃的比一只兔子多不了多少。今天早上,她只吃了一点白水煮菜,和半个白煮鸡蛋清!而昨天,她只吃了一个鸡蛋白,和一碗蔬菜!这种几乎是自虐的节食在这个时代太显眼了。因为杨玉环每天还装着每顿饭照吃的样子,只是她借口着身体不舒服,不叫奴婢在边上服侍吃饭。那些饭菜都便宜了小喜,赵义和李瑁了。

    叫人郁闷的是小喜和赵义还有李瑁都胖了不少,但是杨玉环却一点没瘦下来!刚才听见李瑁打趣她是母大虫,杨玉环只觉得眼前一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