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1章 潘金盛惹祸 再思领飞
0.01秒记住本站域名 [5200xiaoshuo.com]

    话说潘金盛和吕师周结怨很深,杨再思不止一次提醒他,最好不要主动出击,攻打楚军,去马殷的地盘打劫财物,再给自个添麻烦了。

    潘金盛道:“你是我结拜大哥,又是马殷的女婿,帮谁,自己看着办吧。”

    杨承磊道:“吕师周杀我族人无数,不灭了他就不痛快!”

    杨再思算是服了潘金盛二人,连连摇头:“我非吃里扒外之人,不听我言,到时尔等哭都没有眼泪!”

    乾化元年(911年)正月,马殷派遣邵州刺史吕师周带领楚军数万,自邵州出发,进入武冈,很快就击溃了武冈的潘金盛义军。

    潘金盛被迫回师,于是吕师周的部队轻装深入“飞山蛮”地区,除了装备外并没有带备多少粮草,只好以战养战。

    为获取部队所需给养,吕师周疯狂地掠夺“飞山蛮”峒寨,实行三光政策。不少峒寨山高林密,地势险峻,给南楚军的进攻、掠夺造成很大的困难。

    吕师周一时间没有更好的办法,而马殷催他尽快扫平飞山,不要长时间深陷在飞山地区。于是,他干脆命令士兵放火烧山,以驱赶“飞山蛮”族人,扫荡“飞山蛮”峒寨。飞山燃起的烽火,燃遍了“飞山蛮”的峒寨,浓烟遮天蔽日连绵百里。

    大火持续烧了两个多月,北风在不断催促着山火的蔓延。潮湿的树木不完全燃烧,散发出黑色有毒的浓烟,浓烟压抑着飞山地区。烧焦的“飞山蛮”族人的尸体杂乱散落在漫山遍野中,往日风光秀美的“飞山”已经变成一座人间炼狱。

    幸存的“飞山蛮”族人,在吕师周的部队屠杀和熊熊的山火驱赶下,已经几乎无路可逃,他们只好顺着河谷,逃到杨再思的诚州城附近的沼泽地隐秘起来。

    杨再思远在叙州,站在城头,远远望见南边浓烟滚滚,还以为是飞山族人不小心走失了山火,即刻派探马前往打探虚实。

    不久探马回寨,报知是吕师周的楚兵进犯飞山峒。得知兄弟有难,杨再思立即亲自率朗溪峒苗蛮火速前往援救。

    怎奈吕师周抄小路,到达飞山东麓,得平地数处,仅花一天时间就筑好了营寨即今马王坪,采取避开防御哨所、走捷径攀藤缘崖而上的偷袭战术,速战速决。

    数万楚兵突然出现在潘金盛的大本营之外,潘金盛大骇曰:“此兵从天降也!承磊兄弟,速速出战!”于是慌忙命杨承磊率数千人出了寨门,与楚军对战。杨承磊手执青铜大锤,狠狠地砸向蜂拥而至的楚军,双方胶着在一起。

    吕师周见杨承磊力大无比,部下被他的青铜大锤砸死不少,大多脑浆迸裂,立时毙命。吕师周立即命令火炮手准备,于是楚军搬出了散星炮,火炮轰鸣,未及就摧毁了杨承磊的前锋部队,缚降者为向导。

    在炮火的攻击下,杨承磊且战且退。吕师周的部队直入峒前,杨承磊被火箭所伤十几处,力气也越来越弱,没有了此前的威猛了。吕师周提着长刀,拍马冲上去,就对准在地上不能跑远的杨承磊就是一刀,由于用力过猛,杨承磊的头顿时飞到了数丈之外,鲜血溅了吕师周一身。

    可怜杨承磊,头掉在了地上,仍然双目圆睁,怒视着吕师周。吕师周不由害怕,命士兵用白布遮住了杨承磊的头,杨承磊的身体才随之倒下,两手握着的青铜大锤依然没有松开。吕师周又吩咐手下将尸首搬到了一块,心里稍稍平静些许。

    楚军冲破了飞山军的最后防线,遂袭飞山大本营。潘金盛仅剩百余人,他抡起门板大斧,向不断涌入的楚军猛砍,就是使出必杀技,楚军也不怕,团团围住了潘金盛。吕师周知道,和潘金盛单挑,他是打不过的,于是要藏在暗处的弓弩手乘机发冷箭。潘金盛身中四箭,流血不止,大骂道:“娘的,吕师周,有本事和老子单打独斗,老子让你三招!”

    “死到临头了还嘴硬,我才不和你打呢!”吕师周站在远处,阴笑着,“兄弟们,上,耗死潘老金!”

    在楚军的围攻下,潘金盛多处被刀剑所伤,无奈楚军人数太多了,杀都杀不完,累得他气喘吁吁。

    “我来也!潘老金。看招!”吕师周下了马,狂舞着他的流星大锤,就和潘金盛对战一起。楚军在一旁助威:“大帅,牛人也!”

    潘金盛体力消耗太大,几番交手后,大斧被吕师周的流星锤牢牢的缠住了,不能回击。于是楚军数十人冲上去,死死按住了潘金盛,生擒了这个曾经让他们吃了不少苦头的飞山第一勇士,而后用绳索将潘金盛老老实实捆住了。

    潘金盛对着吕师周的脸吐了一脸口水:“吕师周,你这个小人,放了老子,敢不敢放了老子,再打一回!”

    “嘿嘿嘿,想得美,败军之将还好意思说和我再打,做你的梦去吧!”吕师周也不恼怒,擦去脸上的口水。一个副将跑进洞内,在吕师周耳边磨叽了几句,吕师周脸色大变:“今天就此收兵,传我令,速速回营!”......

    当杨再思救兵赶到时,得知杨承磊已经阵亡,飞山军死难近三千人,潘金盛已被俘往武冈即今城步县,楚军已经撤走多时了。飞山峒被捣毁不堪,大火仍在继续蔓延。

    于是,杨再思在安葬杨承磊等死难兄弟之后,着手重建飞山峒,“结营飞山”,以飞山为“寨”古代军事行政单位,“飞山寨”从此得名。

    为扑灭山火,恢复家园,杨再思还组织起10多个救援小分队,分赴各“飞山蛮”的峒寨,奋力扑灭山火,抢救幸存族人及其财产、生产资料,杨再思的部队和当地幸存的族人一起生产自救,重建家园。

    为最大限度的拯救飞山族人,挽救危亡的局面,杨再思在沼泽地附近的河谷设置了很多个哨所,一来固守关隘,二来接应那些进入沼泽的“飞山蛮”族人,诚州城成为了“飞山蛮”族人的安全区。

    经过杨再思及其部队的扑救,燃烧了二个月多月的山火终于被扑灭了。在春雨的洗刷下,飞山地区的天空又重新变得澄清明净了。杨再思救助了大量“飞山蛮”族人,为重建“飞山蛮”打下了基础。

    同时,杨再思再派精兵往武冈营救潘金盛。等他们赶到时,潘金盛已被吕师周斩首,遂收回尸首进行礼葬,并捐银安抚三千死难者遗属。潘金盛和承磊的13峒苗蛮,素闻再思德治盛名,又感恩安抚,遂一致拥戴杨再思为他们的共同首领,服从他的统一治理。

    再说吕师周率部到了诚州边境,部将道:“吕帅,顺便将杨再思灭了吧。”

    吕师周是精通战法的军阀,不是莽夫,素知兵不入险境的道理:“杨再思没有进犯武冈,无冤无仇,犯不着和他死磕。”

    “机会难得啊,大帅。”部将道。

    “保存实力才是最重要的,杀敌三千自损八百这样的事他是不会干的,把本帅的家底拼光了,将来何以立足。”吕师周道。

    “杨再思和潘金盛是一伙的,当斩草除根啊。不除祸患无穷啊!”

    “愚蠢至极,此次目标是对飞山峒酋潘金盛等实行斩首,师出无名懂吗?”

    “既然打草了,何不惊蛇?顺手牵羊而已。”

    “不用多言,宋祁还在辰州等着本帅去喝茶呢,再者杨再思是马家的姑爷,就晾一边去罢。”

    于是吕师周指挥部队悄然从杨再思领地的边缘通过,奔辰州方向去了,双方部队没有交火。

    吕师周成功奇袭“飞山峒”后,正急于找另一个“仇家”宋邺算账。吕师周与宋邺打了一场苦战,虽然胜了,但官兵伤亡惨重,部队消耗很大,吕师周没有能力对付杨再思了,只好将部队撤出了“飞山蛮”地区。

    二弟、三弟都遇难了,让他非常痛惜。此战之后,杨再思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众奉之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杨再思成为“飞山蛮”族人的救世主,被人们奉为飞山太公、飞山之神,杨再思扑灭战争烽火的故事也随之流传开来。

    飞山之战后,杨再思看到战争的残酷和惨烈,发誓不奉梁,亦不附楚,仍使用唐昭宣帝“天佑”年号,众奉为诚州刺史,威名日盛,被称为令公。

    后梁乾化二年912,杨再思私改叙州为诚州,以示“诚心固守”之意和“飞山蛮”人民共同守护诚州城,杨再思加固诚州城,构筑防御工事,随时准备痛击来犯之敌;一方面严禁自己的部属主动出击南楚,减少与南楚的冲突,与之和平共处。

    杨再思坚持奉唐正朔,诚心固守,保一方平安,自封“诚州牧”,继续使用唐哀帝“天佑”年号,村寨使用唐规、唐款,在西南腹地创建忠于唐室的藩镇。唐末帝李从珂大加赞赏,为表彰杨再思丰功伟绩,授银青光禄大夫、诚州刺史、尚书左仆射,食邑一万二千户。

    天成二年(927年),后唐封马殷为南楚国王。楚武穆王马殷仿效朝廷体制,改潭州为长沙府,作为国都,并在长沙城内修宫殿,置百官,建立了一个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

    他在位期间,按高郁计谋,尊礼中原王朝,采取“上奉天子,下奉士民”策略,不兴兵戈,保境安民,很少主动对外交战。对内发展农业生产,减轻百姓赋税,使得湖南经济得以繁荣。马殷此举为杨再思向西、向北扩展赢得了宝贵的时间。

    马殷后期纵情女色,沉迷享受,对儿子们疏于管教,诸子骄奢,多谋继位。长子马希振早就厌倦了打打杀杀,为了避免父亲百年之后兄弟相残,弃武顺节度使之官,遁入空门,主动把楚王的位置让给了二弟马希声。

    公元930年,马殷死,遗命诸子、兄弟相继。这一规矩,为日后的“五马争槽”埋下了祸根。